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0089发布日期:2021-10-27 19: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差,无法满足副车架与车身之间在多个方向上的刚度需求,而仅仅增加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点会导致成本的提高以及车辆重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连接结构,该副车架连接结构提高了副车架与车身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保证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和成本。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连接结构的车辆。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与车身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副车架本体的振动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与车身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适于收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止抵。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将车辆的副车架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可以大大提高副车架与车身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该副车架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x向和y向刚度,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提升车辆的整体感。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腔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为非圆形截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多边形截面。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三角形截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或减小。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副车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且构造为“l”形支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芯,所述连接芯设置于所述加强支架的一端且在所述副车架本体的振动方向延伸;第一减振部,所述第一减振部包覆于所述连接芯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减振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三角形截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车身纵梁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所述连接套筒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敞
开;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二减振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内且内部形成有空腔以构造为所述容纳腔,所述空腔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减振部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相匹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部与所述第二减振部过盈配合。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部与所述第二减振部均构造为橡胶件。
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因此该车辆的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性高,在保证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和成本。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示意。
21.附图标记:
22.副车架连接结构1,
23.第一连接部11,连接芯111,第一减振部112,
24.第二连接部12,容纳腔121,加强支架13,
25.副车架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参考图1

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1。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其中第一连接部11设置于副车架2与车身中的一个上,第一连接部11在副车架2的振动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2设置于副车架2与车身中的另一个上,第二连接部12上设置有适于收容第一连接部11的容纳腔121,第一连接部11与容纳腔121的内表面止抵。
29.相关技术中,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差,无法满足副车架与车身之间在多个方向上的刚度需求,而仅仅增加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点会导致成本的提高以及车辆重量的提高。
30.为此,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的连接结构,设置有在副车架本体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1,这里副车架本体的振动方向可以是高度方向,而第二连接部12内所形成的容纳腔121也在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配合后,第一连接部11
收容在容纳腔121内,而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与容纳腔121的内表面止抵,从而来自副车架的x向载荷和y向载荷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提高了副车架连接结构的刚度,使副车架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31.进一步地,副车架承载着车辆的前部轴荷,在车辆行驶时,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平,副车架会产生低频大位移振动,而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的配合,可以有效地衰减振动。特别是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并不设置螺栓等紧固件,因此不会产生振动和异响问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配合将车辆的副车架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可以大大提高副车架与车身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该副车架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x向和y向刚度,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提升车辆的整体感。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容纳腔12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为非圆形。第二连接部12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与容纳腔121的内壁止抵,将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非圆形截面,可以使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传力更加稳定,避免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多边形截面,将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多边形截面,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具有充足的接触面积,同时多边形截面中的各个表面可以朝向车辆的多个方向,从而使副车架与车身之间传递载荷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在不同的表面上,可以有助于减小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磨损,延长副车架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三角形截面,第一连接部1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或减小。
36.第一连接部11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构造为三角形截面,即第一连接部11构造为三棱柱,而对应的容纳腔121构造为与第一连接部11对应的结构,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止抵面具有三个止抵面,而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将副车架上的x向载荷和y向载荷传递至车身的纵梁上,有助于提高副车架连接结构的刚度。
37.同时,第一连接部11的宽度在前后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减小,使得第一连接部11与容纳腔121之间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的止抵面,从而使副车架2与车身之间能够更好地传递x向载荷,确保车辆在加速或是制动过程中的整体感,避免车辆产生搓动等现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与副车架2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13,加强支架13与第一连接部11一体成型且构造为“l”形支架。加强支架13可以设置于副车架本体的前端或后端,加强支架1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副车架本体连接。而第一连接部11可以设置于加强支架13的一端。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包括连接芯111,连接芯111设置于加强支架13的一端且在副车架本体的振动方向延伸,连接芯111与加强支架13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件,连接芯111可以为钢芯。第一减振部112包覆于连接芯111的外周且第一减振部
112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为三角形截面,第一减振部112的外周适于与容纳腔121的内表面止抵。
40.连接芯111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11的结构强度,保证副车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而第一减振部112可以构造为橡胶件,通过硫化的而方式包覆于钢芯的外周,第一减振部112的厚度可以为1mm

10mm,以用于衰减副车架的振动。
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部12包括连接套筒和第二减振部,连接套筒设置于车身纵梁上并朝向第一连接部11延伸,连接套筒朝向连接部的一端敞开以适于容纳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设置于连接套筒内且内部形成有空腔以构造为容纳腔121,空腔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与第一减振部112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相匹配。
42.连接套筒可以焊接固定在车身的纵梁上,第二减振部可以构造为橡胶,并通过硫化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套筒内部,第二减振部与第一减振部112彼此止抵以传递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x向和y向载荷,并在z向上可以相对移动,并通过摩擦力传递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z向载荷。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减振部112与第二减振部过盈配合,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可以通过压合的方式固定,将第一减振部112与第二减振部过盈配合可以提高第一减振部112与第二减振部之间所能传递的摩擦力,确保副车架2与车身之间的载荷传递的稳定性,提高副车架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减振部112与第二减振部均构造为橡胶件,橡胶件可以提高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隔振效果,同时橡胶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的刚度和尺寸,以改善副车架连接结构1的使用效果。
4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连接结构1,因此该车辆的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性高,在保证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和成本。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