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5000发布日期:2021-04-14 02:3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用作代步工具的电动车,如平衡车和滑板车,零部件多且散乱,组装和拆卸复杂,而且组装后电连接的连线多,连接复杂,导致电动车的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具有装配简单,装配成本低的优点。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车体和电池主控模块,所述车体位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之间,所述电池主控模块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所述电池主控模块包括防护壳、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芯安装在所述防护壳内。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通过将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在防护壳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模块,在装配电动车时无需额外通过连接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由此使得电动车的装配更加简单,降低了装配成本,而且防护壳可以对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起到防护作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主控模块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芯安装在所述防护壳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芯灌胶封装在所述防护壳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所述下壳体包盖住所述电池主控模块以保护所述电池主控模块。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转向模块,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轴,其中所述转向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下方,所述电池主控模块还包括灌胶封装在所述防护壳内的霍尔传感器,所述转向轴上设有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磁性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模块还包括转向轴固定盖,所述转向轴固定盖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用于将所述转向轴固定在所述车体下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由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的第一电机轴固定盖固定在所述车体下方,所述第二电机轴由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的第二电机轴固定盖固定在所述车体下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负载检测件,所述负载检测件设在所述车体上,用
于检测所述车体上是否具有负载;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所述车体上方,所述上壳体包括踏板部、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所述负载检测件位于所述踏板部下方,所述第一防护侧板与所述踏板部相连,所述第一防护侧板位于所述踏板部的第一侧,用于防护所述第一车轮,所述第二防护侧板与所述踏板部相连,所述第二防护侧板位于所述踏板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用于防护所述第二车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踏板部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负载检测件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尾灯,所述尾灯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后侧面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车体的整个长度上。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侧面上。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爆炸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车的后视爆炸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主视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俯视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仰视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右视图。
24.附图标记:
25.车体10,安装槽11,电池主控模块20,第一车轮30,第一电机301,第一轮胎302,第二车轮31,第二电机311,第二轮胎312,上壳体40,踏板部41,第一防护侧板42,第二防护侧板43,缓冲件44,腿控杆50,转向轴60,转向轴固定盖70,下壳体80,尾灯90,第一电机轴固定盖100,前壳体110,第二电机轴固定盖12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结合图1

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
2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包括第一车轮30、第二车轮31、车体10和电池主控模块20。车体10位于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之间。电池主控模块20安装在车体10下方。电池主控模块20包括防护壳、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安装在防护壳内。
29.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车轮30位于车体10的左侧,第二车轮31位于车体10的右侧,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且安装在防护壳内,由此构成整体式的电池主控模块20,防护壳安装在车体10的下方,从而电池主控模块20安装在车体10的下方。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通过将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在防护壳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模块,在装配电动车时无需通过连接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由此使得电动
