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2154发布日期:2021-04-13 22:1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跨骑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尤其指一种一方面可提升该充电座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可确保该充电座的隐蔽性效果的跨骑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2.由于环境保护需求,车辆的动力单元改以电驱马达来代替,借来减少车辆行驶时对于环境的污染。
3.如图1所示,跨骑式电动车1于骑乘时乘坐用的座垫11与可控制行驶方向的转向把手12之间,设置有可供应行车电能的储能装置13,为让该储能装置13能获得外部电源来补充电力,因此该储能装置13上方设有一供外部电源的电源插件a插设的电源补充用充电座131,借由该电源插件a插入该充电座131内,从而可使该储能装置13获得外部电源的补充,进而来确保该跨骑式电动车1能获得稳定的行车所需的电力。该跨骑式电动车1借由于该储能装置13上方设有该充电座131,固然已能便力该跨骑式电动车1获得外部电源的补充;然而,该充电座131系设于该储能装置13正上方,当于雨天行车时,雨水易侵入该充电座131内,因此经常会造成该充电座131的损坏。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以避免补充外部电源用的充电座被外界的雨水侵损,已为电动式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其主要在于克服现有电动车的充电座易累积与渗入外界水分,而易损坏的缺点。
7.【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8.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车架单元上设有动力单元及座垫,该车架单元前端设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与该座垫之间设有储能装置;该跨骑式电动车更包括有车体盖单元,该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上车体盖部、侧车体盖部及后车体盖部,该车架单元更设有一前脚踏板,该前脚踏板为基点,该座垫的前端与该上车体盖部交接处为第一上顶点,以该座垫的后端与该后车体盖部交接处为第二上顶点,该基点与该第一上顶点形成一第一连线,该基点与该第二上顶点形成一第二连线,该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于该基点上方形成一扇形面积,该扇形面积的范围内设置有可供外部补充电力的电源插件插设的充电座,该充电座电性连接该储能装置,该充电座的开口方向系朝向车体左右宽方向开设,该充电座的开口方向盖设有盖体。
9.为此,本实用新型第2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跨骑式电动车设有侧脚架,该充电座系设于与该侧脚架相对侧的该车体盖单元的该侧车体盖部上。
10.为此,本实用新型第3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跨骑式
电动车的车架单元设有前脚踏板,该充电座系位于该前脚踏板的上方与该座垫下方处。
11.为此,本实用新型第4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跨骑式电动车的车架单元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的后下方枢设有后摇臂组,该充电座系位于该后摇臂组与该延伸部连结处的上方。
12.为此,本实用新型第5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充电座系位于该扇形面积内并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的该侧车体盖部上。
13.为此,本实用新型第6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充电座系位趋近于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位置。
14.为此,本实用新型第7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车,该盖体大部分系位于该扇形面积内。
15.【实用新型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借由第1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一方面可提升该充电座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可确保该充电座的隐蔽性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借由第2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电源插件插设于该充电座时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借由第3、4、5、6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便利该电源插件与该充电座的插设动作。
19.本实用新型借由第7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充电座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已知跨骑式电动车充电座的配置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跨骑式电动车侧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跨骑式电动车去除车体盖单元后的立体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跨骑式电动车充电座使用实施例。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跨骑式电动车充电座与盖体的分解图。
25.附图标记列表
26.1:跨骑式电动车
27.11:座垫
28.12:转向把手
29.13:储能装置
30.131:充电座
31.2:跨骑式电动车
32.3:车架单元
33.31:头管部
34.32:延伸部
35.33:后车架部
36.331:前脚踏板
37.34:后摇臂组
38.35:侧脚架
39.4:转向机构
40.41:转向把手杆
41.42:前叉组
42.421:顶桥部
43.422:底桥部
44.423:前避震器
45.5:座垫
46.6:车体盖单元
47.61:上车体盖部
48.62:下车体盖部
49.63:侧车体盖部
50.64:后车体盖部
51.7:储能装置
52.8:充电座
53.8a:电性连接端子
54.81:盖体
55.a:电源插件
ꢀꢀꢀꢀꢀꢀ
a1:电源插件
56.c:车体中心线
57.d:基点
ꢀꢀꢀꢀꢀꢀꢀꢀꢀꢀ
e:第一上顶点
ꢀꢀꢀꢀꢀ
f:第二上点顶
58.de:第一连线
ꢀꢀꢀꢀꢀ
df:第二连线
ꢀꢀꢀꢀꢀꢀ
g:扇形面积
59.fw:前轮
ꢀꢀꢀꢀꢀꢀꢀꢀꢀ
rw:后轮
60.p:动力单元
61.t:传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63.首先,请参阅图2、3、4所示,该跨骑式电动车2至少包括有车架单元3,该车架单元3至少包括有朝车体前方设有一头管部31,该头管部31朝车体后方且朝下倾斜方式延设有左右一对的延伸部32,该延伸部32朝车体后上方延设有一左右一对的后车架部33,该延伸部32的后下方枢设有后摇臂组34,该延伸部32的后端与该后车架部33的前端处设有动力单元p,该跨骑式电动车2的动力单元p系为马达,该动力单元p借由传动件t来驱动枢设于该后摇臂组34后端的后轮rw;该车架单元3下侧邻近该动力单元p处的一侧设有供驻车用的侧脚架35:该车架单元3外周上罩设有车体盖单元6。
