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173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体育用具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由于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有刹车装置(踩后轮刹车),如果只是平时代步、普通娱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摔倒。所以它适合多种年龄层的使用,特别在青少年中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以拥有一车辆为荣。滑板车对青少年正在发育完善的平衡系统更是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在商业中经常使用滑板车进行短距离业务活动,包括货品的运送,广告的宣传等等,现有的滑板车车管连接轴仅提供两端的连接支撑作用,在夜晚滑板车行驶时需要额外的照明工具,进行商业宣传时滑板车并不醒目,对于商业宣传目标没有醒示作用,儿童在夜晚使用时,无法使家长更容易寻找到目标,儿童使用画板车时,路面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可见度低,容易造成儿童摔倒,滑动路线也不明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一种具有照明效果和醒目清晰行驶路线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板车,包括车管连接轴,所述车管连接轴上开设有五个沿自身纵轴线分布的灯孔,所述车管连接轴内套设有芯轴,所述车管连接轴的长度大于芯轴的长度,所述芯轴上凸起形成两片对称的凸片,所述凸片的下方于芯轴上向内凹入延伸出用于放置灯体的第一灯槽,所述车管连接轴通过踏板弯角连动轴活动轴接有第一踏板,所述踏板弯角连动轴内侧开设有用于放置线体的走线孔,所述第一踏板两端同时向内凹入并延伸出第二灯槽,所述第一踏板两端的第二灯槽为半透明材料,所述第二灯槽用于放置灯体,所述第一踏板底部向内凹入形成用于放置电路板的电路板放置腔。

优选的,所述车管连接轴包括有第一卡槽、灯孔和锁定件,车管连接轴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另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封闭式结构端呈弧形,且锁定件与灯孔于车管连接轴上处于同一延伸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车管连接轴上开设有若干沿自身纵轴线分布的固定孔,且固定孔与锁定件于车管连接轴上处于同一延伸方向,且所述固定孔的孔径不小于灯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踏板的后端连接有后稳定轮,且第一踏板包括有踏板底板,所述踏板底板两端螺纹拧固连接在第二灯槽内端面,所述第二灯槽的槽深大于第一卡槽的槽深。

优选的,所述芯轴包括有芯轴连接端、凸片和第二卡槽,所述芯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另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封闭式结构端呈矩形。

优选的,所述凸片的外径大于第一卡槽的外径,所述第一踏板的底径小于第一卡槽的外径,且所述凸片固定在芯轴的芯轴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芯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灯槽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下方位置处于芯轴上开制有升降位调节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滑板车的车管连接轴部分经过改进,在不影响正常连接使用的情况下,于车管连接轴上开设有多个沿轴身纵向分布的灯孔,在不增加额外负重和结构的前提下使其内部具有可以容纳放置霓虹灯串的空间;另于车管连接轴内部增设了芯轴,不仅仅大幅度增加了滑板车车管连接轴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还提供了霓虹灯串底部的安装空间,提升了灯体的稳定性,而且在人们站立使用的踏板上也同样横向安装了可以防止灯体的第二灯槽,在灯串体安装后,发出的灯光呈现效果好,光线分布均匀且夺目,在夜晚使用时自带照明且炫目的灯光,便于商业广告宣传时提高宣传醒目度,儿童使用时车身周围环境和路面情况清晰可见,车体的行动轨迹也明了分明,不易摔倒,家长可以快速寻找到孩子,提高安全性,其新颖度和实用性相交于市场现有存在而大幅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管连接轴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芯轴侧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芯轴正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弯角连动轴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如附图中实施例所示,包括车管连接轴100,车管连接轴100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材料,且车管连接轴100的制作材料为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铜、金属铝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车管连接轴100包括有第一卡槽101、灯孔102和锁定件103,锁定件103于车管连接轴100穿入进入并到达升降位调节槽8,钩拽住升降位调节槽8,避免芯轴600和车管连接轴100在人们过渡调节时被拽出的可能,增加当前使用状态的稳定性,车管连接轴100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一卡槽101内可卡入车轴的固定端部,第一卡槽 101可与凸片602相连接,第一卡槽101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另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封闭式结构端呈弧形,需要被固定的结构在卡入第一卡槽101内时,通过开放式结构端进入至封闭式结构端固定,且锁定件103与灯孔102于车管连接轴100上处于同一延伸方向上,灯孔102内可容灯串体一端穿出,如灯串的发光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定件103于整个车管连接轴100上分布有三个,车管连接轴100上开设有五个沿自身纵轴线分布的灯孔102,车管连接轴100上开设有若干沿自身纵轴线分布的固定孔200,固定孔200内旋拧如螺纹类固定件固定车管连接轴100以及车体其他支出连接结构,固定孔200与锁定件103 于车管连接轴100上处于同一延伸方向,具有多个固定高度,固定孔200的孔径不小于灯孔102的孔径,车管连接轴100通过踏板弯角连动轴300活动轴接有第一踏板400,踏板弯角连动轴300内侧开设有用于放置线体的走线孔 301,线体穿过走线孔301后引入第一踏板400两侧的第二灯槽402内卡嵌并固定,第一踏板400的后端连接有后稳定轮500,从而形成基本的车型。

