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171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



背景技术:

铺设电网时,需要先将电线杆埋入土中进行立杆,在山地、丘陵的地区,电线杆的运输成为难题,目前安装人员在立杆位置通过绳索拉动运输车将电线杆移动到所需位置,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一名人员跟随运输车,当运输车遇到树枝、巨石等障碍物时手动改变运输车方向,另外运输车车轮因石块无法滚动时,跟随人员需推动、拉动或者晃动运输车,使其继续前进,此过程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电线杆。

公告号cn20794297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连接有轮子,所述支撑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托架、第二弧形托架、第三弧形托架和第四弧形托架,所述第一弧形托架和第二弧形托架位于支撑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三弧形托架和第四弧形托架位于第一弧形托架和第二弧形托架的内侧,所述第一弧形托架和第二弧形托架的上方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嵌有橡胶垫,所述第三弧形托架和第四弧形托架的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轴,所述支撑横梁的上方一侧铰接有弧形夹具,所述弧形夹具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绳。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在无障碍的平地使用,当遇到有障碍物的山坡时,容易无法移动,需要人为调整运输装置方向躲避障碍物。

公告号cn210416597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包括杆体、水平杆、车轮、c形卡a、支杆、圆盘、摇柄、宽槽轮、槽轮、吊绳b和c形卡b,杆体中部固定在水平杆中部,水平杆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c形卡a通过吊绳a悬挂在杆体的一端下部;在杆体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圆盘中部固定在轴杆一端,在圆盘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所述圆盘上设有锁紧机构,轴杆中部活动连接支杆上端,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在杆体的另一端上部设有槽轮,缠绕在宽槽轮上的吊绳b中部处于槽轮的轮槽上,在吊绳b下部设有c形卡b。存在以下不足:同样不适用山地、丘陵等有阻碍物的运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线杆运输车不适合在山地丘陵等地形中运输电线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包括车架以及配合安装在车架中部的车轮,所述车架前端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由起伏导向机构和水平转向导向机构组成;

起伏导向机构安装在车架的下侧,包括与车架连接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设有沿车架宽度方向横穿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竖向行星轮组;

水平转向导向机构位于起伏导向机构的前侧,包括位于车架下侧并与车架通过第二支撑座连接的导流板,导流板向前延伸并伸出车架,且导流板的前端安装水平行星轮组。

所述竖向行星轮组和水平行星轮组均包括三角固定板、转轴和导轮,三角固定板的三角分别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导轮;

竖向行星轮组的三角固定板竖向设置,竖向行星轮组的三角固定板与转轴转动连接;

水平行星轮组的三角固定板水平设置,水平行星轮组的三角固定板与导流板前端转动连接。

所述导流板为尖角朝前的三角形结构,导流板的水平宽度大于两车轮之间的水平宽度。

所述导流板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

所述水平行星轮组和竖向行星轮组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水平行星轮组在高处。

所述导流板靠近竖向行星轮组的一侧开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与两个竖向行星轮组分别对应;导流板的前端设有凹槽,水平行星轮组的后半部位于凹槽内。

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车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电线杆夹具,电线杆夹具包括下半圆夹座和上半圆夹座,下半圆夹座与车架固定连接,上半圆夹座与下半圆夹座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所述下半圆夹座与上半圆夹座的内侧均设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前端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由起伏导向机构和水平转向导向机构组成;起伏导向机构的设置,使运输车在山地中遇到障碍物可以通过竖向行星轮组的滚动翻过障碍物,提高了运输车的通过效率;水平转向导向机构的设置,使运输车遇到较大障碍物无法通过时,水平行星轮组可以进行改变运输车移动方向,通过导流板避免车轮碰到障碍物,提升了运输电线杆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适合在山地和丘陵等环境中运输电线杆,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人员跟车作业和无人员跟车作业两种模式。无人员跟车作业时只需要在山下和立杆位置安排操作人员,山下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杆固定在运输车上,立杆位置的操作人员通过绳索拉动运输车,在遇到障碍物时,运输车通过竖向行星轮组滚过较小的障碍物,通过水平行星轮组改变运输车行驶方向绕过较大障碍物,不需要人员跟随运输车,避免人力浪费。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运输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间接降低了成本,提升运输车平稳性,从而避免电线杆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爬坡和转向的电线杆运输车,包括车架1以及配合安装在车架中部的车轮2,所述车架1前端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由起伏导向机构和水平转向导向机构组成。

起伏导向机构安装在车架1的下侧,包括与车架连接的第一支撑座31,第一支撑座31上设有沿车架宽度方向横穿的转轴4,转轴4的两端分别设有竖向行星轮组。

水平转向导向机构位于起伏导向机构的前侧,包括位于车架1下侧并与车架通过第二支撑座32连接的导流板6,导流板6向前延伸并伸出车架,且导流板6的前端安装水平行星轮组52。

竖向行星轮组51和水平行星轮组52均包括三角固定板8、转轴9和导轮10,三角固定板8的三角分别垂直穿设有转轴9,转轴9上套设有导轮10。

其中,竖向行星轮组51的三角固定板竖向设置,竖向行星轮组51的三角固定板与转轴4转动连接。

水平行星轮组52的三角固定板水平设置,水平行星轮组52的三角固定板与导流板6前端转动连接。

同时,水平行星轮组52和竖向行星轮组51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水平行星轮组52在高处。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6为尖角朝前的三角形结构,导流板6的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导流板6的水平宽度大于两车轮2之间的水平宽度。

导流板6向上设置一定的倾角,且水平行星轮组52在高处,使导流板前端的水平行星轮组52提前与较大障碍物发生接触而转向,避免车轮碰到巨大而无法通过的障碍物,提升了运输电线杆的效率。

导流板6靠近竖向行星轮组51的一侧开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与两个竖向行星轮组51分别对应;导流板6的前端设有凹槽7,水平行星轮组52的后半部位于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31和第二支撑座32分别与车架1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装。

车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电线杆夹具,电线杆夹具包括下半圆夹座13和上半圆夹座14,下半圆夹座13与车架1固定连接,上半圆夹座14与下半圆夹座13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同时,下半圆夹座13与上半圆夹座14的内侧均设有橡胶垫15。

本实施例通过电线杆夹具将电线杆固定在车架上,通过橡胶垫15缓冲在运输过程中的震动,避免运输过程中电线杆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起伏导向机构的设置,使运输车在山地中遇到障碍物可以通过竖向行星轮组51的滚动翻过障碍物,提高了运输车的通过效率;通过水平转向导向机构的设置,使运输车遇到较大障碍物无法通过时,水平行星轮组52可以进行改变运输车移动方向,通过导流板避免车轮碰到障碍物,提升了运输电线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适合在山地和丘陵等环境中运输电线杆,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人员跟车作业和无人员跟车作业两种模式。无人员跟车作业时只需要在山下和立杆位置安排操作人员,山下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杆固定在运输车上,立杆位置的操作人员通过绳索拉动运输车,在遇到障碍物时,运输车通过竖向行星轮组滚过较小的障碍物,通过水平行星轮组改变运输车行驶方向绕过较大障碍物,不需要人员跟随运输车,避免人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运输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间接降低了成本,提升运输车平稳性,从而避免电线杆损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