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1605发布日期:2019-08-24 09: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骑乘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存在这样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座椅的打开方向上施加推动力以减小用于打开座椅的操作力。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9-67285中,阻尼器向座椅施加推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在沿座椅的打开方向向座椅施加推动力以减小用于打开座椅的操作力时,打开座椅的速度趋于过快。在打开座椅的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座椅在座椅完全打开后往往会反弹并摆动;用户友好性差。因此,期望通过向座椅施加阻尼力来提高用户友好性,使得打开座椅的速度不会变得过快。

此外,在打开座椅的开始,需要宽敞大的推动力以克服座椅的自重。由此,优选地,在打开座椅的开始,不产生阻尼力或者阻尼力较小。然而,在座椅完全打开之前,优选地施加较大的阻尼力以便充分减慢打开座椅的速度。因此,期望根据座椅的打开程度调节阻尼力,以便适当地设定座椅的速度。

同时,要求骑乘式车辆在座椅下方提供宽敞的储物箱,使得各种形状的头盔可以存储在其中。因此,在使用阻尼器的情况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9-67285中,由于阻尼器本身或用于阻尼器保持结构的空间的尺寸,因此难以确保宽敞的存储容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骑乘式车辆,其构造为不仅固定宽敞的储物箱,而且还根据座椅的打开程度调节阻尼力,以便适当地设定座椅的速度,同时减小用于打开座椅的操作力。

上述目的通过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包括座椅、储物箱和打开/关闭机构。储物箱配置在座椅的下方。打开/关闭机构以使得座椅能够在储物箱关闭的关闭位置与储物箱打开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撑座椅。打开/关闭机构包括拉伸螺旋弹簧和弹性构件。拉伸螺旋弹簧包括线圈部并辅助乘员打开座椅。弹性构件设置在线圈部的外周上。拉伸螺旋弹簧配置成随着座椅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而收缩。至少在座椅到达完全打开位置之前,线圈部的外周和弹性构件的内周彼此接触。

在根据本方面的骑乘式车辆中,通过使螺旋弹簧延伸,来获得用于打开座椅的推动力。另外,通过使线圈部的外周和弹性构件的内周彼此接触来获得阻尼力。特别地,通过拉伸螺旋弹簧的推动力,当座椅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拉伸螺旋弹簧收缩。由于拉伸螺旋弹簧的收缩,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膨胀,从而来自设置在拉伸螺旋弹簧周围的弹性构件的反作用力增大。因此,当座椅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由于来自弹性构件的反作用力,施加到座椅的阻尼力增加。因此,在打开座椅的开始,不产生阻尼力或者可以减小阻尼力,并且当座椅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阻尼力可以增加。以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座椅的打开程度适当地设定座椅的速度,同时减小用于打开座椅的操作力。而且,利用拉伸螺旋弹簧和设置在拉伸螺旋弹簧周围的弹性构件这样简单的结构,可以获得推动力和阻尼力。因此,可以确保宽敞的储物箱。

弹性构件可以是具有通孔的管状形状。拉伸螺旋弹簧可以位于弹性构件的通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拉伸螺旋弹簧位于弹性构件的通孔中的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获得推动力和阻尼力。

当座椅处于关闭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可以大于弹性构件在自然状态下的内径。当座椅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可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拉伸螺旋弹簧始终与弹性构件的内周接触。因此,可以从打开座椅的开始获得阻尼力。因此,即使在为了减小车辆尺寸而使拉伸螺旋弹簧的行程变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调节打开/关闭运动的辅助力和座椅上的阻尼力。

当座椅处于关闭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可以小于弹性构件的内径。当座椅处于关闭位置与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的预定中间位置时,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可以等于弹性构件的内径。当座椅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拉伸螺旋弹簧的外径可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打开座椅的过程中获得阻尼力。

骑乘式车辆还可包括车身框架、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第一支柱可以安装在车身框架上。第二支柱可以安装在座椅上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柱旋转。拉伸螺旋弹簧可以包括连接到第一支柱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到第二支柱的第二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支柱响应于座椅的打开和关闭而相对于第一支柱旋转。因此,由于拉伸螺旋弹簧的伸展和收缩,可以获得推动力和阻尼力。