64.请参阅图2、3所示,该车架单元3的头管部31设有可供该跨骑式电动车2行车转向用的转向机构4设置,该转向机构4至少包括有一朝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向把手杆41及朝车体上下方式设置的前叉组42;该前叉组42具有一顶桥部421、一底桥部422及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423,该顶桥部421系位于该头管部31的上方,该底桥部422系位于该头管部31的下方,亦即该头管部31系位于该顶桥部421与该底桥部422之间,该前避震器423由该顶桥部
421经该底桥部422朝车体下方延设,该前避震器423的下端枢设有该跨骑式电动车2的前轮fw;该转向把手杆41系连结于该顶桥部421的上方上。
65.如图2、3所示,该车架单元3的该后车架部33朝车体上方设置有供骑乘者乘坐用的座垫5,该车架单元3的该延伸部32朝车体后方于车体二侧设有可骑乘搁脚用的前脚踏板331;该座垫5与该转向机构4之间且于该车架单元3的该延伸部32上方设有供应该动力单元p运作所需电力的储能装置7;该车体盖单元6具有罩盖于该储能装置7上方与二侧的上车体盖部61、罩盖于该头管部31的后方与该延伸部32二侧与下方的下车体盖部62、罩盖于该座垫5于车体左右二侧车体的侧车体盖部63、罩盖于该座垫5后方的后车体上方与后车体二侧的后车体盖部64。
66.如图2、4、5所示,以该前脚踏板331为基点d,该座垫5的前端与该车体盖部61交接处为第一上顶点e,以该座垫5的后端与该后车体盖部64交接处为第二上顶点f,该基点d与该第一上顶点e形成一第一连线de,该基点d与该第二上顶点f形成一第二连线df,该连线de与连线df于该基点d上方形成一扇形面积g,该扇形面积g的范围内设置有可供外部补充电力的电源插件a1插设的充电座8,更进一步言,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扇形面积g内,且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侧车体盖部63上,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系朝向车体左右宽方向开设,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的外侧盖设有盖体81,借此该盖体81可自由的自该充电座8掀启或盖覆,更进一步言,该盖体81掀启时可令该充电座8的电性连接端子8a予以显露,从而可供该电源插件a1插设来形成电性连接,该盖体81大部分系位于该扇形面积g内。该充电座8以电源线(图式中未绘出)电性连接该储能装置7,当外部电源的该电源插件a1插设于该充电座8后,即可使该储能装置7获得外部电源来补充电力,进而来确保该动力单元p可获得运作所需的电力。该充电座8设于与该侧脚架35相对侧的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侧车体盖部63上,位于该座垫5的下方且趋近于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c;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前脚踏板331的正上方与该座垫5下方处,该后摇臂组34与该延伸部32连结处的上方。
67.本实用新型的第1功效在于,借由该车架单元3上设有动力单元p及座垫5,该车架单元3前端设有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与该座垫5之间设有储能装置7;该跨骑式电动车2更包括有车体盖单元6,该车体盖单元6至少具有上车体盖部61、侧车体盖部63及后车体盖部64,该车架单元3更设有一前脚踏板331,该前脚踏板331为基点d,该座垫5的前端与该上车体盖部61交接处为第一上顶点e,以该座垫5的后端与该后车体盖部64交接处为第二上顶点f,该基点d与该第一上顶e点形成一第一连线de,该基点d与该第二上顶点f形成一第二连线df,该第一连线de与第二连线df于该基点d上方形成一扇形面积g,该扇形面积g的范围内设置有可供外部补充电力的电源插件a1插设的充电座8,该充电座8电性连接该储能装置7,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系朝向车体左右宽方向开设,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盖设有盖体81;由于该充电座8系设该座垫5下方侧的侧车体盖部63上,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系朝向车体左右宽方向开设,因此该充电座8不会累积外界的水分,并且该充电座8的开口方向盖设有盖体81,该盖体81可使该充电座8更具隐蔽性效果,尤其当驾驶人骑乘于该跨骑式电动车2时,该盖体81可被驾驶人的腿部所遮挡,因此该盖体81不会于行驶中自行掀启,借此一方面可提升该充电座8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可确保该充电座8的隐蔽性效果。
68.本实用新型的第2功效在于,借由该跨骑式电动车2设有侧脚架35,该充电座8系设于与该侧脚架35相对侧的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侧车体盖部63上;由于该充电座8系设于与该
侧脚架35相对侧,因此当外部补充电力的电源插件a1欲插设于该充电座8时,可借由该侧脚架35来形成支撑,借此可提升该电源插件a1插设于该充电座8时的稳定性。
69.本实用新型的第3功效在于,借由该跨骑式电动车2的车架单元3设有前脚踏板331,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前脚踏板331的上方与该座垫5下方处;由于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前脚踏板331的上方与该座垫5下方处,因此可使该充电座8位置能位于较适合该电源插件a1与该充电座8的插设动作的高度,借此可便利该电源插件a1与该充电座8的插设动作。
70.本实用新型的第4功效在于,借由该跨骑式电动车2的车架单元3具有延伸部32,该延伸部32的后下方枢设有后摇臂组34,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后摇臂组34与该延伸部32连结处的上方;因此可使该充电座8能位于趋近于车辆的中心处,借此可便利该电源插件a1与该充电座8的插设动作。
71.本实用新型的第5功效在于,借由该充电座8系位于该扇形面积g内并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侧车体盖部63上;借此可便利该电源插件a1与该充电座8的插设动作。
72.本实用新型的第6功效在于,借由该充电座8系位趋近于车体前后方向的车体中心线c位置;借此可便利该电源插件a1与该充电座8的插设动作。
73.本实用新型的第7功效在于,借由该盖体81大部分系位于该扇形面积g内;借此当驾驶人骑乘于该跨骑式电动车2时,该盖体81可被驾驶人的腿部所遮挡,因此该盖体81不会于行驶中自行掀启,进而可提升该充电座8的使用效果。
7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结构,可改善已知的缺点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现有的增进功效,显然已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的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