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3307发布日期:2020-12-25 12:1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儿童出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出行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动车作为城市中最为常见和被应用最广的出行工具,往往会成为家长带儿童出行的选择,为了便于保证儿童在出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在电动车上增加相对应的儿童座椅,但是,现有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体化的配接设计,导致不便于进行便捷的适应性调节,导致使用受限,且使用过程中往往不便于自动锁接固定和便捷的整体升降调节,且缺乏对应的高效稳定结构,容易导致乘坐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颠簸冲击。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一端固定有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所述座椅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所述座椅主体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有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所述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的底端固定有自锁推导闭合结构,所述自锁推导闭合结构的内侧固定有支撑基板,所述座椅主体的一端还固定有蓄电控制板,所述蓄电控制板的内部搭载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蓄电控制板与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自锁推导闭合结构和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c200;

所述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包括侧护搭载架、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第一电机、第一输出螺杆、第一导向滑轨和防护接触辊轮,所述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内侧的一端也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内侧的两端均与第一导向滑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滑轨和第一输出螺杆的顶端均与侧护搭载架活动连接,所述侧护搭载架的内部与多个防护接触辊轮转动连接;

所述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包括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第二电机、第二输出螺杆、第二导向滑轨、跟随调节底座、高度调节插杆、保护软板和锁紧通孔,所述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螺杆的一端与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内侧的一端也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内侧的两端均与第二导向滑轨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螺杆的外侧与跟随调节底座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跟随调节底座底端的两侧还与第二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跟随调节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插杆,所述高度调节插杆的顶端与保护软板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插杆的内部开设有一个锁紧通孔,所述跟随调节底座两端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锁紧通孔,所述高度调节插杆与锁紧通孔通过定位销钉贯穿相对应的锁紧通孔完成固定。

优选的,所述自锁推导闭合结构包括延伸定位台、配装滑动导向块、装配搭载块、第三电机、输出轴杆、拨动齿轮、跟随齿条块、锁接插块和闭合配接锁块,所述延伸定位台的一端与配装滑动导向块焊接连接,所述配装滑动导向块的一端与装配搭载块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搭载块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输出轴杆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杆的周侧面通过平键卡接有拨动齿轮,所述配装滑动导向块的内部与跟随齿条块滑动连接,所述拨动齿轮与跟随齿条块啮合连接,所述跟随齿条块一端的底部与锁接插块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搭载块的底端与闭合配接锁块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包括受力推导顶杆、分力输出板、内装搭载壳、第一弹簧、卸力限位基座、第二弹簧、无杆气缸、辅助配合套块、活塞推导液压缸、插接锁紧柱和调节适应孔,所述受力推导顶杆周侧面与分力输出板焊接连接,所述分力输出板顶端的两侧均与第二弹簧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与卸力限位基座内部的两侧,且所述分力输出板与卸力限位基座为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推导顶杆的底端及第一弹簧均位于内装搭载壳的内部,所述受力推导顶杆的顶端与第一弹簧的底端贴合,所述受力推导顶杆与内装搭载壳为滑动连接,所述卸力限位基座的顶端与无杆气缸焊接连接,所述无杆气缸的外侧与辅助配合套块滑动连接,所述辅助配合套块底部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活塞推导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推导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插接锁紧柱,所述无杆气缸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调节适应孔,所述辅助配合套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调节适应孔,所述插接锁紧柱与调节适应孔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侧护搭载架的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调节配导块,所述调节配导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槽,所述调节配导块的内部与第一输出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配合滑动槽与第一导向滑轨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接触辊轮的内部固定有配装心轴,所述配装心轴的两端均套接有滚子轴承,所述防护接触辊轮与侧护搭载架通过滚子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接插块的一端焊接有锁紧滑杆,所述闭合配接锁块的内部开设有套接锁孔,所述套接锁孔与锁紧滑杆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装配搭载块一端的外表面焊接有推导锁块,所述锁接插块一端的外表面也焊接有推导锁块,所述推导锁块与推导锁块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力推导顶杆的下表面与延伸定位台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受力推导顶杆与分力输出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力推导顶杆的顶端焊接有推导卸力杆,所述推导卸力杆的顶端焊接有限位推导片,所述限位推导片的直径为四厘米,所述内装搭载壳的底端开设有导向限位孔,所述导向限位孔的直径为三厘米,所述导向限位孔与推导卸力杆为间隙配合。

本发明专利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和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适应性调节座椅整体的保护宽度和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体型儿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使用适应性;

