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250发布日期:2023-12-06 20:1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通过转向系统实现车轮的转向。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转向器、转向拉杆、转向节及车轮。当转动方向盘时,转向器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沿轴向移动,从而使转向拉杆带动转向节左右转动,使转向车轮偏转,从而实现汽车转向。转向节是汽车转向系统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通过法兰组件固定连接在轮毂上,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车身悬架、转向拉杆等相连,同时也起到了支撑车轮和车身的作用。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提升,近年来,转向节普遍采用铸铝材质,一方面为了降低整车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车辆操控性能。因此,铸铝转向节搭配三代轮毂轴承已成为当前汽车底盘设计的主流选择。

2、铸铝转向节和三代轮毂轴承为轴孔配合,两者接触面通过螺栓固定。转向节和轮毂轴承作为汽车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特别是在车辆转向时,除了承受较大的车辆垂直方向的载荷之外,还会受到较大的轴向扭转载荷。因轮毂轴承材料为强度非常高的轴承钢,受到较大轴向扭转载荷时,转向节和轮毂轴承接触的接触面由面面接触变为线面接触,并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当转向载荷逐步加大的过程中,转向节和轮毂轴承会出现接触面分离的情况,从而产生错动和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车辆转向过程中,因转向节和轮毂轴承的错动和摩擦而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节,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轴安装孔;所述轴安装孔贯穿所述本体;

4、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本体的外周侧依次间隔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对立设置;

5、法兰组件,所述法兰组件包括法兰体、第一降噪部;所述法兰体设置成环状,所述法兰体的一侧与所述本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法兰体的中心孔与所述轴安装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降噪部设置在所述法兰体远离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一降噪部设置在所述法兰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所述第一降噪部包括多个第一降噪槽;多个所述第一降噪槽间隔设置;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空间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降噪槽连通;所述第一降噪槽从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至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噪槽的宽度小于等于0.2mm,相邻所述第一降噪槽间隔距离小于等于0.2m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噪槽位于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降噪槽位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宽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噪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4mm。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噪槽位于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降噪槽位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深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第二降噪部;所述第二降噪部设置在所述法兰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所述第二降噪部包括多个第二降噪槽;多个所述第二降噪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降噪槽连通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空间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空间;所述第二降噪槽从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至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第三降噪部;所述第三降噪部设置在所述法兰体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侧面;所述第三降噪部包括多个第三降噪槽;多个所述第三降噪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降噪槽连通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空间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空间;所述第三降噪槽从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至其位于所述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所述法兰体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法兰体上;所述第一降噪槽设置在相邻所述固定孔之间的区域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排污槽;所述排污槽贯穿所述本体,连通所述本体一侧的法兰体中心孔和所述本体另一侧空间;所述排污槽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的侧面与设置所述第一降噪部的法兰体侧面抵接。

15、为解决车辆转向过程中,因转向节和轮毂轴承的错动和摩擦而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在转向节上的法兰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一降噪部,第一降噪部与轮毂轴承的一端面接触。在车辆转向的过程中,转向节受到轴向扭转载荷的作用,使转向节和轮毂轴承之间产生相对错动(相对错动的位移越大,产生的噪音越大)。此时轮毂轴承压迫第一降噪部使其沿轮毂轴承移动方向变形,从而减小了轮毂轴承和转向节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而减小了噪音和异响。法兰体上的降噪部产生轻微的变形而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因法兰体和轴承有相对位移而产生的噪音和异响。

17、2.在转向节上的法兰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一降噪部,第一降噪部包含多个第一降噪槽,法兰体的端面与轮毂轴承的一端面接触。这样减小了法兰体与轮毂轴承表面的接触面积。有效解决了车辆原地或者低速转向时转向节和轮毂轴承贴合面产生噪音和异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转向节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节,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转向节及车辆。车辆转向节包括:本体、连接组件、法兰组件。本体包括轴安装孔。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法兰组件包括法兰体、第一降噪部。法兰体的一侧与本体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降噪部设置在法兰体远离本体且靠近第二连接部的端面。第一降噪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降噪槽。法兰体外周侧空间与法兰体内周侧空间通过第一降噪槽连通,第一降噪槽从其位于法兰体外周侧的开口朝靠近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至其位于法兰体内周侧的开口。这样就解决了车辆转向过程中,因转向节和轮毂轴承的错动和摩擦而产生异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孙晨晖,卢丽琴,孔洋帆,吴国荣,李天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向智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