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展梁、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8139发布日期:2024-03-13 20: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展梁、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延展梁,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1、工程机械,尤其是履带式行走的大型矿用工程机械装备,在其严峻而恶劣的工况下,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适应性,大型矿用工程机械设备的高稳定性和高适应性主要体现在行走系统上。

2、传统行走系统分两大种类型,一种是整体焊接式,整个车架h架和左右行走系统是整体焊接在一起的,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设备通过性和适应性都较差,另一种是整体装配式,h架和左右行走系统为装配式结构,部分设备可实现行走系统小范围内伸缩,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稳定性,但作用有限,主要用来解决车辆运输问题。

3、对于需要高视野、高稳定性、高通过性和高适应性要求的工况,对设备的适应性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日常工况需求,同时又可进行便捷快速的适应性结构调整,在安全性和维护保养便利性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展梁和一种延展行走平台系统,满足日常普通工况需求,又能便捷快速的进行适应性调整,满足高视野、高通过性、高稳定性和高适应性等要求。

2、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展梁,整体呈箱体式结构,包括:

4、顶部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厚度不一的盖板和连接板组成;

5、底部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厚度不一的底板和连接板组成;

6、前档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前冲击板组成;

7、主支撑结构,安装在顶部部分、底部部分和前档部分之间,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箱体结构组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部分包括右盖板、左盖板、中盖板、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所述右盖板和左盖板在顶部最两侧,中盖板处于前延展梁中心位置,右连接板位于中盖板和右盖板之间,左连接板位于中盖板和左盖板之间;h架与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相连,且两个连接板与h架配合的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的厚度大于右盖板、左盖板和中盖板;所述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右连接板与右盖板和中盖板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在其对接处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所述左连接板与左盖板和中盖板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在其对接处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部分包括右底板、左底板、右主连接板和左主连接板;所述右主连接板和左主连接板位于前延展梁两侧,右底板和左底板位于右主连接板和左主连接板之间;所述右主连接板与右行走系统相连,所述左主连接板与左行走系统相连,两个主连接板与左、右行走系统配合的两个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主连接板和左主连接板的厚度大于右底板和左底板;所述右主连接板和左主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左、右行走系统相连的通孔;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对接处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右主连接板与右底板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在其对接处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左主连接板与左底板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在其对接处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中间主箱体、左侧箱体和右侧箱体;所述左侧箱体由左主撑板、左支撑板、左主力板、左盖板和左侧撑板形成;所述右侧箱体由右主撑板、右支撑板、右主力板、右盖板和右侧撑板形成;所述中间主箱体由左主力板、右主力板、顶部部分、底部部分、前档部分形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间主箱体中设有多个立筋板;所述左主撑板厚度大于左支撑板,两者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所述右主撑板厚度大于右支撑板,两者通过大倒角实现板厚递减过渡,分别开设k型坡口,自然形成双v坡口焊接;所述右支撑板搭接在右主力板上,自然形成v型坡口焊接;所述左支撑板搭接在左主力板上,自然形成v型坡口焊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主撑板与底部部分的左主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筋和小筋板;在所述右主撑板与底部部分的右主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筋和小筋板。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包括左行走系统、右行走系统和两个上述的延展梁;前部的延展梁分别与所述左行走系统和右行走系统的前连接板固定;后部的延展梁分别与所述左行走系统和右行走系统的后连接板固定。

1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一种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和h架;h架的前端与所述前部的延展梁上连接板固定,后端与所述后部的延展梁上连接板固定。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8、依托于工程机械底盘系统传统模式,本实用新型设计为整体对称式结构,两端远距离连接板可实现超宽式底盘系统;三大箱体式结构形式,可更好地承载上车传递的交变高负载,同时实现超高式底盘系统;左右前冲击板呈流线几字形结构,可有效降低外部碰撞和磨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拆装方便,能为市场提供快速响应,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服务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整体呈箱体式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延展梁,其特征在于:

9.一种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延展梁、延展行走平台系统及车辆,延展梁整体呈箱体式结构,包括顶部部分、底部部分前档部分和主支撑结构;顶部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厚度不一的盖板和连接板组成;底部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厚度不一的底板和连接板组成;前档部分呈左右对称式结构,由多个前冲击板组成;主支撑结构安装在顶部部分、底部部分和前档部分之间,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箱体结构组成。本技术设计为整体对称式结构,两端远距离连接板可实现超宽式底盘系统;三大箱体式结构形式,可更好地承载上车传递的交变高负载,同时实现超高式底盘系统;左右前冲击板呈流线几字形结构,可有效降低外部碰撞和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王冉冉,付桂山,文俊,王春磊,焦青,张亚雄,王晓波,汪允显,渠立红,张志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