2、本发明通过自锁推导闭合结构和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通过电控完成智能推导的锁接和座椅高度整体的升降调节,并通过相对应的缓冲稳定,降低座椅传导的颠簸冲击,提高乘坐舒适度和使用便捷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座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自锁推导闭合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主体;2、侧护搭载架;3、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4、第一电机;5、第一输出螺杆;6、第一导向滑轨;7、防护接触辊轮;8、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9、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10、第二电机;11、第二输出螺杆;12、第二导向滑轨;13、跟随调节底座;14、高度调节插杆;15、保护软板;16、锁紧通孔;17、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18、蓄电控制板;19、支撑基板;20、自锁推导闭合结构;21、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2、延伸定位台;23、配装滑动导向块;24、装配搭载块;25、第三电机;26、输出轴杆;27、拨动齿轮;28、跟随齿条块;29、锁接插块;30、闭合配接锁块;31、受力推导顶杆;32、分力输出板;33、内装搭载壳;34、第一弹簧;35、卸力限位基座;36、第二弹簧;37、无杆气缸;38、辅助配合套块;39、活塞推导液压缸;40、插接锁紧柱;41、调节适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参照图1-7,一种电动车儿童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座椅主体1的一端固定有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17,座椅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8,座椅主体1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有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1,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1的底端固定有自锁推导闭合结构20,自锁推导闭合结构20的内侧固定有支撑基板19,座椅主体1的一端还固定有蓄电控制板18,蓄电控制板18的内部搭载有蓄电池和控制器,蓄电控制板18与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8、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17、自锁推导闭合结构20和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1均通过电性连接,控制器的型号为sc200;

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8包括侧护搭载架2、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3、第一电机4、第一输出螺杆5、第一导向滑轨6和防护接触辊轮7,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3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一电机4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螺杆5转动连接,第一输出螺杆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3内侧的一端也通过转动连接,第一电动导向位移滑架3内侧的两端均与第一导向滑轨6焊接连接,第一导向滑轨6和第一输出螺杆5的顶端均与侧护搭载架2活动连接,侧护搭载架2的内部与多个防护接触辊轮7转动连接;

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17包括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9、第二电机10、第二输出螺杆11、第二导向滑轨12、跟随调节底座13、高度调节插杆14、保护软板15和锁紧通孔16,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9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10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螺杆11转动连接,第二输出螺杆11的一端与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9内侧的一端也通过转动连接,第二电动导向位移滑架9内侧的两端均与第二导向滑轨12焊接连接,第二输出螺杆11的外侧与跟随调节底座13通过螺纹连接,且跟随调节底座13底端的两侧还与第二导向滑轨12滑动连接,跟随调节底座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插杆14,高度调节插杆14的顶端与保护软板15固定连接,高度调节插杆14的内部开设有一个锁紧通孔16,跟随调节底座13两端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锁紧通孔16,高度调节插杆14与锁紧通孔16通过定位销钉贯穿相对应的锁紧通孔16完成固定。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通过蓄电控制板18所提供的电力和控制,将支撑基板19放置于原有电动车的基座上,使得闭合配接锁块30和锁接插块29打开后,形成闭合空间,将电动车的搭载杆放置与闭合空间的内部,通过蓄电控制板18控制第三电机25完成正转,从而通过配装滑动导向块23的传导带动拨动齿轮27完成转动,从而拨跟随齿条块28向闭合配接锁块30方向滑动位移,从而带动锁接插块29向内移动,直至锁接插块29完成与闭合配接锁块30的配合滑动卡接,将搭载杆锁接在内部完成装置的自动化锁紧定位,通过控制无杆气缸37完成升降推导,使得辅助配合套块38升高至合适位置,使得辅助配合套块38与无杆气缸37处开设的调节适应孔41完成对其推动,通过活塞推导液压缸39推动插接锁紧柱40完成推导插接,贯穿调节适应孔41完成高度调节后的锁定,通过控制第一电机4,利用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输出螺杆5进行正反转,从而利用第一输出螺杆5与侧护搭载架2的螺纹连接,将转矩传递至侧护搭载架2,该转矩在第一导向滑轨6的导向限位下,形成推导动力,利用该动力调动侧护搭载架2完成侧向的调节,利用防护接触辊轮7与侧护搭载架2的滚动连接,在乘坐过程中接触到防护接触辊轮7时,通过防护接触辊轮7的转动卸开接触撞击力,完成保护,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0,利用第二电机10带动第二输出螺杆11进行正反转,从而利用第二输出螺杆11与跟随调节底座13的螺纹连接,将转矩传递至跟随调节底座13,该转矩在第二导向滑轨12的导向限位下,形成推导动力,利用该动力调动跟随调节底座13完成距离上的调节,通过将高度调节插杆14和锁紧通孔16之间的定位销钉拔出,使得高度调节插杆14和跟随调节底座13取消相对的限位,使得高度调节插杆14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再次将定位销钉插入完成定位,从而调节腿部放置高度的调节,通过受力推导顶杆31将颠簸的冲击力导出,利用分力输出板32在卸力限位基座35内部的滑动完成分力传导将冲击力导入第二弹簧36,而受力推导顶杆31传导的冲击力则滑动传导至第一弹簧34,利用第一弹簧34和第二弹簧36受到压力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冲弹性,抵消受到的冲击力,保证座椅主体1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1、本发明通过跟随调节侧向保护结构和腿部定位调节保护架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适应性调节座椅整体的保护宽度和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体型儿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使用适应性;

