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2446发布日期:2020-05-08 17:28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倒三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左右摇摆能自回正平衡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是一个较为新型的产品,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较二轮为好,特别是转弯时轮胎抓地力强于二轮摩托车。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与四轮摩托车相比则显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此,近年来极受民众喜爱。

例如法国的标致倒三轮摩托车,其转向是通过电动和机械对前轮的控制实现的。但操控性复杂,成本高,不易为一般驾驶员习惯驾驶。国内的吉利倒三轮的双前轮总成是把四轮沙滩车的技术应用到它使用,需要两轮的轮距宽度较大,才能确保车体的稳定性,一般窄小的路面不易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一般倒三轮车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加工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本人发明提供全机械简单操作的一种产品: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在本优化装置中加入了一种轴对称图形在中轴线的介入下两边做轴对称运动的一种能回正平衡的设计,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通过连接减震器后和轮胎相连,使倒三轮的左右轮胎平稳运动的同时,倒三轮前双轮在车身侧倾的时候更能加大对地面的抓力,安全稳定地快速通过各种高低不平的路面。由后轮驱动,方向把操控前平行两轮控制转向,倒三轮摩托车通过高低不平的路面对轮胎的被动作用力和驾驶员对车身方向把的主动作用力下,倒三轮摩托车可垂直于地面或与地面倾斜驾驶。倒三轮摩托车在正常行驶中通过路口遇红灯停车时,驾驶员可以不用用脚或车身支架去支撑车身平衡,车辆停驶放置时,车身与地面差不多垂直状态时车身不用支架支撑而不会倒下。直线行驶时因为有前双轮支撑摩托车而更平稳,在转弯过程中前双轮抓地力更大,可提高转弯速度,安全平稳通过转弯路段。操控时只需要通过改变重心的变化即可控制转向的角度与速度。在不改变原型二轮摩托车的长、宽、高的情况下,本机构适用于二轮摩托车改变生产为更安全驾驶的倒三轮摩托车。本技术方案也可适用于四轮(含电动)摩托车或四轮轻便机动车和电动倒三轮自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优化装置由转向机构、自回正平衡总成及减震器与轮胎的连接构成。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座14焊接在中轴固定柱的管外壁上,方向把转向杆16焊接在方向把转向轴15的下端。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19的一端连接在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座中的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螺栓18上,一端连接在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连接片20中。左边和右边的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平衡,摆动方向把21后,当外力停止作用时,方向把可自回正平衡。其中其中方向把转向杆和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杆22通过方向把转向连接件17和转向连接摆臂23连接,上述组件组成转向机构。其中方向把转向杆和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杆是平行的,方向把转向杆到两边的轮胎转向杆距离相等,转动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时,方向把转向转向杆也跟随同步转动,两边的轮胎转向杆也能同步向左或向右转动。

摆臂上组件5、摆臂下组件6、左边活动架2、右边活动架3及中轴固定柱1通过轴承销螺母7连接固定在各轴承销10上。其中各轴承销上的轴承12分别放置在各摆臂的运动支点轴承座13内。其中限角定位片9和回位弹簧座11焊接在中轴固定柱上,回位弹簧4的一端连接在回位弹簧调节螺栓8上,一端连接在摆臂上组件的小孔中,其中中轴固定柱及活动架与轴承销的焊接角度是相同的。左右活动架、中轴固定柱和摩托车的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是平行的。各组件通过轴承销螺母连接成一个可在限角范围内摆臂和活动架做上下运动的自回正平衡总成。其中,在一些组合里活动架细分有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4、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3、异形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6及异形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5,这些座套管用于连接减震器转向总成32后和减震器相连,减震器的下端和轮胎连接。

左右各一组(2支)减震器25的一端通过减震器转向总成或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0或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24连接后。减震器的另一端把轮胎26夹在中间,用车轮铃收紧螺栓28与车轮铃总成27相连,或把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的内侧或外侧相连。通过车轮的(内、中、外)三种放置连接就形成三种外形变化。其中,在一些组合里,单边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1或单边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29和减震器相连,减震器的下端和轮胎连接。

自回正平衡总成设置在转向机构的中央,不跟随方向把及轮胎做转向运动,摩托车的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放置在中轴固定柱的空心圆管内,中轴固定柱的外壁与摩托车的车身架焊接。摆臂的变形活动带动左右两边活动架作上下运动的同时,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连接摆臂也作上下运动。自回正平衡总成做变形活动时双前轮也跟随做适当的上下运动。通过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控制杆连接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柱控制杆后,转动摩托车的方向把,倒三轮双前轮就能和方向把做同步的轴转向运动。

