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1225发布日期:2023-08-04 01:1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的b柱是保证车身刚度的主要构件之一,但b柱的存在也会限制车辆应用场景,影响车辆的美观性和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在相关技术中,一些车辆取消了b柱,但为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车辆的制造和开发难度较高,还有一些车辆将b柱集成在车门中,导致车门重量较大,车门开启的轻便性下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身组件,通过设置可移动地连接柱兼顾车辆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身组件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限定出乘员出口;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乘员出口的至少两条边框可移动地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连接柱可相对于乘员出口移动,连接柱可移动至乘员出口的中部,以保护乘员舱内的乘员,连接柱还可移动至靠近乘员出口的边缘位置,以便于乘员上下车,可移动地连接柱能够兼顾车辆的美观性和安全性,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本体包括侧围,所述侧围限定出所述乘员出口,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乘员出口的上边框和所述乘员出口的下边框,所述连接柱适于沿所述侧围的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乘员出口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的中段设有第一锁体,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锁体锁止配合的第一锁舌,和/或,所述下边框的中段设有第二锁体,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锁体锁止配合的第二锁舌。

7、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设有第一滑轨,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下边框设有第二滑轨,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件。

8、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身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柱相对于所述乘员出口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为第一滚轮,所述第一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和/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侧围之间,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和/或,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三锁扣和第四锁扣,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前车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前车门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第三锁体与所述第三锁扣锁止配合,所述后车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后车门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第四锁体与所述第四锁扣锁止配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构造为沿所述车身本体高度方向延伸的b柱。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组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连接柱可相对于乘员出口移动,连接柱可移动至乘员出口的中部,以保护乘员舱内的乘员,连接柱还可移动至靠近乘员出口的边缘位置,以便于乘员上下车,可移动地连接柱能够兼顾车辆的美观性和安全性,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包括侧围,所述侧围限定出所述乘员出口,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乘员出口的上边框和所述乘员出口的下边框,所述连接柱适于沿所述侧围的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乘员出口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的中段设有第一锁体,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锁体锁止配合的第一锁舌,和/或,所述下边框的中段设有第二锁体,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锁体锁止配合的第二锁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设有第一滑轨,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下边框设有第二滑轨,所述连接柱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柱相对于所述乘员出口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和/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侧围之间,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和/或,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三锁扣和第四锁扣,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前车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前车门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第三锁体与所述第三锁扣锁止配合,所述后车门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后车门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第四锁体与所述第四锁扣锁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构造为沿所述车身本体高度方向延伸的b柱。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该车身组件包括车身本体和连接柱,车身本体内限定出具有乘员出口的乘员仓,连接柱与乘员出口的至少两条边框可移动地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组件,连接柱可相对于乘员出口移动,连接柱可移动至乘员出口的中部,以保护乘员舱内的乘员,连接柱还可移动至靠近乘员出口的边缘位置,以便于乘员上下车,可移动地连接柱能够兼顾车辆的美观性和安全性,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