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简称自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9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简称自多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运载工具,又可兼作供人坐、卧的生活用具。
最近,由英国工业设计师加雷思·琼斯研制出一种自行车拖车,最高可负荷40公斤,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放在自行车后座上。此一发明曾获得由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东芝1993年发明奖”大奖。该拖车是由两个小直径的车轮、可折叠的车架及牵引件构成,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轻便,但载重量有限,只能载物不能载人,无刹车装置,对拖车的运动惯性只能依靠自行车的制动阻力,在快速运行或急转弯时,不能保证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拖车,既能增强自行车的运载能力,又兼有多种实用功能,可作为手推车、轻便床、坐椅和躺椅等生活用具。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其载重量可达100公斤,不仅能载物更适于载人,且能躺卧其上,以方便伤、病、残人员乘用。能控制其运动惯性,保证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任务,采取如下措施将车架分作基架、背架和腿架三段,背架和腿架联接于基架两端,可以转折,背架的角度可变,腿架可以伸缩。基架的三根横梁都可以折叠,纵向两侧有边梁,其上联接有扶手,下面设有轮叉,装有小直径的车轮。自动控制机构和牵引索设在基架大梁上。
基架边梁横截面呈直角形,在其垂直边开有边缝,边缝的下沿设有缺口,在撑杆的下端装有螺钉卡于缺口中,连杆的下端联接在边梁上,撑杆和连杆的上端共同与扶手的一端相连,扶手的另一端联接在背架支杆上,从而使背架的角度随着撑杆螺钉的位置而变更,并使扶手随着背架撑开或折叠,在扶手前端的环上系有绳索,拉持着腿架。
中梁装在两侧车轮的中心轴上,并以其外端凸顶定位在轮叉的孔中。中梁是由两截半梁中间加一过梁构成,在过梁两侧有缝,半梁内端装有销子可在缝中移动,其外端装有接头,可使半梁与过梁相互垂直。梁杆上设有定位销用以保证半梁与过梁之间搭配的准确位置。
腿架是由横档和支杆组成,在横档上开有槽,支腿装于其中。连片的一端与支杆相连,其另一端由塔形螺钉联接在边梁上,在支杆上设有前后两个缺口,随着连片所作180°转折,使腿架两根支杆上的缺口或前或后卡于塔形螺钉头上,从而进行伸缩。
在单股钢丝绳外面加薄壁套管构成牵引索,用钢丝绳夹将其两端扣在大梁所设铰链片上,并用钩子将其挂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车座板是由两或三片拼成,可以折叠,在其下面装有铰链钩,用以固定大梁。
利用拖车运行的惯性力或自行车转向拉力,通过由挺杆、叉头、销轴、滚柱、接头、销子以及撬柄、钢丝绳和车闸等构件组成的自动控制机构,当拖车直行时可将两侧车轮同时刹住,转向时只刹住同方向一侧车轮。
挺杆为内外两管相套,用夹头夹紧,以便伸缩,当拖车改作床、椅时,将挺杆与牵引索配合作为支撑件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有下述几点1、能增强自行车的运载能力,对于过重、过大或过长的物品,自行车后座不便运载时,可以利用拖车运载。
2、可以扩大自行车的使用范围,除了配合自行车载物载人外,能单独作为手推车运送物品,还能给在田间、野外作业或纳凉的人,提供适宜简便的休息用具。
3、可使自行车成为机动车的辅助运输工具,对于广大乡村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拖车集散物资。
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目前用自行车后座载人是普遍现象,但因重心不稳,易于摇晃,且无抓手,容易发生事故。拖车除重心较稳外,还设有扶手和安全带以及自动控制机构,在通常情况下能保证安全可靠。
5、为老年人和伤、病、残人员提供了适宜方便的乘用工具。
6、拖车具有一定的运输能力,而不增加能量的消耗,也无有害气体排放,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7、拖车折叠、展开或与自行车分离操作方便,其体积和重量不大,便于携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侧视2是图1将背架放平时的俯视3是图2的反面即背架放平时的仰视4所示为横梁和边梁的结构5表示车座板及其下面所设铰链钩图6是腿架支杆的联接构件7所示为自动控制机构的结构8是本发明作为手推车时的侧视9是该拖车作为坐椅时的侧视10示出本发明作为躺椅时的侧视11所示将躺椅背架放平变作轻便床的侧视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总体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架1是构成车架的基础,背架2和腿架3联接在其两端。在图4中对基架横梁和边梁的构造及其相互联结作了明确的表达,大梁4和小梁6从中间分作两截由联接件相连,可以折叠,中梁5是由两截半梁16中间设一过梁17构成,过梁17两侧各有两条缝18,半梁16内端装有销子19,可在缝18中移动,其外端装有接头20,分别与两个车轮54的中心轴联接,并以其外端凸顶24定位在孔25中,其梁杆上所设定位销21与孔22相配合。纵向两根边梁7横截面呈直角形,在其垂直边开有边缝11,边缝11下沿设有缺口12。在撑杆13的下端装有螺钉14,卡于缺口12中,以蝶形螺母紧固。连杆15的下端联接在边梁7上,撑杆13和连杆15的上端,共同与扶手8的一端相连,扶手8的另一端联接在背架支杆27上,在其前端的环23上系有绳索,拉持着腿架3。车轮54装在边梁7下面的轮叉9上,自动控制机构10设在大梁4上。牵引索36两端由钢丝绳夹37扣在大梁4所设铰链片38上,在其中间设有挂钩39两个。图5所示为铺设在基架1上可折叠的车座板40,在其下面设有铰链钩41。
