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塑料脚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6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塑料脚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蹬。
现有自行车脚蹬,大致可分为橡胶轴或塑料轴(板)与多种金属另件的混合结构和金属结构两大类。这些脚蹬的脚蹬板组件,均为用螺钉或铆钉联结而成的;脚蹬板组件与脚蹬轴之间是滚动轴承,工作时,构成滚动摩擦副,其结构属于微型可调向心推力球轴承装置。其接触角的调整和保证、脚蹬板组件的轴向定位,全依靠脚蹬轴末端的带螺丝的轴承内座圈、定向挡圈和螺帽来实现的。因此在工作时,定向挡圈基本上能解决可能由于带螺丝的轴承内座圈引起的螺帽松脱的作用。但对于车辆在运行中所引起的振动、碰撞等多种因素导致螺帽松脱,却没有任何保证装置,这是第一个缺陷。其次是微型可调向心推力球轴承装置本身,对于人的上下车、行进中的加力、意外的冲撞等骤加重载荷,选用这种结构,也是不恰当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往往碰上最初脚蹬转动不灵,如不及时调整,进而会咬死,如继续用力蹬踏,最后将导致整个脚蹬板组件由松散而脱落,只剩下一根脚蹬轴的现象。另外,其结构复杂,是由十多种另件组成,易出故障,工料消耗大,成本高,重量重,维修为一般人所难于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重量轻,不易出故障,易于维修,且其外形结构,可任意设计的,由塑料与金属的混合结构的滑动脚蹬,能与各种自行车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脚蹬板〔1〕,前轴套〔2〕,挡盖〔3〕,脚蹬轴〔4〕,弹性挡圈〔5〕,定向挡圈〔6〕,后轴套〔7〕和反光板〔8〕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脚蹬板〔1〕是用复合工程塑料注塑成扁圆形板块整体结构,其间注合有金属加强骨架,脚蹬板踏面上,注塑有防滑齿〔11〕和径向加强筋〔12〕若干条,并有不同形状的通孔〔9〕六个;其四角且各有一条U形缓冲槽〔13〕;其两侧中部又各有一个腰圆形孔穴〔10〕,供反光板〔8〕安装之用。贯穿脚蹬板〔1〕的形心,并平行于两踏面和两侧面有一通孔,该通孔是由各圆形孔段和扁圆形孔段组成的。如图1所示,自左至右;第一孔段为扁圆形孔段,第二孔段为圆形孔段。这两孔段是用来装配后轴套〔7〕的;第三孔段为圆形孔段,为通道和装容润滑脂的;第四孔段为圆形孔段,第五孔段为扁圆形孔段,这两孔段,为装配前轴套〔2〕的。最后一个孔段,为圆形孔段,略带反锥度,用以装配挡盖〔3〕的。前轴套〔2〕是用复合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具有高的耐磨性和低的摩擦系数,其中心具有圆形通孔,其一端为同轴圆柱体,另一端部为扁圆形法蓝。该通孔是用以与脚蹬轴配合的。挡盖〔3〕系用薄铁皮经冷冲、冷压成形的盲孔圆筒,其顶部为蘑菇状法蓝其表面经表面处理。脚蹬轴〔4〕为一根经热处理的钢轴,脚蹬轴左端第一轴段具有螺纹,可与各种自行车配套使用;第二轴段,为扁圆形轴段,作为该轴自身装拆之用;第三轴段为圆形轴段,与后轴套〔7〕的孔配合,为动配合;第四轴段为圆锥体过渡轴段;第五轴段为圆形轴段,与前轴套〔2〕的孔配合,亦为动配合;该轴段末端,有轴向和径向的定位槽各一个。定向挡圈〔6〕为薄铁板经冷冲压成形的圆环,其内孔中有一定位齿。该内圆孔与脚蹬轴第五轴段末端配合为动配合。其定位齿与其轴向定位槽啮合。工作时,它与脚蹬板组件构成滑动摩擦副,从而使弹性挡圈〔5〕单一地起定位作用后轴套〔7〕也是同样材料注塑成形的,其结构形状与前轴套〔2〕完全一样,仅尺寸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步骤如下将前轴套〔2〕和后轴套〔7〕相向地分别推入脚蹬板〔1〕的相应孔段中,其配合关系为轻推配合,由于这两个轴套的端部均有扁圆形法蓝,并相应地装在脚蹬板〔1〕中的扁圆形孔段中,所以保证了在它们之间不可能发生转动,又便于更换。其次,将反光板〔8〕固定在脚蹬板〔1〕两侧的腰圆形孔穴〔10〕中。再将脚蹬轴〔4〕从脚蹬板组件一端,穿过后轴套〔7〕和前轴套〔2〕之孔道,再由脚蹬板组件的另一端向脚蹬轴〔4〕的末端套入定向挡圈〔6〕,然后推入弹性挡圈〔5〕至径向定位槽中,最后压入挡盖〔3〕,即全部装配完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优点1、脚蹬板组件全部为塑料件,为注塑而成的。故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经久耐用。
2、脚蹬板组件与脚蹬轴之间,在工作时构成滑动摩擦,转动时,灵活自如,能承载骤加重负荷。不会出现结构松散,脱落和失效。
3、脚蹬板组件在脚蹬轴上的定位,是依靠定向挡圈〔6〕和弹性挡圈〔4〕卡在径向定位槽里面来实现的,因此能承受冲击振动而不会松脱失效。
4、脚蹬板〔1〕系用塑料注塑成型,故其形状、图案、色彩等外观,可随市场需要而不断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塑料脚蹬,包括脚蹬轴、反光板、弹性挡圈、定向挡圈、挡盖,其特征是还有前轴套、后轴套和弹性垫圈,其前轴套、后轴套和脚蹬板都是用塑料注塑一体而成的,脚蹬板为扁圆形板块结构,贯穿脚蹬板形心并平行于两踏面和两侧面有一通孔,该通孔是由圆形孔段和扁圆形孔段组成,前轴套和后轴套有内圆柱通孔,前轴套配合在脚蹬板第一孔段(扁圆形孔段)和第二孔段(圆形孔段),后轴套装在第四孔段(圆形孔段)和第五孔段(扁圆形孔段),挡盖配合在略带反锥度的圆形孔段,脚蹬轴是一根钢质轴,它分为螺纹段、扁圆形段、圆锥形段和圆柱形段,其圆柱形段末端有轴向和径向定位槽,定向挡圈为薄铁板圆环套在脚蹬轴圆柱段,定向挡圈内孔有一定位齿,其定位齿与脚蹬轴轴向定位槽啮合。
2.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塑料脚蹬,其特征是脚蹬板踏面上有轴向防滑齿,径向加强筋若干条及不同形状的通孔,脚踏板的四角各注一条U形缓冲槽。
专利摘要
自行车塑料脚蹬,它是由脚蹬板、前轴套、挡盖、脚蹬轴、弹性挡圈、定向挡圈、后轴套和反光板组成。其中脚蹬板,前轴套和后轴套均用工程塑料注塑而成。脚蹬板组件与脚蹬轴之间,工作时构成滑动摩擦副,脚蹬板组件在脚蹬轴上的定位是通过定向挡圈和弹性挡圈来实现的。能承受骤加载荷的作用,不易出现结构松散和脱落现象。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经久耐用。适用于各种人力脚蹬车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62L3/08GK86203300SQ86203300
公开日1987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7日
发明者陈天一 申请人:陈天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