车的装配更加简单,进而降低了装配成本,而且防护壳可以对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损坏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动车可以为平衡车,但不限于平衡车,可以是其它合适的电动代步工具。
32.为了便于理解,图3中的箭头a示出了电动车的左右方向,图3中的箭头b示出了电动车的上下方向,图1中的箭头c示出了电动车的前后方向。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主控模块2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共同安装在防护壳内。由此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形成一个由防护壳保护的整体模块。在装配电动车时,无需用连接线连接控制系统、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进一步简化电动车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降低装配成本。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灌胶工艺将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封装在防护壳内。由此,增强了电池主控模块20的密封防水效果,降低电芯因遇水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防止外界异物进入防护壳内,减少车体10的震动对电芯的损坏,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下壳体80,下壳体80安装在车体10下方,下壳体80包盖住电池主控模块20以保护电池主控模块20。下壳体8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下壳体80与车体10之间形成大体封闭的空腔,电池主控模块20位于该空腔内,由此通过下壳体80进一步防护电池主控模块,更有效防止电池主控模块20的损坏。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转向模块,转向模块包括转向轴60,其中转向轴60可转动地设在车体10下方,电池主控模块20还包括灌胶封装在防护壳内的霍尔传感器,转向轴60上设有与霍尔传感器相对的磁性件。
37.具体地,转向轴60沿前后方向延伸,转向轴60与电池主控模块20在前后方向间隔开,磁性件设在转向轴60朝向电池主控模块20的一端。霍尔传感器位于电池主控模块20朝向转向轴60的一侧。由此磁性件和霍尔传感器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并间隔开,转向轴60带动磁性件转动时,霍尔传感器检测磁性件的磁场的变化以得到转向轴60的转动情况,霍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转动情况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以不同速度转动,由此实现电动车的转向操作。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模块还包括转向轴固定盖70,转向轴固定盖70与转向轴60的外形相适配,转向轴固定盖7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车体10下方,用于将转向轴60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10的下方。
39.如图1所示,转向轴固定盖70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转向轴60转动安装在转向轴固定盖70和车体10之间。由此实现转向轴60与霍尔传感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保证转向状态的检测可靠性。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30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二车轮31包括第二电机311,第一电机301具有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311具有第二电机轴。
41.如图1所示,第一车轮30包括第一轮胎302,第一电机301可以为轮毂电机,第一电机301的转子构成第一轮毂,第一轮胎302套在第一轮毂上,换言之,可以描述为第一电机301安装在第一轮胎302上,第一电机301的定子与第一电机轴相连。类似地,第二车轮31包括第二轮胎312,第二电机311可以为轮毂电机,第二电机311的转子构成第二轮毂,第二轮
胎312套在第二轮毂上,第二电机311的定子与第二电机轴相连。
42.第一电机轴由安装在车体10下方的第一电机轴固定盖100固定在车体10下方,第二电机轴由安装在车体10下方的第二电机轴固定盖120固定在车体10下方。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轴固定盖100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由此实现第一电机轴与车体10的相对固定。第二电机轴固定盖120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由此实现第二电机轴与车体10的相对固定。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负载检测件和上壳体40,负载检测件设在车体10上,用于检测车体10上是否具有负载,例如检测骑行者是否踏站在车体10上。上壳体40设在车体10上方,上壳体40包括踏板部41、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负载检测件位于踏板部41的下方。
44.负载检测件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踏板部41和车体10之间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检测踏板部41上是否有负载。当负载检测件未检测到负载时,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11停止转动,电动车进入待机状态,由此避免出现踏板部41上没有负载时电动车仍保持工作状态的情况。当负载检测件检测到负载时,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11运转,电动车进入工作状态。
45.第一防护侧板42与踏板部41相连,第一防护侧板42位于踏板部41的第一侧,用于防护第一车轮30。第二防护侧板43与踏板部41相连,第二防护侧板43位于踏板部4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用于防护第二车轮31。
46.如图3所示,第一防护侧板42设置于踏板部41的左侧,并位于第一轮胎302右上方,用于遮挡第一轮胎302的一部分。第二防护侧板43设置于踏板部41的右侧,并位于第二轮胎312左上方,用于遮挡第二轮胎312的一部分。由此,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能够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防止第一轮胎302和第二轮胎312带起的泥水朝踏板部41和骑行者飞溅,也避免了骑行者与转动中的第一轮胎302和第二轮胎312接触而发生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踏板部41、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一体成型。由此,上壳体40的结构稳定性更强,且在装配电动车时无需将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分别安装在踏板部41的左侧和右侧,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车的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
