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机盖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0344发布日期:2020-05-12 17: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机盖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机盖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代步工具,对其外观和工艺性也有了一定要求。机盖与周边对手件的配合后的间隙、面差是否美观合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汽车前脸外观的印象及对相关企业制造水平的认可。机盖与对手件的配合一般借用加盖铰链进行组合,所以,铰链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成了机盖与周边对手件的配合后的间隙、面差是否美观合理的关键。铰链一般包括机盖总成固定端、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固定端以及中间连接端,利用连接端的活动空间实现机盖的闭合。现有技术中,铰链的中间连接端一般与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固定端一体化设计,这种不合理设计,容易造成机盖与对手件组合时,装配误差调整受限,产生面差,影响美观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机盖安装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合理的铰链结构致使机盖与周边对手件配合容易产生面差的问题。一种汽车机盖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与所述第二安装臂的若干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有加强槽,所述旋转杆两端均设有安装通孔,两端所述安装通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安装臂,若干所述旋转杆包括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尺寸长于所述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安装臂上设有若干机盖安装通孔,所述机盖安装通孔提供所述机盖总成安装时的x和y方向上的调节位,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设有若干内板安装孔和长圆孔,若干所述内板安装孔固定所述安装装置,所述长圆孔提供所述机盖总成在z方向上的调节位。上述汽车机盖安装装置,通过设置若干数量的旋转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安装臂,将所述装置设计成独立的三部分,提高了装配时的灵活性,同时又保证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在所述旋转杆上设置加强槽,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所述机盖安装通孔以及所述长圆孔的设计,实现了所述装置安装时的三向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缺乏合理的机盖安装装置致使机盖与周边对手件配合容易产生面差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杆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臂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弯折的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所述第一弯折点和所述第二弯折点将所述第二旋转杆弯折成二杆第一段、二杆第二段及二杆第三段。进一步地,所述二杆第三段平行所述二杆第一段,所述二杆第二段连接所述二杆第三段和所述二杆第一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杆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臂连接的一端设有纵向弯折的第三弯折点,所述第三弯折点与所述第一弯折点的弯折位置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杆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臂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弯折的第四弯折点和第五弯折点,所述第四弯折点和所述第五弯折点将所述第一旋转杆弯折成一杆第一段、一杆第二段和一杆第三段。进一步地,所述一杆第三段平行所述一杆第一段,所述一杆第二段连接所述一杆第一段与所述一杆第三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杆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臂连接的一端设有纵向弯折的第六弯折点,所述第六弯折点设于所述第四弯折点远离所述第五弯折点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杆的纵向弯折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纵向弯折角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机盖闭合时,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成平行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厚度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后视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安装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杆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旋转杆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旋转杆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旋转杆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旋转杆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装置装配第一视角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装置装配第二视角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安装臂100第二安装臂200第一安装部110第二安装部120机盖安装通孔111撑杆安装结构121内板安装孔210长圆孔220第一旋转杆310第二旋转杆320第一弯折点301第二弯折点302第三弯折点303第四弯折点304第五弯折点305第六弯折点306加强槽311限位结构400六角法兰面螺母500凸焊螺栓600凸焊螺母700六角法兰面定位螺栓800机盖总成900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100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机盖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臂100、第二安装臂20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100与所述第二安装臂200的若干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有加强槽311,所述旋转杆两端均设有安装通孔,两端所述安装通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100和所述第二安装臂200,若干所述旋转杆包括第一旋转310杆和第二旋转杆320,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尺寸长于所述第二旋转杆320;所述第一安装臂100上设有若干机盖安装通孔111,所述机盖安装通孔111提供所述机盖总成900安装时的x(水平横向)和y(水平竖向)方向上的调节位,所述第二安装臂200上设有若干内板安装孔210和长圆孔220,若干所述内板安装孔210固定所述安装装置,所述长圆孔220提供所述机盖总成900在z(垂直竖向)方向上的调节位。