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减振加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85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重减振加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自重减振加力器,用于自行车、人力大小型三轮车,属于机械装置。
当前人们所用的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只能靠人脚的力量直接作用于车的脚蹬上,由链条传动于后车轴再带动后车轮,车上无任何减振及加力装置。骑车人的重力没得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在自行车或人力三轮车上的自重减振加力器,可靠骑车人本身的重力自行增加后车轴的转动力矩,并同时能减少车子行时的振动。
这种自重减振加力器,包括后车轴与后轴套,后车轴与后轴套固连,后车轴的两端分别装有加力器总成支架,总成支架上、下端与自行车支架相连,总成支架中部的长形孔内的后车轴外套有用键槽相连的双向受力轮,长形孔的两长边为回力受力齿条,后车轴的两外端还装有轴承支架,轴承支架的两端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外套有减振加力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只靠骑车人的重力便可达到加力、减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


图1、2、3、4给出。
图1为自重减振加力器的主视图。
图2为自重减振加力器的侧视图。
图3为自重减振加力器的总成支架主视图。
图4为自重减振加力器的总成支架侧视图。
图中主要结构为后车轴1、后轴套2、总成支架3、自行车支架4、键槽5、双向受力轮6、回力受力齿条7、轴承支架8、固定杆9、支架10、杆座11、减振回力簧12、链轮13、压簧顶丝14,固定顶丝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后车轴[1]与后轴套[2],后车轴[1]与后轴套[2]用固定顶丝[15]固连,后车轴的两端分别装有加力器总成支架[3],总成支架上、下端与自行车支架[4]相连,总成支架中部为长形孔,孔内的后车轴外套有用键槽[5]相连的双向受力轮[6],长形孔的两个长边为回力受力齿条[7],回力受力齿条由总成支架上的压簧顶丝[14]固定,后车轴的两外端还装有轴承支架[8],轴承支架两端的突出部分的圆孔中装有固定杆[9],固定杆[9]上端套在支架[10]的杆座[11]里。支架[10]与自行车支架[4]相连。固定杆外套有减振回力簧[12]。人骑车时,人的重力由座子将传到自行车支架上,此时与自行车支架相连的总成支架将相应受到一侧压力,此侧压力将使回力受力齿条与双向受力轮啮合间相互作用一力,齿条之力将推力双向受力轮连带后车轴随骑车人的脚蹬方向旋转,增加了骑车人的动能,随着骑车人的不停运动,总成支架将不停地受到侧压力,动能可不停增加,从而减轻了骑车人的负担。以此同时固定杆外套有的减振回力簧可通过轴承支架及支架对自行车起到减振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重减振加力器,包括后车轴[1]与后轴套[2],其特征在于后车轴[1]与后轴套[2]固连,后车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加力器总成支架[3],总成支架[3]上、下端与自行车支架[4]相连,总成支架[3]中部为长形孔,孔内的后车轴[1]上套有用键槽[5]相连的双向受力轮[6],长形孔的两个长边为回力受力齿条[7],后车轴[1]的两外端还装有轴承支架[8],轴承支架[8]两端的突出部分的圆孔中装有固定杆[9],固定杆[9]上端套在支架[10]的杆座[11]里,支架[10]与自行车支架[4]相连,固定杆[9]外套有减振回力簧[12]。
专利摘要一种自重减振加力器,后车轴与后轴套固连,后车轴上装有与自行车支架相连的总成支架,总成支架中部的长形孔内的后车轴上套有用键槽相连的双向受力轮,长形孔的两个长边为回力受力齿条,后车轴的外端还装有轴承支架。轴承支架的两端的圆孔中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外套有减振回力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只靠骑车人本身的重力则可增加后车轴的转动力矩,增加了动能减少了振动。
文档编号B62M1/00GK2101019SQ9122616
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杰 申请人:刘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