4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40还包括缓冲件44,缓冲件44设在踏板部41上,以通过缓冲件44对踏板部41进行缓冲。如图1和图4所示,缓冲件44包括脚踏垫和支撑骨架,脚踏垫安装在支撑骨架上,脚踏垫的形状与踏板部41的上表面相匹配并铺设在踏板部41的上方。由此,骑行者踩至缓冲件44上时,踏板部41在缓冲件44的缓冲下不会突然受到过大的作用力,能够避免踏板部41突然受载时发生损伤,进而能够通过缓冲件44对踏板部41进行保护。
49.需要说明的是,脚踏垫的上表面设有由多条长条形凸起形成的条纹,该条纹能够提高骑行者与脚踏垫之间的摩擦,由此减低骑行者与踏板部41发生相对滑动的风险,提高骑行者的使用体验。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0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11,负载检测件设在安装槽11内。
51.如图1所示,安装槽1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踏板部41的两个脚踏区域。负载
检测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1内。当两个负载检测件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负载时,电动车的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11均处于工作状态。当两个负载检测件均未检测到负载时,电动车的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11均处于待机状态。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尾灯90,尾灯90安装在车体10的后侧面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在车体10的整个长度上。
53.如图2所示,尾灯90实现与上壳体40和下壳体80的衔接,以将车体10的后侧与外界隔离。尾灯90能够发出灯光,实现警示和装饰效果。由于尾灯90延伸在车体10的后侧面的整个长度上,因此,灯光效果更好,电动车更加美观。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前壳体110,前壳体110安装在车体10的前侧面上。前壳体110实现与上壳体40和下壳体80的衔接,以将车体10的前侧与外界隔离,提高电动车的装饰效果,电动车更加美观。
55.下面参照图1

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具体示例的电动车
56.如图1

图6所示,电动车包括第一车轮30、第二车轮31、车体10、电池主控模块20、下壳体80、上壳体40、转向模块、腿控杆50、负载检测件、缓冲件44、尾灯90和前壳体110。
57.第一车轮30包括第一轮胎302和第一电机301,第一轮胎302套设在第一电机301的转子(轮毂)上,第一电机301的第一电机轴通过第一电机轴固定盖100夹紧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第二车轮31包括第二轮胎312和第二电机311,第二轮胎312套设在第二电机311的转子(轮毂)上,第二电机311的第二电机轴通过第二电机轴固定盖120夹紧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
58.电池主控模块20包括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芯、霍尔传感器和防护壳。其中,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芯和霍尔传感器均通过灌胶工艺封装在防护壳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模块。防护壳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
59.下壳体80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并在下壳体80和车体10之间形成大体封闭的空腔,电池主控模块20位于该空腔内。
60.上壳体40设在车体10的上方并位于第一轮胎302和第二轮胎312之间,上壳体40包括踏板部41,与踏板部41的左端相连的第一防护侧板42和与踏板部41的右端相连的第二防护侧板43。上壳体40、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一体成型。第一防护侧板42将第一轮胎302与踏板部41和隔离。第二防护侧板43位于第二轮胎312的左侧,并将第二轮胎312与踏板部41隔离。
61.缓冲件44包括脚踏垫和支撑骨架,脚踏垫安装在支撑骨架上,脚踏垫的形状与踏板部41的上表面相匹配并铺设在踏板部41的上方,脚踏垫为柔性垫,例如由硅胶制成。
62.踏板部41包括用于骑行者踩踏的两个脚踏区,车体10的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槽11,两个安装槽11在左右方向间隔开并与两个脚踏区相对应。负载检测件与控制系统连接,负载检测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1上,负载检测件位于踏板部41和车体10之间。
63.转向轴60的前端设有磁性件,转向轴60通过转向轴固定盖70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并使转向轴60的前端与电池主控模块20的后侧相对,进而霍尔传感器与磁性件相对。腿控杆50的下端固定在转向轴60的后端,并使腿控杆50可摆动地设置在车体10的后方。骑行者用两腿夹持腿控杆50左右摆动,从而带动转向轴60的转动。
64.尾灯90安装在车体10的后侧面,并沿车体10的左右方向延伸在车体10的整个长度上。尾灯90的上侧与踏板部41的后侧相抵,尾灯90的下侧与下壳体80的后侧相抵。前壳体110安装在车体10的前侧面,且前壳体110的上侧与踏板部41的前侧相抵,前壳体110的下侧与下壳体80的前侧相抵。
65.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包括车体10、电池主控模块20、车轮模块130、负载检测件和转向模块。电池主控模块20设置在车体10上,电池主控模块20包括防护壳、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均与电池连接。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灌胶工艺固定在防护壳内,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模块。车轮模块130与车体10连接,车轮模块130包括轮胎140和电机150,电机150设置在轮胎140上,且电机150的电机轴与车体10连接。换言之,电机150可以轮毂电机,车轮模块130的轮毂构成电机150的转子,电机150的定子安装在轮毂内且与电机150的电机轴相连,轮胎140套设在轮毂上,也可以描述为电机150设置在轮胎140上。
66.控制系统与电机150连接,以控制电机150工作,由此电机150的转子带动轮胎140运动,从而实现轮胎140与车体10的相对转动。
67.负载检测件设置在车体上,负载检测件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以检测车体上是否有负载,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转向模块设置在车体上,转向模块包括转向轴,转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控制系统根据转向轴的转动控制电机150的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以为主控板,防护壳可以为塑料壳体。