弹性构件可配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小打开/关闭机构的尺寸。

第一支柱可包括支撑部和第一连接部。支撑部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二支柱。第一连接部可以连接到拉伸螺旋弹簧的第一端部。第二支柱可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以连接到拉伸螺旋弹簧的第二端部。第一连接部可以布置在支撑部的后方。第二连接部可以布置在支撑部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二支柱响应于座椅的打开和关闭而相对于第一支柱旋转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因此,由于拉伸螺旋弹簧的伸展和收缩,可以获得推动力和阻尼力。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布置在支撑部的下方。拉伸螺旋弹簧和弹性构件可以布置在支撑部的下方。根据这种配置,可以减小打开/关闭机构的尺寸。

当俯视观察骑乘式车辆时,拉伸螺旋弹簧和弹性构件可以与第二支柱重叠。根据这种配置,可以减小打开/关闭机构的尺寸。

拉伸螺旋弹簧可以配置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伸展和收缩。在这种情况下,拉伸螺旋弹簧的行程长度受到限制,以便将搁脚板空间固定在储物箱的前方。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方面的骑乘式车辆中,也可以容易地调节打开/关闭运动的辅助力和座椅上的阻尼力。

骑乘式车辆还可以包括用于打开座椅的操作开关。在这种情况下,乘员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开关来打开座椅。此外,即使在用于打开/关闭座椅的操作开关远离座椅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用于打开和关闭座椅的适当的推动力和阻尼力,从而提高了乘员的用户友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打开/关闭机构、锁定机构和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打开/关闭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打开/关闭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打开/关闭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打开/关闭机构的主视图。

图7是打开/关闭机构的后视图。

图8是打开/关闭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一弹簧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处于关闭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的打开/关闭机构的侧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第一弹簧单元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12a、图12b和图12c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第一弹簧单元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的侧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是踏板型车辆。如图1所示。骑乘式车辆1包括车辆主体2、车把3、转向装置4、前轮5、座椅6、后轮7和发动机8。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是指坐在座椅6上的乘员所观察到的方向。术语“连接”不仅表示直接连接,也表示间接连接。此外,术语“连接”不限于单独的构件彼此固定的情况,还包括多个部分以连续的方式布置在整体构件中。

车把3连接到转向装置4的上部。转向装置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前轮5。座椅6由车辆主体2支撑。发动机8配置在座椅6下方。后轮7由车辆主体2支撑,以便能够与发动机8一起枢转。

车辆主体2包括前罩11、腿部护罩12、脚踏板13和后罩14。前罩11配置在车把3的前方。腿部护罩12配置在前罩11的后方、座椅6的前方。脚踏板13配置在腿部护罩12与座椅6之间。

脚踏板13包括中央通道部15。中央通道部15向上突出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配置在脚踏板13的中心。脚踏板13可以具有扁平形状。后罩14配置在座椅6下方。

车辆主体2设置有用于打开座椅6的操作开关16。操作开关16配置在车把3下方。操作开关16设置在腿部护罩12上。

车辆主体2包括储物箱21、打开/关闭机构22和锁定机构23。储物箱21配置在座椅6下方。储物箱21能够存储诸如头盔等的物品。打开/关闭机构22配置在储物箱21的前方。在车辆的主视图中,打开/关闭机构22与储物箱21重叠。

打开/关闭机构22支撑座椅6,以便能够打开和关闭储物箱21。打开/关闭机构22支撑座椅6的前端部。打开/关闭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座椅6下方。打开/关闭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中央通道部15下方。在车辆的俯视图中,打开/关闭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与座椅6重叠。在车辆的俯视图中,打开/关闭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与中央通道部15重叠。

锁定机构23将座椅6锁定到关闭位置。图2是示出打开/关闭机构22、锁定机构23和座椅6的侧视图。在图2中,实线表示处于关闭位置的座椅6。在图2中,虚线表示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座椅6。

如图2所示,车辆主体2包括车身框架9。车身框架9包括座椅框架17和中央框架18。座椅框架17配置在座椅6下方。支架19安装在座椅框架17上。锁定机构23经由支架19安装在座椅框架17上。

从座椅6的底表面向下突出的锁定构件24连接到座椅6。锁定机构23通过与锁定构件24接合而将座椅6锁定到关闭位置。锁定机构23通过电缆25连接到操作开关16。通过操作开关16的操作,锁定机构23释放锁定构件24。因此,座椅6被解锁。

