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2852发布日期:2022-04-23 18: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1)、行星轮(2)、行星轮齿轮圈(3)和车轮(4),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外圈与所述车轮(4)相配合,且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与所述车轮(4)同轴转动;所述行星轮(2)与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内圈相啮合,且所述行星轮(2)可绕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转动轴心公转,同时所述行星轮(2)可绕自身轴心自转;当所述行星轮(2)与所述太阳轮(1)啮合时,所述行星轮(2)带动所述太阳轮(1)绕自身轴心自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1)偏心设置于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内,且所述太阳轮(1)的轴心位于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转动轴心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1)包括与所述行星轮(2)啮合的第一啮合齿(11)和用于连接外部负载的第二啮合齿(12),所述第二啮合齿(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啮合齿(1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行星轮(2),且若干所述行星轮(2)均与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内圈的轮齿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轮支架(5)和支架轴接件(6),所述行星轮支架(5)的一端与所述行星轮(2)的轴心连接,所述行星轮(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轴接件(6)连接;所述支架轴接件(6)通过轴承b(61)转动设置于车轮轴(7);每道行星轮(2)均有一个与之配合的行星轮支架(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支架(5)与所述行星轮(2)轴心连接一端设置有轴套a(51),且所述轴套a(51)内设置有轴承a(52),所述轴承a(52)与所述行星轮(2)的转轴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轮支架(8),所述太阳轮支架(8)包括车轮轴连接部(81)和太阳轮连接部(82),所述车轮轴连接部(81)与所述车轮轴(7)配合,所述太阳轮连接部(82)与所述太阳轮(1)配合;所述车轮轴连接部(81)与所述车轮轴(7)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太阳轮连接部(82)与所述太阳轮(1)间设置有单向轴承(8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连接部(81)和太阳轮连接部(82)通过连接肋板(83)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连接部(82)为圆环结构,且所述圆环结构的轴心位于所述车轮轴(7)轴心的正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轮齿轮圈(3)内圈轮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力和驱动能传动补偿装置,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齿轮圈和车轮,行星轮齿轮圈外圈与车轮相配合且同轴转动;行星轮与行星轮齿轮圈内圈相啮合,且行星轮可绕行星轮齿轮圈转动轴心公转,同时行星轮可绕自身轴心自转;当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时,行星轮带动太阳轮绕自身轴心自转。当车轮在转动时可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行星轮绕行星轮齿轮圈转动轴心公转的同时绕其自身轴心自转,行星轮在自转过程中,当转动至下方位置时会与太阳轮相啮合,并带动太阳轮绕其自身轴心自转,其产生动能的同时能够产生一个前向力作用于车体向前的运动,为车体的前向运动进行动力的补偿,可有效减少骑行者的体能消耗,从而达到省力的技术效果。力的技术效果。力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刚 朱永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道刚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4/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