所述第二旋转杆320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臂100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弯折的第一弯折点301和第二弯折点302,所述第一弯折点301和所述第二弯折点302将所述第二旋转杆320弯折成二杆第一段、二杆第二段及二杆第三段。所述二杆第三段平行所述二杆第一段,所述二杆第二段连接所述二杆第三段和所述二杆第一段。所述第二旋转杆320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臂100连接的一端设有纵向弯折的第三弯折点303,所述第三弯折点303与所述第一弯折点301的弯折位置重合。所述第一旋转杆310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臂200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弯折的第四弯折点304和第五弯折点305,所述第四弯折点304和所述第五弯折点305将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弯折成一杆第一段、一杆第二段和一杆第三段。所述一杆第三段平行所述一杆第一段,所述一杆第二段连接所述一杆第一段与所述一杆第三段。所述第一旋转杆310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臂200连接的一端设有纵向弯折的第六弯折点306,所述第六弯折点306设于所述第四弯折点304远离所述第五弯折点305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310的纵向弯折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杆320的纵向弯折角度。在所述机盖闭合时,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0成平行状态。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0厚度一致。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第一安装臂100包括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二安装部120,所述第一安装部1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20组成直角机构,所述第一安装部110设有若干机盖安装通孔111,所述第一安装臂100结合所述机盖安装通孔111与螺栓固定在机盖总成900上,所述第二安装部120一端设有两个旋转杆安装孔a,两个所述旋转杆安装孔a相邻设置,两个所述旋转杆安装孔a结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及所述第二旋转杆320。进一步地,所述机盖安装通孔111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外径,所述螺栓可在所述机盖安装通孔111内自由活动,从而提供安装余量,实现安装所述机盖总成900时,所述机盖总成900在x(水平横向)和y(水平竖向)方向上可调,可以弥补零部件在x和y方向上的误差。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第二安装臂200投影成直角梯形形状,所述第二安装臂200的直角边上设有两个旋转杆安装孔b,两个所述旋转杆安装孔b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两个所述旋转杆安装孔a之间距离,两个所述旋转杆安装孔b结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及所述第二旋转杆3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臂200还设有两个内板安装孔210和一个长圆孔220,两个所述内板安装孔210和一个所述长圆孔220成三角形排列,所述长圆孔22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臂200的直角梯形较长底边远离直角边的一侧,所述长圆孔220成纵向长圆形,所述长圆孔220的长圆形设计,在安装机盖时可以实现所述机盖总成900在z方向(垂直竖向)上的安装可调,弥补零部件在z方向上的误差。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第二安装部120远离所述旋转杆安装孔a的一侧还设有撑杆安装结构121,所述铰链还设有限位结构400,所述限位结构400提供所述铰链的闭合限位,便于所述铰链的正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0均横向均设有两处弯折,纵向设有一处弯折,多段弯折的结构设计,使所述第一旋转杆310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0能更好的实现与所述第一安装臂100和所述第二安装臂200的连接,以及更好的发挥所述铰链的性能。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机盖总成900通过所述机盖安装通孔111结合凸焊螺栓600和六角法兰面螺母500安装在所述机盖铰链结构上。所述第二安装臂200安装于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1000上,所述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1000外侧设有凸焊螺母700,所述机盖铰链结构通过所述内板安装孔210和所述长圆孔220结合所述凸焊螺母700和六角法兰面定位螺栓800固定安装在所述轮罩上纵梁内板总成1000上。具体地,所述凸焊螺栓600安装在所述机盖的安装通孔,结合孔径尺寸差,所述机盖总成900可实现在x和y方向上的误差调节,可以弥补零部件在所述x、y方向上的误差,所述长圆孔220在安装时,根据纵向长圆形的设计,实现所述机盖总成900在z方向的误差调节,进而实现所述机盖总成900在x、y和z方向的三向可调。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汽车机盖安装装置,通过设置若干数量的旋转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所述第二安装臂,将所述装置设计成独立的三部分,提高了装配时的灵活性,同时又保证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在所述旋转杆上设置加强槽,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所述机盖安装通孔以及所述长圆孔的设计,实现了所述装置安装时的三向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缺乏合理的机盖安装装置致使机盖与周边对手件配合容易产生面差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