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84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三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游玩成为一种常态,目前的电动三轮车只是在短途载客或载货,在旅游观光中发挥的作用较少,目前市面上的电动三轮车顶棚与支撑架都是全金属固定连接的,这种结构耐腐蚀和绝缘差,三轮车在上部顶棚或支撑架损坏时,需要一起更换,提高了维修成本,减少了使用寿命;目前的电动三轮车上部横杆只有上拱杆,这种结构的电动三轮车顶棚结构强度较弱,时间久了,容易下陷,严重影响三轮车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现在的电动三轮车驾驶及乘客座椅只是在座椅上铺设一层海绵垫,没有二次减震机械装置,这种结构的电动三轮车舒适度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三轮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轮电动车,包括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及设置在所述动力系统上的车体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前车底板、后车厢及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上设有挡风玻璃;所述后车厢的四个角位置设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纵向杆,所述纵向杆上设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下方设有下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上方设有顶棚,所述后车厢底板上设有后座椅,所述前车底板上设有座椅架,所述座椅架上设有前座椅,所述后座椅、前座椅下端均设有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底板、后车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前车底板、前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杆通过螺丝固定在后车厢底板上,所述前挡板与纵向杆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杆、下横杆与上横杆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上横杆与顶棚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棚前端延伸到所述挡风玻璃的上方,并且向下倾斜2度角。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杆、下横杆的拱度相反,其中上横杆向上拱,下横杆向下拱。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下端的下支撑板及设在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厢的四周设有围板,所述围板上方设有围栏,所述纵向杆下端设有第一扶手架,所述第一扶手架位于所述后座椅的左右两边,前面两根竖向杆上设有第二扶手架,所述后车厢的左端设有上车口,所述上车口位于所述第二扶手架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架的两端设有围杆,所述前挡板的左右两边设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与前车底板、后车厢、前挡板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保护架的上端设有第三扶手架。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厢的后方设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焊接在所述后车厢的底部;所述前挡板的内部设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与前车底板焊接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的竖向杆、纵向杆、顶棚均可以拆卸下来,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进行维修更换,这种结构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的纵向杆上设有上横杆,上横杆下方设有下横杆,且上横杆向上拱,下横杆向下拱,加强了横杆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三轮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的前、后座椅下端均设有减震器,采用减震器来进行避震,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及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仪表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后座椅避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前座椅避震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减震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前车底板,2、后车厢,3、前挡板,4、挡风玻璃,5、竖向杆,6、纵向杆,7、上横杆,8、下横杆,9、顶棚,10、后座椅,11、座椅架,12、前座椅,13、减震器,14、围板,15、围栏,16、第一扶手架,17、第二扶手架,18、上车口,19、围杆,20、保护架,21、第三扶手架,22、防撞架,23、锂电池,24、电机,25、电控模块,26、主灯,27、副灯,28、仪表盘,131、支撑杆,132、上支撑板,133、下支撑板,1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轮电动车,包括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及设置在所述动力系统上的车体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前车底板1、后车厢2及前挡板3,所述前挡板3上设有挡风玻璃4;所述前挡板3的内部设有仪表盘28,所述仪表盘28与前车底板1焊接固定;仪表盘28起到支撑前挡板3的作用,防止前挡板3受力变形;所述后车厢2的四个角位置设有竖向杆5,所述竖向杆5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纵向杆6,所述纵向杆6上设有上横杆7,所述上横杆7下方设有下横杆8,所述上横杆7的上方设有顶棚9,所述后车厢2底板上设有后座椅10,所述前车底板1上设有座椅架11,所述座椅架11上设有前座椅12,所述后座椅10、前座椅12下端均设有减震器13。

其中,前车底板1、后车厢2、竖向杆5、纵向杆6、上横杆7、下横杆8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增加了三轮电动车的结构强度和外观清洁度,提高了三轮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前车底板1、后车厢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前车底板1、前挡板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杆5通过螺丝固定在后车厢2底板上,所述前挡板3与纵向杆6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杆6、下横杆8与上横杆7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上横杆7与顶棚9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横杆7、下横杆8的拱度相反,其中上横杆7向上拱,下横杆8向下拱,这种结构加强了横杆的结构强度及支撑稳定性,提高了三轮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后车厢2的四周设有围板14,所述围板14上方设有围栏15,围栏15为不锈钢艺术花特色围栏;所述纵向杆6下端设有第一扶手架16,所述第一扶手架16位于所述后座椅10的左右两边,前面两根竖向杆5上设有第二扶手架17,所述后车厢2的左端设有上车口18,所述上车口18位于所述第二扶手架17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座椅架11的两端设有围杆19,所述前挡板3的左右两边设有保护架20,所述保护架20与前车底板1、后车厢2、前挡板3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保护架20的上端设有第三扶手架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扶手架16、第二扶手架17、第三扶手架21方便乘客或驾驶员抓紧,保证上车、乘车的安全。

具体的,所述后车厢2的后方设有防撞架22,所述防撞架22焊接在所述后车厢2的底部,防止后面车辆撞击导致三轮车损坏。

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前挡板3、顶棚9均由玻璃钢材料制成,有效控制电动车车顶、前挡板与仪表及外界的绝缘,提高了三轮电动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前挡板3整体外形向前微凸,与挡风玻璃4协调匹配,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形面,弧形面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顶棚9前端延伸到挡风玻璃4的上方,并且向下倾斜2度角,顶棚9前端的前倾及顶棚9上端面的流线型设计降低了行驶过程中的阻力,提高了电动车的行驶速度,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参照附图6~8,所述减震器13包括支撑杆131、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31上端的上支撑板13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31下端的下支撑板133及设在所述上支撑板132、下支撑板133之间的弹簧134,其中上支撑板132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座椅10、前座椅12的下端,支撑杆13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后座椅10、前座椅12的下端,下支撑板13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后车厢2底板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座椅架11)上,支撑杆131的下端为自由活动端。采用减震器13来进行避震,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及乘客的乘车体验。

本实用新型三轮电动车的座椅架内设有锂电池23,后车厢内设有与锂电池23电性连接的电机24,电机24通过轴系驱动后轮转动,前轮上设有驾驶操纵架,驾驶操纵架上设有与电机24电性连接的电控模块25,驾驶员可通过电控模块25来操纵三轮车的前进或后退;驾驶操纵架的前端还设置有车灯组,车灯组包括中间的主灯26及旁边的副灯27,该车灯组的配置增加了三轮车行驶过程中的照射范围,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电动车以高效能的锂电池作为驱动能源,节能环保,车体上设置的多个保护架、扶手架确保了乘客与三轮车本身的安全,而艺术特色围栏的设置使三轮车更加和谐地融入到旅游景点内,为景区增添另一道风景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