68.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灌胶工艺固定在防护壳内。采用这样的工艺,便于电池、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防护壳的一体成型,也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和装配成本。
69.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动车,通过将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均固定设置在防护壳内以形成电池主控模块2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池盒、控制系统分开设置并通过连接线连接的方式而言,使得模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并减少了模块数量。同时,通过直接将电池主控模块20和车轮模块130均设置在车体10上,装配更加简单,进而降低了装配成本。
7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上壳体40,上壳体40设置在车体10上,且上壳体40位于车体10的上方。上壳体40包括踏板部41和防护部,防护部设置在踏板部41的端部,防护部与轮胎140相对设置,防护部遮盖轮胎140的一部分。采用这样的设置,防护部能够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防止轮胎140带起的泥水朝踏板部41和骑行者飞溅,也避免了骑行者与转动中的轮胎140接触而发生危险,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防护效果。
71.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相对设置在踏板部41的相对两端,以通过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对相应的轮胎140进行防护。
72.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胎140为两个,第一防护侧板42与一个轮胎140相对设置,第二防护侧板43与另一个轮胎140相对设置,第一防护侧板42将相应轮胎140与脚踏部41隔离,第二防护侧板43将相应轮胎140与脚踏部41隔离。由此,在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3的遮挡下,两个轮胎140在转动时带起的泥水基本不会飞溅至脚踏部41和骑行者。同时,也降低了脚踏部41上的骑行者与两个轮胎140发生直接接触的几率,以更好
地起到防护作用。
7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40还包括缓冲件44,缓冲件44设置在踏板部41上,以通过缓冲件44对踏板部41进行缓冲。如图1和图4所示,缓冲件44铺设在踏板部41的上方。采用这样的设置,骑行者踩至缓冲件44上时,脚踏部41在缓冲件44的缓冲下不会突然受到过大的作用力,能够避免踏板部41突然受载时发生损伤的情况,进而能够通过缓冲件44对踏板部41进行保护。
74.需要说明的是,缓冲件44的上表面设有由多条长条形凸起形成的条纹,该条纹能够提高骑行者与缓冲件44之间的摩擦,由此减低骑行者与脚踏部41发生相对滑动的风险,提高骑行者的使用体验。
75.具体地,负载检测件位于踏板部41的下方,负载检测件与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负载检测件检测踏板部41上是否有负载,并通过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采用这样的设置,当负载检测件未检测到负载时,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车辆的电机150停止运动随后进入待机状态,以避免出现踏板部41上没有负载时,车辆仍保持工作的情况,避免浪费电能。当负载检测件检测到负载时,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以使车辆处于工作状态。具体地,负载检测件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76.为了便于安装负载检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负载检测件设置在安装槽11内。
77.如图1所示,安装槽1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脚踏部41的两个脚踏区域。负载检测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1内。当两个负载检测件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负载时,电动车均处于工作状态。当两个负载检测件均未检测到负载时,电动车处于待机状态。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主控模块20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控制系统上。电动车还包括:腿控杆50和转向轴60,腿控杆50设置在车体10上。腿控杆50与转向轴60连接,以通过腿控杆50带动转向轴60转动。检测件的检测头朝向转向轴60设置,以通过检测件检测转向轴60的转动状态,并通过检测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
79.具体地,转向轴60转动安装在车体10上,腿控杆50的下端与转向轴60的一端相连,腿控杆50左右摆动以带动转向轴60转动。检测件可以封装在防护壳内。具体地,检测件可以为霍尔传感器,转向轴60的第二端设有磁性件,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件彼此相对并间隔开。转向轴60带动磁性件转动,霍尔传感器检测磁性件的磁场的变化以得到转向轴60的转动情况,霍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转动情况传递至控制系统上,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电机150的运转。
80.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模块还包括转向轴固定盖70,转向轴固定盖70设置在车体10上,转向轴固定盖70与转向轴60的外形相适配,以通过转向轴固定盖70对转向轴60进行定位。
81.如图1所示,转向轴固定盖70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转向轴60转动安装在转向轴固定盖70和车体10之间。由此实现转向轴60与霍尔传感器例如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保证转向状态的检测可靠性。
82.为了更好地对电动车进行防护,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下壳体80,下壳体80设置在车体10上,且下壳体80位于车体10的下方。下壳体80包裹设置在电池主控模块20
上,以通过下壳体80对电池主控模块20进行保护。
83.下壳体80固定在车体10的下方,两者之间形成大体封闭的空腔,电池主控模块20位于该空腔内,由此有效防止电池主控模块20的损坏。
8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还包括尾灯90和前壳体110,尾灯90和前壳体110分别设置在车体10的两端。