打开/关闭机构22以使得座椅6可在关闭储物箱21的关闭位置和打开储物箱21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撑座椅6。打开/关闭机构22安装在中央框架18上。中央框架18连接到座椅框架17。中央框架18配置在中央通道部15下方。

图3是打开/关闭机构22的侧视图。图4和5分别是打开/关闭机构22的立体图。图6是打开/关闭机构22的主视图。图7是打开/关闭机构22的后视图。图8是打开/关闭机构22的俯视图。如图3至图8所示,打开/关闭机构22包括第一支柱31、第二支柱32、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

第一支柱31安装在中央框架18上。第一支柱31具有弯曲的板状形状。第一支柱31包括第一侧部41、第二侧部42和联接部43。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配置。联接部4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一侧部41的后部和第二侧部42的后部彼此连接。第一支柱31包括第一附接部44和第二附接部45。第一附接部44连接到第一侧部41的下部。第二附接部45连接到第二侧部42的下部。第一附接部44和第二附接部45通过诸如螺栓等的固定装置固定到中央框架18。

第一支柱31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二支柱32的支撑部46。支撑部46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销状构件。支撑部46横跨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配置,并由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支撑。

第一支柱31包括第一连接部47。第一连接部47连接到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第一连接部47是杆状构件。第一连接部4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部47连接到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第一连接部47横跨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配置。第一连接部47位于支撑部46的后方。

第二支柱32安装在座椅6的前部的下表面上。第二支柱32被支撑为可相对于第一支柱31旋转。第二支柱32包括座椅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座椅连接部51设置在第二支柱32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座椅连接部51通过诸如螺栓等的固定装置固定到座椅6的下表面。第二连接部52配置在第二支柱32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第二连接部52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销状构件。第二连接部52连接到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第二连接部52位于支撑部46的前方。第一连接部47和第二连接部52位于支撑部46的下方。在第二支柱32的纵向方向上,支撑部46配置在座椅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52之间。

当打开座椅6时,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分别向第二支柱32施加弹力和阻尼力。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配置在第二支柱32下方。在车辆的俯视图中,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与第二支柱32重叠。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配置在第一支柱31的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之间。在车辆的侧视图中,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与第一支柱31的第一侧部41和第二侧部42重叠。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位于支撑部46下方。

图9是第一弹簧单元33的立体图。第一弹簧单元33包括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和第一弹性构件62。当打开座椅6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向第二支柱32施加沿打开座椅6的方向的弹力,以帮助乘员打开座椅6。

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包括线圈部63、第一端部64和第二端部65。线圈部63配置在第一端部64和第二端部65之间。第一端部64连接到第一支柱31的第一连接部47。第一端部64比第二端部65更靠近储物箱21。第二端部65连接到第二支柱32的第二连接部52。

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以使得线圈部63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取向的方式配置。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配置成随着第二支柱32相对于第一支柱31旋转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伸展和收缩。拉伸螺旋弹簧配置成随着座椅6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而收缩。

当座椅6打开时,第一弹性构件62施加阻尼力以抵抗第二支柱32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的运动。第一弹性构件62设置在线圈部63的外周上。第一弹性构件62为具有通孔的管状形状。拉伸螺旋弹簧位于弹性构件的通孔中。第一弹性构件62例如是橡胶管。然而,第一弹性构件62可以由除橡胶之外的弹性体形成。

第一弹性构件62配置在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第一端部64和第二端部65之间。换句话说,第一端部64从第一弹性构件62的一端突出。第二端部65从第一弹性构件62的另一端突出。

第二弹簧单元34和第一弹簧单元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二弹簧单元34包括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和第二弹性构件72。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包括线圈部73、第一端部74和第二端部75。由于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和第二弹性构件72具有与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和第一弹性构件62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详细描述。

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中,通过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获得用于打开座椅6的推动力。此外,当线圈部63和线圈部73的外周与第一弹性构件62和第二弹性构件72的内周彼此接触时,获得阻尼力。

在图10中,虚线表示打开/关闭机构2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打开/关闭机构22的第二支柱32配置成可在实线所示的关闭位置和虚线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图11a是示出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弹簧单元33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图11b是示出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第一弹簧单元33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当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线圈部63的外径(do1)大于处于自然状态的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径(di1),如图11a所示。因此,线圈部63的外周与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周接触。另外,线圈部63径向向外挤压第一弹性构件62。结果,线圈部63从第一弹性构件62接收径向向内的反作用力。