作为本方案中,在中轴固定柱中预设了限角定位片,在转弯侧倾时使车身控制在30度,使车辆驾驶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减震器下端把轮胎夹在中间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前视立体图。

图2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减震器下端把轮胎夹在中间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自回正平衡总成前视立体图。

图4是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自回正平衡总成结构图。

图5是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自回正平衡总成侧视立体图。

图6是倒三轮摩托车的方向把转向总成的立体图。

图7是倒三轮摩托车的方向把转向总成的结构图。

图8是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与方向把转向总成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9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减震器转向总成后与活动架中的异形轮胎转向座套管连接,减震器下端把轮胎夹在中间连接的一种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减震器转向总成后与活动架中的轮胎转向座套管连接,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内侧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减震器下端把轮胎夹在中间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单边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内侧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单边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外侧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单边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内侧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每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单边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后与活动架连接,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外侧连接的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中的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其中:1.中轴固定柱;2.左边活动架;3.右边活动架;4.回位弹簧;5.摆臂上组件;6.摆臂下组件;7.轴承销螺母;8.回位弹簧调节螺栓;9限角定位片;10.轴承销;11.回位弹簧座;12轴承;13轴承座;14.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座;15.方向把转向轴;16.方向把转向杆;17.方向把转向连接件;18.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螺栓;19.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20.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连接片;21.方向把;22.轮胎转向杆;23.转向连接摆臂;24.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25.减震器;26.轮胎;27.车轮铃总成;28.车轮铃收紧螺栓;29.单边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30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1.单边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2.减震器转向总成;33.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4.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5.异形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6.异形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方式做进一步阐述。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中所示,一种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优化装置由转向机构、自回正平衡总成及减震器与轮胎的连接构成。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座14焊接在中轴固定柱的管外壁上,方向把转向杆16焊接在方向把转向轴15的下端。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19的一端连接在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座中的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螺栓18上,一端连接在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连接片20中。左边和右边的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平衡,摆动方向把21后,当外力停止作用时,方向把可自回正平衡。其中其中方向把转向杆和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杆22通过方向把转向连接件17和转向连接摆臂23连接,上述组件组成转向机构。其中方向把转向杆和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杆是平行的,方向把转向杆到两边的轮胎转向杆距离相等,转动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时,方向把转向转向杆也跟随同步转动,两边的轮胎转向杆也能同步向左或向右转动。

摆臂上组件5、摆臂下组件6、左边活动架2、右边活动架3及中轴固定柱1通过轴承销螺母7连接固定在各轴承销10上。其中各轴承销上的轴承12分别放置在各摆臂的运动支点轴承座13内。其中限角定位片9和回位弹簧座11焊接在中轴固定柱上,回位弹簧4的一端连接在回位弹簧调节螺栓8上,一端连接在摆臂上组件的小孔中,其中中轴固定柱及活动架与轴承销的焊接角度是相同的。左右活动架、中轴固定柱和摩托车的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是平行的。各组件通过轴承销螺母连接成一个可在限角范围内摆臂和活动架做上下运动的自回正平衡总成。其中,在一些组合里活动架细分有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4、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3、异形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6及异形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35,这些座套管用于连接减震器转向总成32后和减震器相连,减震器的下端和轮胎连接。

左右各一组(2支)减震器25的一端通过减震器转向总成或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0或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24连接后。减震器的另一端把轮胎26夹在中间,用车轮铃收紧螺栓28与车轮铃总成27相连,或把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的内侧或外侧相连。通过车轮的(内、中、外)三种放置连接就形成三种外形变化。其中,在一些组合里,单边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31或单边一体式减震转向机架29和减震器相连,减震器的下端和轮胎连接。

