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7366发布日期:2023-03-22 08:4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拉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


背景技术:

2.现今,手拉车在人们生活的许多场合都会应用到,如在买菜、搬运物品,上火车拖载行李等场合都常常看见人们使用。为了便于出门携带和收纳,现有一部分手拉车设计成可折叠结构。如2019年07月26日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821930872.8、名称为“一种折叠手拖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具有两平行第一侧杆的底架,具有两平行第二侧杆的拖架,以及车轮,第一侧杆铰接于第二侧杆内侧,且第一侧杆及第二侧杆尾端均超出铰接轴,第一侧杆与第二侧杆之间设有限制展开角度的限位件;第二侧杆尾端设有通过复位弹簧向内侧翻折的安装板,车轮铰接于安装板上;当拖架与底架展开时,第一侧杆尾端将两侧的安装板撑开至相互平行,而第二侧杆竖立时可使车轮悬空。这种手拖车底架展开时,是通过底架的尾端将装有车轮的安装板挤开,底架的尾端需要与安装板硬摩擦,容易造成两者损坏,影响手拖车的使用寿命;而手拖车折叠时,车轮是利用复位弹簧弹力驱动车轮向内侧折叠,这样当复位弹簧的弹力较小时,可能会无法驱动车轮向内侧折叠;当复位弹簧的弹力较大时,一方面底架的尾端较难于挤开安装板,需要操作力较大,操作难度较大,动作可靠性受影响,且底架的尾端与安装板的硬摩擦,两者更容易损坏;另一方面,折叠时,车轮和安装板向内侧折叠还可能会产生较大拍击噪声。因此,其折叠和展开动作灵活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操作难度和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其底架的展开和折叠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包括手拉架和底架,手拉架包括两根平行且为圆管状支杆,两根支杆通过连杆形成固连,其还包括两个管套、两个铰接座和两个车轮支架,每个铰接座上至少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底架后部一侧固连,每个管套与一个车轮支架一侧固连,车轮支架另一侧枢接一个车轮;每个管套可转动套在一根支杆的下端部;
5.管套中部设有通孔,通孔贯通管套中部两侧,管套通孔一侧内侧边设有一段沿管套周向分布的配合齿,一根连接销轴从所述通孔穿过且穿过支杆,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枢接或相固连,使得所述铰接座可相对于支杆转动;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伞形齿或固连有齿轮,伞形齿或齿轮与所述配合齿相啮合;底架通过两个铰接座转动相对于手拉架收折时,通过伞形齿或齿轮与所述配合齿相啮合带动管套和车轮支架转动,使得车轮靠向手拉架;底架通过两个铰接座转动相对于手拉架展开时,通过伞形齿或齿轮与所述配合齿相啮合带动管套和车轮支架反向转动复位。
6.进一步改进,每个铰接座上还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平行,
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连接销轴穿过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枢接或固连,使得所述铰接座可相对于支杆转动。这种连接结构安装更方便、连接更可靠。
7.进一步,优选所述配合齿设置在管套通孔一侧内侧边的上部,所述车轮的轴向与车轮支架相垂直,所述连接销轴在紧靠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还套有一圆形保护盖板。
8.优选所述底架包括一个u形架,u形架两个臂之间固连有多根支撑杆,u形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座上的第一连接部固连。
9.再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连接凹槽,所述u形架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凹槽上与两个第一连接部形成固连。这样既方便连接,连接牢固性也更好。
10.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前端下部还连接一个支撑架,支撑架和两个支杆下端接触地面可支撑整个手拉车且两个车轮与地面不接触。这样便于在底架上装货物,且能防止底架上装货物时整个手拉车移位,提升使用安全性。
11.进一步改进,固连两根所述支杆的连杆包括上连杆,上连杆两端分别固连两根所述支杆上部内侧,一个u形拉手的两个臂分别插入两根所述支杆的内孔,u形拉手的两个臂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配合定位孔,固连两根支杆的上连杆为中空管状体且与两根支杆相垂直,上连杆中部下侧设有两个长条形通孔,上连杆内孔中装有两个插锁,每个插锁包括装在上连杆内孔中与上连杆形成固连的u形座,一根插销可活动的穿在u形座的两个臂上,插销上套有一压簧,压簧一端抵在u形座上、另一端抵在插销上,压簧驱使插销一端穿过一根所述支杆一侧插入一个所述配合定位孔;插销另一端固连一根与插销相垂直的拨动杆,拨动杆一端从上连杆中部一个长条形通孔伸出。使得u形拉手的两个臂可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的牵拉。
12.再进一步,所述u形拉手中间段套有护手保护套。以提升使用的舒适性。
13.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座下部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管套和支杆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底架通过两个铰接座转动相对于手拉架展开时,所述定位凸部卡入所述定位孔。这样底架展开时,管套和支杆形成相对固定,底架与手拉架也形成相对定位,有效防止车轮支架和车轮的摆动,提升整体刚性和移动的稳定性。
14.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在管套上面还固连一限位套,限位套下端设有一缺口,管套上端向上延伸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分别与缺口两侧相配合以限制管套的转动角度。防止车轮支架过度转位,提升定位精度。