2、本发明通过自锁推导闭合结构和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通过电控完成智能推导的锁接和座椅高度整体的升降调节,并通过相对应的缓冲稳定,降低座椅传导的颠簸冲击,提高乘坐舒适度和使用便捷度。

进一步的,自锁推导闭合结构20包括延伸定位台22、配装滑动导向块23、装配搭载块24、第三电机25、输出轴杆26、拨动齿轮27、跟随齿条块28、锁接插块29和闭合配接锁块30,延伸定位台22的一端与配装滑动导向块23焊接连接,配装滑动导向块23的一端与装配搭载块24焊接连接,装配搭载块2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三电机25固定连接,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与输出轴杆26转动连接,输出轴杆26的周侧面通过平键卡接有拨动齿轮27,配装滑动导向块23的内部与跟随齿条块28滑动连接,拨动齿轮27与跟随齿条块28啮合连接,跟随齿条块28一端的底部与锁接插块29焊接连接装配搭载块24的底端与闭合配接锁块30焊接连接,便于通过电力拨动完成推导电动,从而形成自动化的锁接固定;

进一步的,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1包括受力推导顶杆31、分力输出板32、内装搭载壳33、第一弹簧34、卸力限位基座35、第二弹簧36、无杆气缸37、辅助配合套块38、活塞推导液压缸39、插接锁紧柱40和调节适应孔41,受力推导顶杆31周侧面与分力输出板32焊接连接,分力输出板32顶端的两侧均与第二弹簧36焊接连接,第二弹簧36的另一端固定与卸力限位基座35内部的两侧,且分力输出板32与卸力限位基座35为滑动连接,受力推导顶杆31的底端及第一弹簧34均位于内装搭载壳33的内部,受力推导顶杆31的顶端与第一弹簧34的底端贴合,受力推导顶杆31与内装搭载壳33为滑动连接,卸力限位基座35的顶端与无杆气缸37焊接连接,无杆气缸37的外侧与辅助配合套块38滑动连接,辅助配合套块38底部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活塞推导液压缸39固定连接,活塞推导液压缸39的输出端固定有插接锁紧柱40,无杆气缸37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调节适应孔41,辅助配合套块38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调节适应孔41,插接锁紧柱40与调节适应孔41为间隙配合,便于通过分力缓冲降低车辆移动过程中存在的颠簸冲击,并通过电动控制形成自动化的升降调节;

进一步的,侧护搭载架2的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调节配导块,调节配导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槽,调节配导块的内部与第一输出螺杆5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滑动槽与第一导向滑轨6为间隙配合,便于形成推导位移调节;

进一步的,防护接触辊轮7的内部固定有配装心轴,配装心轴的两端均套接有滚子轴承,防护接触辊轮7与侧护搭载架2通过滚子轴承连接,便于通过防护接触辊轮7的滚动卸力,避免接触过程中的碰伤;

进一步的,锁接插块29的一端焊接有锁紧滑杆,闭合配接锁块30的内部开设有套接锁孔,套接锁孔与锁紧滑杆为间隙配合,便于形成电动推导下的插接锁紧;

进一步的,装配搭载块24一端的外表面焊接有推导锁块,锁接插块29一端的外表面也焊接有推导锁块,推导锁块与推导锁块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便于形成锁接过程中的辅助卸力;

进一步的,受力推导顶杆31的下表面与延伸定位台22的上表面贴合,受力推导顶杆31与分力输出板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便于对升降调节稳定支撑结构21整体的定位装配;

进一步的,受力推导顶杆31的顶端焊接有推导卸力杆,推导卸力杆的顶端焊接有限位推导片,限位推导片的直径为四厘米,内装搭载壳33的底端开设有导向限位孔,导向限位孔的直径为三厘米,导向限位孔与推导卸力杆为间隙配合,便于形成受力导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专利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专利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专利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专利的范围内。本发明专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