参见图3、图4,如附图中实施例所示,车管连接轴100内套设有芯轴600,芯轴600的制作材料为包括但不限于TPVC或其他工程塑料材料制成,芯轴600 包括有芯轴连接端601、凸片602和第二卡槽603,芯轴60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603,第二卡槽603内可卡入车轴的其他固定端部,或用于日后维修的备用固定接口端部,降低客户维修成本,提升维修便捷度,第二卡槽603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另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封闭式结构端呈矩形,车管连接轴100的长度大于芯轴600的长度,芯轴600上凸起形成两片对称的凸片602,凸片602的外径大于第一卡槽101的外径,第一踏板400的底径小于第一卡槽101的外径;

在上述实施例中,凸片602固定在芯轴600的芯轴连接端601,芯轴连接端601为凹凸螺纹端面,芯轴连接端601的螺纹端面可与滑板车的连接弯角部分或弯角连动轴300相互螺旋拧入连接,提高安装便捷性,拆卸方便,凸片602的下方于芯轴600上向内凹入延伸出用于放置灯体的第一灯槽700,在芯轴600安装入车管连接轴100内部时,可同步在第一灯槽700的平滑表面上嵌入发光体或灯串,同时使用软弹性填充物填充连接部位的未结合部分,以此避免发光体或灯串于第一灯槽700的硬质面之间的碰撞摩擦,增加发光体或灯串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灯槽700与灯孔102的分布方向一一对应,发光体或灯串的顶端穿过灯孔102,而暴露在车管连接轴100的外部,在发光体或灯串的前后两端同时被固定稳定的同时,可将发光端朝向外部,使发光状态清晰,芯轴600的另一端与第一灯槽700相连接,第二卡槽603的下方位置处于芯轴600上开制有升降位调节槽800,便于调节滑板车的车管连接轴 100的高度,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使用。

参见图5和图6,如附图中实施例所示,第一踏板400包括有踏板底板 401,踏板底板401两端螺纹拧固连接在第二灯槽402内端面,踏第一板400 两端同时向内凹入并延伸出第二灯槽402,第一踏板400两端的第二灯槽402 为半透明材料,第二灯槽402用于放置灯体,于第二灯槽402内嵌入发光体或灯串,可以透出灯带的亮度,同时使用软弹性填充物填充连接部位的未结合部分,以此避免发光体或灯串于第二灯槽402内的硬质面之间的碰撞摩擦,增加发光体或灯串的使用寿命,第二灯槽402的槽深大于第一卡槽101的槽深,人们在踏板上踩踏站立,而第二灯槽402内嵌入灯体后滑板车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路径更加的清晰,第二灯槽402可有助于灯体在人脚步形成光线,照亮滑板车滑动时的路面,使路面情况清楚,第一踏板400底部向内凹入形成用于放置电路板的电路板放置腔900,电路板放置腔900用于放置第二灯槽 402和第一灯槽700内放置的灯带,所需的控制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路板或其他控制件,放置于电路板放置腔900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滑板车的车管连接轴部分经过改进,在不影响正常连接使用的情况下,于车管连接轴上开设有多个沿轴身纵向分布的灯孔,在不增加额外负重和结构的前提下使其内部具有可以容纳放置霓虹灯串的空间;另于车管连接轴内部增设了芯轴,不仅仅大幅度增加了滑板车车管连接轴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还提供了霓虹灯串底部的安装空间,提升了灯体的稳定性,而且在人们站立使用的踏板上也同样横向安装了可以防止灯体的第二灯槽,在灯串体安装后,发出的灯光呈现效果好,光线分布均匀且夺目,在夜晚使用时自带照明且炫目的灯光,便于商业广告宣传时提高宣传醒目度,儿童使用时车身周围环境和路面情况清晰可见,车体的行动轨迹也明了分明,不易摔倒,家长可以快速寻找到孩子,提高安全性,其新颖度和实用性相交于市场现有存在而大幅度增加。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