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38120发布日期:2022-10-26 02: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交通工具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2.助力车、电动摩托车、滑板车等作为骑行爱好者的运动工具,能够在满足爱好的同时进行健身。目前,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当遇到较大阻力路面或者体力不支时,骑行变得十分费力,骑行体验较差,而目前虽然有通过电机进行辅助驱动的方式,但是其辅助过程需要人为参与控制,不能够随着骑行用户的身体状态自行切换和动态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能够随着骑行用户的身体状态自行切换和动态调整辅助功率。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用户的自身身体状态,预先设置心率的上限和下限值;
7.骑行过程中,对骑行人的心率值进行实时监测;
8.根据检测到的心率数据与预设的心率上、下限数据进行对比,辅助系统的输出功率处于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调节状态,辅助用户骑行并使得用户心率维持在预设心率范围内。
9.进一步的,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小于或等于用户设置下限值时,辅助系统输出功率减小;
10.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置上限值时,辅助系统输出功率增加;
11.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在用户设置上、下限值范围之内时,辅助系统输出功率根据用户骑行的加速度变化进行动态的增大、不变或减小的变化调节。
12.进一步的,在骑行过程中,当检测不到心率值或者骑行人的手未触发接触开关,系统默认自动进入安全低功率、低速运行模式。
13.进一步的,心率检测模块或接触开关设置在车把上。
14.进一步的,在骑行过程中,当加速度等于零时,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维持现有状态;
15.当加速度大于零时,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继续增加;
16.当加速度小于零时,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降低或者关闭。
17.进一步的,通过姿态传感器对整体车体前后倾斜角度进行姿态检测,预设上坡触发角度为x1,角度x1为车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8.当整车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零且上坡角度大于x1时,整车进入上坡模式,辅助系
统的电机输出功率增大,电机功率输出的辅助值与角度x1呈正比,数据调节呈线性;
19.当整车速度大于零、加速度小于零且上坡角度大于x1时,整车进入上坡模式,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增大,电机功率输出的辅助值与角度x1呈正比,数据调节呈线性。
20.进一步的,通过姿态传感器对整体车体左右倾斜角度进行姿态检测,预设倾倒触发角度为x2,角度x2为车体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
21.当整车速度大于零,且左右倾斜角度大于x2时,整车进入倾倒模式,辅助系统的电机停止工作且输出功率为零。
22.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人群,保证有效运动,防止过度运动,整车系统增加骑行舒适性。
附图说明
23.附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24.附图2为本发明的通信传输示意图;
25.附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控制流程示意图;
26.附图4为本发明上坡模式下的整体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28.如附图1所示,一种整车姿态关联系统功率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9.根据用户的自身身体状态,预先设置心率的上限和下限值;
30.骑行过程中,对骑行人的心率值进行实时监测;心率检测模块或接触开关设置在车把上,用于与手掌接触。
31.根据检测到的心率数据与预设的心率上、下限数据进行对比,辅助系统的输出功率处于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调节状态,辅助用户骑行并使得用户心率维持在预设心率范围内。能够适应不同人群,保证有效运动,且防止过度运动,整车系统增加骑行舒适性,其过程如下:
32.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小于或等于用户设置下限值时,此时表明骑行人做功较小,运动强度不足,骑行过于轻松,此时辅助系统输出功率减小,从而使得骑车人为了保持该骑行速度时需要增加运动量,提升做功消耗,当心率回到预设区间范围内时,表明此时运动量适量。
33.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大于或等于用户设置上限值时,表明骑行人此时做功消耗较大,骑行较为费力,此时辅助系统介入并使得输出功率增加,从而降低骑行人的运动量,当心率回到预设区间范围内时,表明此时运动量适量。
34.骑行过程中,当心率实时检测值在用户设置上、下限值范围之内时,辅助系统输出功率根据用户骑行的加速度变化进行动态的增大、不变或减小的变化调节,根据加速度变化反映骑行人的骑行状态。
35.在骑行过程中,当检测不到心率值或者骑行人的手未触发接触开关,系统默认自动进入安全低功率、低速运行模式。主动检测用户双手是否未在车把处,增加用户骑行安全。
36.在骑行过程中,当加速度等于零时,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维持现有状态,表明骑行人在匀速或大致匀速范围内骑行。此时的加速度是指以为零的加速度至为基线的加速度范围带a,因此骑行过程中加速度是动态变化的,只能保证其在零基线的范围带内,例如,在-2m/s2≤a≤2m/s2的范围内,均认为车体的加速度为零。
37.当加速度大于零时,若此时心率仍在预设范围内,表明骑行人欲提速,故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继续增加,从而提升骑行速度,若心率超过预设范围,则进一步增加电机输出功率,直至心率回落至预设范围内。
38.当加速度小于零时,表明骑行人欲减速,则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降低或者关闭,从而降低骑行速度。附图1和附图2所示,车体的脚踏上设置有力矩传感器或踏频传感器,当力矩传感器为零时,表明骑行人停止施力,则辅助系统电机输出功率关闭,若大于零则表明仍在施力骑行,仅进行电机输出功率降低。
39.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车体上设置有陀螺仪姿态传感器,通过姿态传感器对整体车体前后倾斜角度进行姿态检测,预设上坡触发角度为x1,角度x1为车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40.当整车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零且上坡角度大于x1时,整车进入上坡模式,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增大,电机功率输出的辅助值与角度x1呈正比,数据调节呈线性;
41.当整车速度大于零、加速度小于零且上坡角度大于x1时,整车进入上坡模式,辅助系统的电机输出功率增大,电机功率输出的辅助值与角度x1呈正比,数据调节呈线性。
42.当整车在平路上运行时,电机输出力只要克服地面摩擦阻力和风阻,即可维持整车匀速运行。当整车上坡时,除了需要克服地面摩擦阻力和风阻外,还需要克服人和车重力在坡道上的切向分力。
43.如附图4所示,当坡度角为θ时,电机需要额外提供反向的f力才能维持上坡时脚踩的力不变。其中f=mg*sinθ;由于人和车的总重量不变,则电机额外提供的驱动力完全取决于坡道角度θ。在不考虑电机内磁场饱和的情况下,电机输出扭矩和电机相线电流成线性关系,而车轮轮径不变,则力臂固定,f乘以轮径就等于电机增加的扭矩,则f=k*δi,其中k为固定的系数,δi为电流增量,由此可以得出电流增量δi=mg*sinθ/k,即电流增量和坡度角成正弦关系。
44.通过姿态传感器对整体车体左右倾斜角度进行姿态检测,预设倾倒触发角度为x2,角度x2为车体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
45.当整车速度大于零,且左右倾斜角度大于x2时,整车进入倾倒模式,辅助系统的电机停止工作且输出功率为零。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