自回正平衡总成设置在转向机构的中央,不跟随方向把及轮胎做转向运动,摩托车的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放置在中轴固定柱的空心圆管内,中轴固定柱的外壁与摩托车的车身架焊接。摆臂的变形活动带动左右两边活动架作上下运动的同时,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连接摆臂也作上下运动。自回正平衡总成做变形活动时双前轮也跟随做适当的上下运动。通过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控制杆连接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柱控制杆后,转动摩托车的方向把,倒三轮双前轮就能和方向把做同步的轴转向运动。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自回正平衡总成设置在转向机构的中央,不能跟随方向把做转向运动。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中轴固定柱上的二个轴承销同一直线排列在中轴固定柱的垂直中心线上。轴承销半径相同,从上向下排列,第一轴承销用于和摆臂上组件的中间轴承相连,第二轴承销用于和摆臂下组件的中间轴承相连。用于和中轴固定柱上的轴承销相连的轴承是大小一样。轴承销与中轴固定柱不是垂直焊接的,而是与垂直状态时有一定的偏差角度焊接,偏差夹角大致范围为:6~10度。上下摆臂运动轨迹方向与中轴固定柱有一定的偏差角度。中轴固定柱的圆柱管内是空心的,用于装配方向把转向轴。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左右活动架上的二个轴承销同一直线排列在活动架的垂直中心线上。第一轴承销用于和摆臂上组件的两边轴承相连,第二轴承销用于和摆臂下组件的两边轴承相连。轴承销半径大小相同,和摆臂连接的轴承半径相同。轴承销与左右活动架不是垂直焊接的,而是与垂直状态时有一定的偏差角度焊接,偏差夹角大致范围为:左右6~10度。活动架与中轴固定柱平行,左右活动架中的轮胎转向座套管与中轴固定柱平行。左右两边的活动架的外形相似参数相同,活动架分左右放置,不能混用。在外力作用下,左右活动架两边做同步的轴对称上下运动时,只能有左升右降、左降右升或左右两边不动的表现。活动架的圆柱管内是空心的,用于装配减震器机架用。减震器机架的下端连接轮胎。左右各一组(2支)减震器的一端通过减震器转向总成或摇臂式减震转向机架或一体式减震机架转向机架与左右两边活动架或轮胎转向座套管连接后。减震器的另一端把轮胎夹在中间,用车轮铃收紧螺栓与车轮铃总成相连,或把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的内侧或外侧相连。通过车轮的(内、中、外)三种放置连接就形成三种外形变化。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摆臂上组件是由两块参数相同的金属块件组成,摆臂下组件是由两块参数相同的金属块件组成,摆臂上组件和摆臂下组件中的中轴固定柱连接孔到活动架连接孔的距离相同。摆臂上组件和摆臂下组件完全相同。摆臂上组件运动轨迹方向和摆臂下组件运动轨迹方向是平行的,运动轨迹不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其中,摆臂上组件中的轴承销连接孔的中心点成一直线排列,摆臂下组件中的轴承销连接孔中心点成一直线排列。不论是静止或运动状态,摆臂上组件的轴承销连接孔中心点和摆臂下组件的轴承销连接孔中心点永远都是平行的。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摆臂上组件和摆臂下组件长度相同,在回位弹簧调节螺栓调节作用下左边和右边回位弹簧拉力相同,在外力的作用下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左右摇摆活动变形,当外力停止作用时能自回正平衡。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限角定位片焊接在中轴固定柱上,位置表现在摆臂上组件的下方和摆臂下组件的上方,已预设有限位角度,能够限制自回正平衡总成中摆臂的变形空间及活动架上下运动范围。保障倒三轮前双轮在合理的侧倾角度内安全操控行驶。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中轴固定柱、左边活动架、右边活动架和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是平行的。连接摆臂的中轴固定柱与左右活动架同一直线平行排列。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异形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及异形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和方向把转向总成中的方向把转向轴是平行的。连接摆臂的中轴固定柱、左边活动架和右边活动架是同一直线排列的。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中的转向连接摆臂连接方向把转向杆及轮胎转向杆上的方向把转向连接件后,可以通过方向把转向连接件的双向活动性有左右平移及上下运动的表现。转向连接摆臂与摆臂上组件和摆臂下组件平行,转向连接摆臂上下运动轨迹与摆臂上组件运动轨迹和摆臂下组运动轨迹件平行。方向把转向杆和左右两边的轮胎转向杆是平行的,方向把转向杆到两边的轮胎转向杆距离相等,转动转向机构中的方向把时,方向把转向杆也跟随同步转动,两边的轮胎转向杆也能同步向左或向右转动。左边和右边的方向把转向回位弹簧调节平衡,当外力停止作用时,方向把可自回正平衡。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可变外形优化装置的中轴固定柱,在针对具体车型时可以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和摩托车架定位焊接,活动架可预设高度及摆臂长度在生产前可定型。所以,具体到某种车型,在不改变原车的长、宽、高的情况下,本装置适用于两轮摩托车改变生产为新型的倒三轮摩托车。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