15.本实用新型由于底架通过两个铰接座转动相对于手拉架收折时,是通过铰接座上的伞形齿或齿轮与管套上所述配合齿相啮合带动管套和车轮支架转动,使得车轮靠向手拉架;底架通过两个铰接座转动相对于手拉架展开时,也是通过铰接座上的伞形齿或齿轮与管套上所述配合齿相啮合带动管套和车轮支架反向转动复位。不需要通过挤压展开或利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复位折叠,底架的展开和折叠操作起来灵活方便,可靠性也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架展开状态俯视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架展开状态仰视立体图;
18.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19.图4是图1隐藏上连杆的b向视图;
20.图5是图2的c处放大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管套、铰接座、连接销轴及限位套相互连接立体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套立体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架收折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至图8所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手拉车,包括手拉架1、底架2、两个管套3、两个铰接座4和两个车轮支架5,手拉架1包括两根平行且为圆管状支杆11,两根支杆11通过上连杆12和下连杆13形成固连,上连杆12两端分别固连两根所述支杆11上部内侧,下连杆13两端分别固连两根所述支杆11下部内侧,上连杆12和下连杆13均与两根支杆11相垂直,上连杆12和下连杆13中部还通过一根中连杆123相固连,上连杆12和下连杆13为方管;手拉架1、底架2、两个管套3、两个铰接座4和两个车轮支架5均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管套3与车轮支架5也可一体成型制作。
26.每个铰接座4上设有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第三连接部43,第三连接部43与第二连接部42相平行,第三连接部43与第二连接部42对应设有安装通孔,第一连接部41与底架2后部一侧固连,具体为,所述底架2包括一个u形架21,u形架21两个臂之间固连有两根支撑杆22,u形架21与两根支撑杆22用于支撑货物,u形架2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座4上的第一连接部41固连。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1设有连接凹槽411,所述u形架21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第一连接部41的连接凹槽411上并通过焊接与第一连接部41形成固连。
27.每个管套3与一个车轮支架5一侧通过焊接固连,车轮支架5另一侧枢接一个车轮51,车轮51的轴向与车轮支架5相垂直;每个管套3可转动套在一根支杆11的下端部;
28.管套3中部设有通孔31,通孔31贯通管套3中部两侧,管套3通孔31一侧内侧边上部设有一段沿管套3周向分布的配合齿32,一根连接销轴6从所述通孔31穿过且穿过支杆11,连接销轴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和第三连接部43相枢接或相固连,使得所述铰接座4可相对于支杆11转动;第二连接部42上设有伞形齿421,或第二连接部42直接固连一个厚度较薄的圆柱齿轮,然后第二连接部42利用伞形齿421或利用圆柱齿轮与所述配合齿32相啮合;本实施例示出的是直接在第二连接部42上设置伞形齿421。
29.底架2通过两个铰接座4转动相对于手拉架1收折时,通过伞形齿421与所述配合齿32相啮合带动管套3和车轮支架5转动,使得车轮51靠向手拉架1,如图8所示;底架2通过两个铰接座4转动相对于手拉架1展开时,通过伞形齿421与所述配合齿32相啮合带动管套3和车轮支架5反向转动复位,如图1、图2所示。
30.所述连接销轴6在紧靠所述第二连接部42外侧还套有一圆形保护盖板7。
31.所述底架2前端下部还连接一个u形支撑架23,支撑架23大体为u形状,如图3所示,支撑架23和两个支杆11下端接触地面可支撑整个手拉车,此时两个车轮51与地面不接触,防止底架2上装货物时整个手拉车移位,提升使用安全性。
32.所述铰接座4下部设有一定位凸部44,所述管套3和支杆11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
33,底架2通过两个铰接座4转动相对于手拉架1展开时,所述定位凸部44卡入所述定位孔33。这样底架2相对于手拉架1展开时,管套3和支杆11形成相对固定,底架2与手拉架1也形成相对定位,管套3无法转动,防止车轮支架5和车轮51移动偏摆,提升整体刚性和移动的稳定性。
33.所述支杆11在管套3上面还固连一限位套14,限位套14下端设有一缺口141,管套3上端向上延伸有限位凸部34,限位凸部34分别与缺口141两侧相配合以限制管套3的转动角度。防止车轮支架5过度转位,提升定位精度。
34.在所述手拉架1上,一个u形拉手8的两个臂均部分插入一根所述支杆11的内孔,u形拉手8的两个臂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配合定位孔,固连两根支杆11的上连杆12为中空管状体且为方管,上连杆12中部下侧设有两个长条形通孔121,上连杆12内孔中装有两个插锁9,每个插锁9包括装在上连杆12内孔中与上连杆12形成固连的u形座91,一根插销92可活动的穿在u形座91的两个臂上,插销92上套有一压簧93,压簧93一端抵在u形座91上、另一端抵在插销92上,插销92上可固连一垫圈95,压簧93另一端抵在垫圈95上,压簧93驱使插销92一端穿过所述支杆11一侧插入u形拉手8一个臂上的一个所述配合定位孔上;插销92另一端固连一根与插销92相垂直的拨动杆94,拨动杆94一端从上连杆12中部一个长条形通孔121伸出。
35.这样,通过拨动杆94带动插销92移位,通过两个插销92一端分别插入u形拉手8一个臂上的不同所述配合定位孔,就可以调节u形拉手8两个臂插入两根所述支杆11的长度,u形拉手8的两个臂可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的牵拉。
36.所述u形拉手8中间段套有护手保护套81。保护牵拉人的手,提升使用舒适性。
37.本实施例使用时,如图1、图2、图3所示,底架2相对于手拉架1处于展开状态,底架2与手拉架1呈垂直状态,支撑架23和两个支杆11下端接触地面支撑整个手拉车,两个车轮51与地面不接触,此时就可以在底架2装货物,然后用手扳一下u形拉手8使得两个车轮51接触地面,支撑架23和两个支杆11下端脱离地面,这样就可以利用u形拉手8拖动手拉车和货物移动,操作较为方便,拖动也省力。
38.底架2需要收折时,如图8所示,用手扳动底架2,通过伞形齿421与所述配合齿32相啮合带动管套3和车轮支架5转动,使得车轮51靠向手拉架1,整体形成折叠状态。此时底架2与手拉架1呈平行状态,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收纳。
39.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