背架2是由横档26和支杆27组成。腿架3是由横档28和支杆29组成,在横档28上开有槽30,支腿31装于其中。图6表达出腿架支杆29的联接构件,连片32的一端与支杆29由铆钉相连,其另一端由塔形螺钉33联接在边梁7上,在支杆29上设有缺口34和35,塔形螺钉33的头部卡在缺口34或35中。背架2和腿架3的各个接头都以铆钉联接,可以活动。在背架2和腿架3的面上张有绳网或布片,用钩挂牢。
图7所示为自动控制机构的结构,挺杆42是由内外两管相套,由夹头52夹紧,可以伸缩,内管的一端装在叉头43的销轴44上,用销夹53销住。设在大梁4上的接头46开有销孔47,通过销子48将叉头43联接在接头46上,在叉头43的叉尖上装有滚柱45与撬柄49相接触,受力时使撬柄49经钢丝绳50牵动车闸51进行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包括车轮、车闸及其附件,其特征在于车架是由基架(1)、背架(2)和腿架(3)构成,背架(2)和腿架(3)联接于基架(1)两端,可以转折,背架(2)的角度可变,腿架(3)可以伸缩,基架(1)横向有大梁(4)、中梁(5)和小梁(6),都从中间分作两截由联接件相连,可以折叠,纵向两侧有边梁(7),其上联接有扶手(8),下面设有轮叉(9),自动控制机构(10)和牵引索(36)设在大梁(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边梁(7)横截面呈直角形,其垂直边开有边缝(11),边缝(11)下沿设有缺口(12),在撑杆(13)的下端装有螺钉(14)卡于缺口(12)中,连杆(15)的下端联接在边梁(7)上,撑杆(13)和连杆(15)的上端共同与扶手(8)的一端相连,扶手(8)的另一端联接在背架支杆(27)上,其前端的环(23)上系有绳索,拉持着腿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中梁(5)是由两截半梁(16)中间设一过梁(17)构成,过梁(17)两侧各有两条缝(18),半梁(16)内端装有销子(19),可在缝(18)中移动,其外端装有接头(20),分别与两个车轮(54)的中心轴联接,半梁(16)外端的凸顶(24)定位在孔(25)中,其梁杆上所设定销(21)与孔(2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腿架(3)是由横档(28)和支杆(29)组成,在横档(28)上开有槽(30),支腿(31)装于其中,连片(32)的一端与支杆(29)相连,其另一端由塔形螺钉(33)联接在边梁(7)上,在支杆(29)上设有缺口(34)和(35),随着连片(32)所作180°转折,将塔形螺钉(33)的头部卡在缺口(34)或(35)中,使腿架(3)伸长或缩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牵引索(36)是由单股钢丝绳外加薄壁套管构成,由钢丝绳夹(37)扣在大梁(4)所设铰链片(38)上,通过挂钩(39)挂在自行车后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车座板(40)由两或三片拼成,可以折叠,在其下面设有铰链钩(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由挺杆(42)、叉头(43)、销轴(44)、滚柱(45)、接头(46)、销子(48)以及撬柄(49)、钢丝绳(50)和车闸(51)组成的自动控制机构,当拖车直行时可将两侧车轮同时刹住,转向时只刹住同方向一侧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挺杆(42)为内外两管相套,由夹头(52)夹紧,在其一端设有销夹(53),当拖车改作床、椅时挺杆(42)用作支撑件。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多用途自行车拖车(简称自多车),车架由基架(1)、背架(2)和腿架(3)构成,背架(2)和腿架(3)联接于基架(1)两端,背架(2)的角度可变,腿架(3)可以伸缩,车架可作纵向及横向折叠。可载物更适于载人,载重量可达100公斤,并兼有多种实用功能,可作为手推车、轻便床、坐椅和躺椅等生活用具,变更用途时操作方便,且无须增减构件。自动控制机构(10)能利用惯性力或拉力对拖车实行自动控制,当拖车直行时可将两侧车轮同时刹住,转向时只刹住同方向一侧车轮,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K27/00GK1113472SQ94111359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1日
发明者苏兴起 申请人:苏兴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