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023阅读:1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握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握把。
一般常见习用的摩托车后握把,所使用的材料不外有铝合金件及铁条焊件等种类,其中,该铝合金件是利用模具以铸造的方法成型,而铁条焊件则是利用将铁条折弯之后再焊接而成,惟,上述的习用摩托车后握把,若为铝合金件,成型周期长,效率低,无法有效地降低成本,若为铁条焊件,则制作过程冗长,成本相对提高,同时,成品亦较不美观及笨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握把,其成型周期短,效率高,可节约能源,并且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可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后握把,具有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呈中空状,并于壳体两端延伸设有一厚肋部,该厚肋部延设有两相对应的固定体,其中之一固定体内设有一高压气体进气口。
所述的摩托车后握把,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是以工程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握把,其是固设在摩托车座垫部后方,该摩托车后握把具有一壳体,其是以塑料射出成型方式制造而成,并在射出成型之后且尚未冷却之前,以高压气体灌入于壳体内,使壳体内呈中空状,该壳体是略呈一弧状结构,其中在壳体的两自由端顶部向下延伸有一厚肋部,于厚肋部的内侧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两相对应的固定体,该固定体上各设有一锁固孔,并在固定体与厚肋部相连设的位置处设有一进气口;实施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后握把的多数个固定体上的锁固孔,分别藉由锁固元件将其与摩托车车身相互锁固在一起,进而完成组装的作业,由于,该后握把是通过射出成型,再利用成型后的壳体两自由端上其中之一固定体所设的进气口,藉由气针射入高压气体后,再辅以气体保压于壳体内,故,成型周期短、效率亦相对地提高,且该气体保压的压力是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压力降低许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较小型的成型机,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握把,是以工程塑料为材料,故,可降低材料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利用射出成型之后且尚未冷却之前,以高压气体灌入于壳体内,因此,可节省材料,同时,可以达到重量轻的效果。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
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后握把,其是固设在摩托车座垫部后方,该后握把1是具有一壳体10,其是以工程塑料为材料,利用传统的射出成型方式制造而成,并在射出成型之后且尚未冷却之前,以高压气体灌入于壳体10内,使壳体10内呈中空状(如图2所示),该中空壳体10是略呈一冂型弧状结构,于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0的两自由端顶部101向下延伸设有一厚肋部102,并于厚肋部102之内侧适当位置处,向内延伸设有一至少两相对应的固定体11,该等固定体11上分别各设有一锁固孔111,藉由该等固定体11上所设的锁固孔111,可分别藉由一锁固元件将后握把1与摩托车车身20相互锁固在一起(如图4所示)。
再者,本实用新型中,该等固定体11与厚肋部102相连设的位置处设有一朝下的进气口112(如图3所示),其中该进气口112是设置于壳体10至少两固定体11其中之一内,藉由一气针(图中未示)使高压气体从进气口112灌入至壳体10内,高压气体将沿后握把1侧边沿厚肋部102的内部形成气道,而保持压力于该中空壳体10上,直至该壳体10硬化后再由成型机取出为止。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后握把1两自由端上的至少两固定体11上所设的锁固孔111,分别藉由一锁固元件将后握把1与摩托车车身20相互锁固在一起,进而完成组装的作业,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工程塑料为材料,因此,可降低材料成本,又,该后握把1是以射出成型制造而成,并在射出成型之后且尚未冷却之前,以高压气体灌入于壳体10内,故,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可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再者,本实用新型中,其是通过传统的射出成型,再利用成型后尚未冷却的壳体10两自由端上其中之一固定体11内所设的进气口112射入高压气体后,藉由辅以气体保压于该中空壳体10,故,成型周期短、效率亦相对地提高,且该气体保压的压力是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压力降低许多,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可以采用较小型的成型机,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握把,具有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呈中空状,并于壳体两端延伸设有一厚肋部,该厚肋部延设有两相对应的固定体,其中之一固定体内设有一高压气体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握把,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是以工程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后握把,是固设在摩托车座垫部后方,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内呈中空状,并于壳体两端延伸设有一厚肋部,该厚肋部延设有两相对应的固定体,其中之一固定体内设有一高压气体进气口。
文档编号B62J1/00GK2324040SQ9722776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6日
发明者廖英彦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