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3464发布日期:2021-03-30 19: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副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副车架是支撑后车桥及后悬挂的支架,以将后车桥、后悬挂与车身连接;并且,后副车架能够阻隔振动,减少振动直接进入车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因加速、制动、爬坡、转向和各种复杂路面而产生的冲击载荷,都会传递到后副车架,因此,要求后副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使后副车架能够承受各种复杂工况产生的冲击载荷,在整车的寿命周期内都能够稳定的工作。现有的后副车架通常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两侧连接有纵梁,纵梁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孔。然而,上述结构的后副车架,极易出现断裂,导致汽车不能正常使用,同时后副车架的安装空间和安装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的一端和所述右纵梁的一端对插后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的另一端和所述右纵梁的另一端对插后焊接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具有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插接配合的插口;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左纵梁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右纵梁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左纵梁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三连接件,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右纵梁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四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横梁和后横梁分别通过插口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进行对插连接,使得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长度可调并通过上述连接件固定,增加了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连接所述前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左前悬置衬套,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后横梁连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左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设置有左后悬置衬套;所述右纵梁连接所述前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右前悬置衬套,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后横梁连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右延伸部;所述右延伸部设置有右后悬置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耐震和耐冲击强度,确保车辆在使用中车轮所承受的各种冲击力。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设置有左上摆臂前安装支架和左下摆臂前安装支架,所述右纵梁设置有右上摆臂前安装支架和右下摆臂前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后横梁靠近所述左纵梁的一端设置有左下摆臂后安装支架,所述后横梁靠近所述右纵梁的一端设置有右下摆臂后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左延伸部设置有左上摆臂后安装支架,所述右延伸部设置有右上摆臂后安装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汽车后副车架上安装相应的部件,保证相应部件连接可靠程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后横梁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具有减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重孔,有效的减轻了自身结构的自重,从而节省了原材料的消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满足了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向下凸起呈弧形结构,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向上凸起呈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用于安装四驱结构的汽车,满足四驱结构的汽车的装配,提高适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通过冲压焊接的方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冲压焊接的方式使得焊接处的坚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其有益效果在于,前、后横梁通过插口与左、右纵梁进行对插连接,使得左、右纵梁的长度可调,能满足不同动力,不同轮距的车型;前横梁向下凸起呈弧形结构,左纵梁和右纵梁向上凸起呈弧形结构,能满足四驱结构的汽车的装配,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前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前横梁10、插口11、后横梁20、左下摆臂后安装支架21、右下摆臂后安装支架22、凹槽23、减重孔24、左纵梁30、左延伸部31、左前悬置衬套32、左后悬置衬套33、左上摆臂前安装支架34、左下摆臂前安装支架35、左上摆臂后安装支架36、右纵梁40、右延伸部41、右前悬置衬套42、右后悬置衬套43、右上摆臂前安装支架44、右下摆臂前安装支架45、右上摆臂后安装支架46、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第三连接件53、第四连接件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前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0、后横梁20、左纵梁30和右纵梁40,所述前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0的一端和所述右纵梁40的一端对插后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0的另一端和所述右纵梁40的另一端对插后焊接连接;所述前横梁10和所述后横梁20均具有与所述左纵梁30和所述右纵梁40插接配合的插口11;所述前横梁10与所述左纵梁30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一连接件51,所述前横梁10与所述右纵梁40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二连接件52,所述后横梁20与所述左纵梁30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三连接件53,所述后横梁20与所述右纵梁40连接位置处固定有第四连接件5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横梁10和后横梁20分别通过插口与左纵梁30和右纵梁40进行对插连接,使得左纵梁30和右纵梁40的长度可调,以满足不同动力,不同轮距的车型,并通过上述连接件固定,增加了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30连接所述前横梁10的一端设置有左前悬置衬套32,所述左纵梁30与所述后横梁40连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左延伸部31,所述左延伸部31设置有左后悬置衬套33;所述右纵梁40连接所述前横梁10的一端设置有右前悬置衬套42,所述右纵梁40与所述后横梁20连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右延伸部41;所述右延伸部41设置有右后悬置衬套4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耐震和耐冲击强度,确保车辆在使用中车轮所承受的各种冲击力。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30设置有左上摆臂前安装支架34和左下摆臂前安装支架35,所述右纵梁40设置有右上摆臂前安装支架44和右下摆臂前安装支架45。

优选地,所述后横梁20靠近所述左纵梁30的一端设置有左下摆臂后安装支架21,所述后横梁20靠近所述右纵梁30的一端设置有右下摆臂后安装支架22。

优选地,所述左延伸部31设置有左上摆臂后安装支架36,所述右延伸部41设置有右上摆臂后安装支架4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汽车后副车架上安装相应的部件,保证相应部件连接可靠程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后横梁20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凹槽23,两个所述凹槽23分别具有减重孔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重孔24,有效的减轻了自身结构的自重,从而节省了原材料的消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满足了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10向下凸起呈弧形结构,所述左纵梁30和所述右纵梁40向上凸起呈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用于安装四驱结构的汽车,满足四驱结构的汽车的装配,提高适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10、所述后横梁20、所述左纵梁30和所述右纵梁40通过冲压焊接的方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冲压焊接的方式使得焊接处的坚固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左前悬置衬套、左后悬置衬套、右前悬置衬套和右后悬置衬套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