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53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上使用的防盗暗锁。
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锁种类繁多,结构形式多样。可是这些锁安装在自行车上时,整个锁都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因此不论这些锁的结构如何,偷盗者采用撬、锯、钻、剪等手段都能将锁破坏,使锁丧失把守自行车的功能,让偷盗者将自行车骑走。当前市场上还新出现了一种螺旋式自行车防盗锁(ZL92236044.8),该锁是暗装在自行车的前叉管和三角架前立管之中,锁闭时使自行车的手把不能转动。虽然该锁不能采用撬、剪等手段来破坏它,但用钻的手段仍能将其锁芯破坏。由于这种锁的锁芯又是该锁的锁舌,因此只要锁芯遭到破坏,锁舌也同时被破坏,于是自行车的手把也就不能锁住了。因此这种锁并不能完全防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性极强,保险系数很高,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在锁芯遭到破坏,也不能将锁打开的自行车防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防盗装置是由带有锁舌的暗锁、垫块和自行车车体组成。首先在自行车三角架的横管或斜管的柱面上开有小孔。同时在自行车的前叉轴和手把轴的后柱面上各开有一个互相对应的条形槽孔。然后通过垫块将整个暗锁封装在自行车三角架横管内的前部或斜管内的上部,并让暗锁的钥匙孔从三角架的横管或斜管柱面上的小孔显露出来。而且还让锁舌在锁闭时能同时穿过前叉轴和手把轴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在开启时能从前叉轴和手把轴后柱面的条形槽孔完全退出来。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该自行车防盗装置主要是由自行车车体(1)、带有锁舌的暗锁(5)和垫块(6)组成。先在自行车三角架(4)前面立管的前柱面开一个孔,使它与三角架(4)的横管内孔相贯通。与此同时还在三角架(4)横管的柱面上开一个小孔,在前叉轴(2)和手把轴(3)的后柱面上各开一个互相对应的条形槽孔。然后将前叉轴(2)和手把轴(3)卸下后,让带有锁舌的暗锁(5)从三角架(4)的前面立管上所开的孔穿过,进入到三角架(4)的横管内。再用垫块(6)将带有锁舌的暗锁(5)固定安装在横管内,并要使暗锁(5)的钥匙孔从三角架(4)的横管柱面上的小孔显露出来。还要使锁舌在锁闭时,能同时穿进到前叉轴(2)和手把轴(3)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在开启时能从这两个条形槽孔完全退出来。当暗锁(5)装好后,再将卸下来的前叉轴(2)和手把轴(3)装还原。最后用自行车的铭牌将车体三角架(4)前面立管上的那个孔遮住。
使用中在停放自行车时,让前轮及手把向左自然偏转,然后旋转钥匙使锁舌同时伸进到前叉轴和手把轴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内,接着拔出钥匙,于是自行车的前叉轴及于把轴就被锁舌卡住,手把不能转动使自行车处于既不能骑又不能推走的保险安全状态。主人要用车时,只要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后旋转钥匙,就会使锁舌从前叉轴和手把轴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中完全退出来。这样手把轴又恢复到灵活自如的状态,自行车就可以被骑走。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防盗装置采用了密封式的暗锁结构,车锁融为一体。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论用撬、锯、剪、钻等手段都不能将锁打开。其防盗性能好,安全性强,是现有自行车锁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由带有锁舌的暗锁(5)、垫块(6)和自行车车体(1)组成的自行车防盗装置,其特征是自行车三角架(4)的横管或斜管的柱面上开有小孔,在自行车的前叉轴(2)和手把轴(3)的后柱面上开有条形槽孔;垫块(6)把带有锁舌的暗锁(5)封装在自行车三角架(4)的横管内的前部或斜管内的上部,暗锁(5)的钥匙孔能从三角架(4)的横管或斜管柱面上的小孔显露出来,暗锁(5)的锁舌在锁闭时能同时穿过前叉轴(2)和手把轴(3)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在开启时能从前叉轴(2)和手把轴(3)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中退出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它是将一把带有锁舌的暗锁封装在自行车三角架的横管或斜管内,并且一方面让暗锁的钥匙孔从三角架的横管或斜管柱面上的小孔显露出来;另一方面让暗锁的锁舌在锁闭时,能同时穿过前叉轴和手把轴后柱面上的条形槽孔,在开启时锁舌又能从这两个条形槽孔中完全退出来。该防盗装置防盗性能好,安全性强,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论用撬、剪、钻、锯等手段都不能将此暗锁破坏。该装置确实是一种自行车锁的更新换代产品。
文档编号B62H5/00GK2283603SQ9622418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1日
发明者韩清 申请人:韩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