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0319发布日期:2023-09-27 21:3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车辆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让高龄者、身障者以及孩童等较弱势的族群也能使用能够永续的输送系统,致力于提供具有撞击安全性能的交通工具。现有的技术中,后侧车架上设有凸条以供撞击时被压坏,进而提升冲击力量的吸收效率。但是,设置凸条的同时,导致其压缩了后挡板开口的空间而必须缩小后挡板开口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以能够避免后挡板的开口尺寸缩小为目的。进而,更进一步改善交通的撞击安全性能而有助于发展永续的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能够避免后挡板的开口尺寸缩小。

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侧车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凸条,设置在所述后侧车架的外表面上,所述凸条沿着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多个,其中设置于所述后侧车架的上方表面的所述凸条,相较于设置在所述后侧车架的侧表面的所述凸条更靠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

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后侧车架包括:盖部件,形成为所述后侧车架的所述上方表面;以及后侧车架本体,形成为所述后侧车架的所述侧表面以及下方表面,其中所述盖部件朝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且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倾斜地延伸。

4、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部结构中,设置在后侧车架的上方表面的凸条相较于设置在后侧车架的其他表面的凸条更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因此,较靠近于后方的后侧车架的上方表面不会增加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进而不会影响后挡板开口的大小。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部结构能够避免后挡板的开口尺寸缩小。

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车架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能够避免后挡板的开口尺寸缩小。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侧车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凸条,设置在所述后侧车架的外表面上,所述凸条沿着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多个,其中设置于所述后侧车架的上方表面的所述凸条,相较于设置在所述后侧车架的侧表面的所述凸条更靠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

技术研发人员:三上希,千野峻吾,山口智弘,近藤心一,铃木廉,金田旭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