如图10所示,当第二支柱32从关闭位置朝向完全打开位置旋转时,第二连接部52接近第一连接部47。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第一端部64固定且不移动。因此,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被压缩。因此,当座椅6通过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推动力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收缩。由于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收缩,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线圈部63的外径从do1增加到do2,由此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径从di1增加到di2。结果,来自设置在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周围的第一弹性构件62的反作用力变大。因此,当座椅6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来自第一弹性构件62的反作用力增加了施加到座椅6的阻尼力。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弹簧单元34具有与上述第一弹簧单元33相同的效果。

因此,在打开座椅6的开始,不仅可以减小阻尼力,而且当座椅6朝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阻尼力也可以增加。因此,当打开座椅6的操作力减小时,可以根据座椅6的打开程度适当地设定座椅6的速度。

打开/关闭机构22可以利用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以及配置在其周围的第一弹性构件62和第二弹性构件72这样简单的结构来获得推动力和阻尼力。因此,可以确保储物箱21中宽敞的容量。

例如,在打开/关闭机构22中使用扭转弹簧的情况下,在组装打开/关闭机构时,打开/关闭机构的每个构件需要精确的定位精度,以便实现适当的阻尼。打开/关闭机构需要以这样的方式组装,例如,扭转弹簧和铰链轴精确地彼此接触。这些要求使组装过程复杂化。

然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中,打开/关闭机构22具有如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以及配置在其周围的第一弹性构件62和第二弹性构件72这样简单的结构;打开/关闭机构22的组装过程可以简化。

不管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还是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始终与第一弹性构件62和第二弹性构件72的内周接触。因此,可以从打开座椅6的开始获得阻尼力。因此,即使在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的行程缩短以便减小车辆尺寸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调节打开/关闭运动的辅助力和座椅6上的阻尼力。

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位于支撑部46下方。在车辆的俯视图中,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与第二支柱32重叠。因此,可以减小打开/关闭机构22的尺寸。

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布置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伸展和收缩。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伸螺旋弹簧61和第二拉伸螺旋弹簧71的行程长度受到限制,以便将搁脚板空间固定在储物箱21的前方。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中,也可以容易地调节打开/关闭运动的辅助力和座椅6上的阻尼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式车辆1中,用于打开座椅6的操作开关远离座椅6配置。然而,通过打开/关闭机构22可以获得用于打开和关闭座椅6的适当的推动力和阻尼力,从而提高了针对乘员的用户友好性。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骑乘式车辆不限于踏板型车辆,也可以是诸如轻便摩托车等的其他车辆。前轮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后轮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发动机不必是内燃机,也可以是电动机。操作开关的位置可以改变。

打开/关闭机构的放置和/或结构不限于前述实施例的那些并且可以改变。例如,可以改变第一支柱31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第二支柱32的形状。打开/关闭机构22不仅可以由中央框架18支撑,也可以由车身框架9的其他部分(诸如座椅框架17等)支撑。

弹簧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弹簧单元的形状可以改变。

图12a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第一弹簧单元33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其中,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图12b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第一弹簧单元33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其中,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图12c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第一弹簧单元33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其中,座椅6处于完全打开位置。

如图12a所示,当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外径(do1)可以小于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径(di1)。具体地,当座椅6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线圈部63的外周可以不与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周接触。

当座椅6从关闭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外径从do1增加到do2,如图12b所示。当座椅6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外径do2可以等于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径di1。

随着座椅6从中间位置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外径增大。然后,当座椅6从中间位置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的外径从do2增加到do3,如图12c所示。结果,第一弹性构件62的内径从di2增加到di3,从而增加了由第一拉伸螺旋弹簧61从第一弹性构件62接收的反作用力。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弹簧单元34的构造与第一弹簧单元33的构造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弹簧单元33和第二弹簧单元34获得的打开/关闭运动的辅助力在打开座椅6的开始时就起作用,但是阻尼力不起作用。阻尼力可以在打开座椅6的中间获得。因此,可以适当地调节阻尼力开始变得有效的定时,同时减小用于打开座椅6的操作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