85.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灌胶工艺将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板(主控系统),霍尔传感器等器件封胶在塑料壳体内,并使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电池主控模块20安装在电动车(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车可以为平衡车)内。采用这样的设置,平衡车可以由车体10,电池主控模块20、电机150,外壳,腿控杆50,转向轴60等系统组成。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简化平衡车电池、主控板两大系统的连接,减少连接线的使用,增强密封防水效果,降低产品不良率,降低电池因遇水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减少车体10震动时对电芯的伤害,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8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骨架是车体10,用转向轴固定盖70(这里的转向轴固定盖70可以为压转向轴片)将转向轴60压在车体10下方的转向轴安装处,用螺钉锁紧转向轴固定盖70,再通过螺钉将上壳体40锁紧在车体10的上方,然后再将电机150的电机轴安装在车体10下方,例如用电机轴固定盖160(这里的电机轴固定盖160可以为压电机轴片)将电机轴压住,电机轴固定盖160与电机轴外形相适配,通过螺钉将电机轴固定盖160锁紧在车体10上,以完成电机轴与车体10的相对固定。随后将电池主控模块20安装在车体10的下方,并用螺钉将电池主控模块20锁紧在车体10上。随后连接好按键蓝牙板连接线、电机相线、电机霍尔线、尾灯线、脚踏薄膜开关线、喇叭线之后,再通过螺钉将下壳体80锁紧在车体10上,最后用螺钉将腿控杆50锁紧在转向轴60上,自此,平衡车整个系统安装完毕。
8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装配简单,减少了连接线,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88.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电动车包括车体、电池主控模块、车轮模块、负载检测件和转向模块,电池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位于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电池主控模块包括防护壳、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均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车轮模块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车轮模块包括轮胎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轮胎上,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机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并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轮胎运动;负载检测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负载检测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所述负载检测件检测所述车体上是否有负载,并通过所述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转向模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以使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转向轴的转动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
89.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电池、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灌胶工艺固定在防护壳内。
90.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上壳体,设置在车体上,上壳体包括踏板部和防护部,防护部设置在踏板部的端部,防护部与轮胎相对设置,以通过防护部遮盖轮胎的至少部分。
91.在一些具体示例中,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第一防护侧板和
第二防护侧板相对设置在踏板部的相对两侧,以通过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对轮胎进行防护。
92.在一些具体示例中,上壳体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踏板部上,以通过缓冲件对踏板部进行缓冲。
93.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负载检测件位于踏板部的下方,以通过负载检测件检测踏板部上是否有负载,并通过负载检测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
94.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车体上设置有安装槽,负载检测件设置在安装槽内。
95.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电池主控模块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控制系统上,电动车还包括:腿控杆,设置在车体上;腿控杆与转向轴连接,以通过腿控杆带动转向轴转动;检测件的检测头朝向转向轴设置,以通过检测件检测转向轴的转动状态,并通过检测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
96.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转向轴的端部设置有磁性件,检测件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检测头朝向磁性件设置,以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性件的磁场的变化得到转向轴的转动情况。
97.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转向模块还包括:转向轴固定盖,设置在车体上,转向轴固定盖与转向轴的外形相适配,以通过转向轴固定盖对转向轴进行定位。
98.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电动车还包括:下壳体,设置在车体上,下壳体包裹设置在电池主控模块上,以通过下壳体对电池主控模块进行保护。
9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0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0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0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03.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
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0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