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1703发布日期:2023-09-16 20:4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管架设,具体为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内的管道在进行架设时,需要对管道的位置进行运输,而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不便于进入车辆,靠人力的搬运较为麻烦,而小推车又无法精确实现多组同步运动,导致出现管道将小推车损坏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轮子,所述连接杆的上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压杆。

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侧连接有支架,所述放置板安装于支架的上侧,所述第一压杆安装于支架的前侧,所述放置板的外形为三角形。

4、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呈半弧形设置。

5、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下侧连接有转杆,所述支架的上侧开设有与转杆相匹配的插孔,所述转杆的下侧连接有螺母。

6、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杆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左侧连接有第三压杆,所述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形成150-165°的夹角,所述第二压杆与第三压杆形成150-165°的夹角。

7、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杆的长度为60cm,所述第二压杆的长度为40cm,所述第三压杆的长度为80cm,所述放置板为直径20-30cm的半圆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置连接杆、第一压杆与轮子使本装置便于对室内的管道进行运输,提高管道架设过程中的边界线,降低管道重量对施工人员带来的工作量,同时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放置板可跟随管道旋转,使其不与第一压杆保持同一运行角度,根据需要对放置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只需根据使用人员使用便捷即可;

10、2、通过设置第二压杆与第三压杆相配合可以提高第一压杆使用便捷性,通过设置第一压杆、第二压杆与第三压杆之间的角度与长度,使本装置提高杠杆原理对管道进行移动与运输,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00),所述连接杆(10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轮子(110),所述连接杆(100)的上侧连接有放置板(120),所述连接杆(100)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压杆(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0)的上侧连接有支架(140),所述放置板(120)安装于支架(140)的上侧,所述第一压杆(130)安装于支架(140)的前侧,所述放置板(120)的外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20)呈半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20)的下侧连接有转杆(121),所述支架(140)的上侧开设有与转杆(121)相匹配的插孔,所述转杆(121)的下侧连接有螺母(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13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压杆(131),所述第二压杆(131)的左侧连接有第三压杆(132),所述第一压杆(130)与第二压杆(131)形成150-165°的夹角,所述第二压杆(131)与第三压杆(132)形成150-165°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130)的长度为60cm,所述第二压杆(131)的长度为40cm,所述第三压杆(132)的长度为80cm,所述放置板(120)为直径20-30cm的半圆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管架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管道架设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轮子,所述连接杆的上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压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侧连接有支架,所述放置板安装于支架的上侧,所述第一压杆安装于支架的前侧,所述放置板的外形为三角形,本新型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杆、第一压杆与轮子使本装置便于对室内的管道进行运输,提高管道架设过程中的边界线,降低管道重量对施工人员带来的工作量,同时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放置板可跟随管道旋转,使其不与第一压杆保持同一运行角度,根据需要对放置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只需根据使用人员使用便捷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朱茂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驰航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