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组合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20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组合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搬运的手推车,尤指一种可分别组合成双轮立式、四轮平台式或其他形式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
如图8、9所示,是用于搬运小宗货物的手推车,如图8所示,是一种双轮立式手推车,主要是于车架80底端枢设有两车轮81,又于车架80上设有L形的托架82,常态下,可令托架82着地而垂直站立,待放好货物后,将车架80以车轮81为支点略向下压,令托架82底端离地,即可推动车架80前进。
又图9所示,是一种四轮的平台式手推车,其主要是于一承载平台90底部四角落分设车轮91,又于承载平台90一端设有把手杆92,供使力推车。
以前述两种手推车,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可由用户视其实际需要进行选用,换言之,既有的手推车只能在单一形式下工作,然而搬运工作进行时,因货物的性质不同,有时使用立式推车较为简单便捷,有时使用平台式推车则将较为平稳且易于操作。但由上述可知,不论是立式或平台式推车,均只能以其中一种形式使用,对于必须交替使用两种推车的用户而言,就必须分别购置前述两种不同形式的推车,这不仅将增加花费,闲置时亦有占用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别组成立式或平台式构造的手推车,其经由简单的收折组合动作,即可分别构成立式推车或平台式推车,而由用户视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加以运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推车,使收藏时可大幅缩小所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包括一上设有承载台板供承载货物的主车架,一枢接于主车架适当位置的副轮架,一与副轮架枢接的H形把手架,其中该主车架是于一端两侧分设主车轮,其相对另端的两侧则分设把手,又主车架于邻近中央的两侧端分设一横杆,供副轮架的两端枢套其上,
该副轮架呈凵形,两端部分设枢环,并枢套于主车架的横杆上,该把手架呈H形,其于两纵向杆底端分设枢环,供分别枢套于副轮架的中段位置,该枢环上同时固设有一支撑架及副车轮。
在上述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中,该主车架可于一凵形管架间设有数根直杆,又于开口端设一分别与各直杆一端固接的横梁,且该横梁对应于把手架底端的支撑架;而且该主车架的横梁上可分设有一勾环及一扣片,其中勾环是以一环体枢套于横梁上,又扣片弯折成圆弧状,并固接于横梁上;该把手架上端可设有一把手环,其下端分设枢环,供枢设于副轮架的中段位置,该副轮架于枢环外侧可分别固设有一挡环,以限制枢环左右位移;此外,该支撑架上缘可形成有一弧形凹口,该凹口是供主车架的横梁跨设其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及收折方式,其设计最大优点在于可透过简单的折合动作分别构成数种不同形式的手推车,以配合用户不同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收折组合式设计,闲置时仅须简单的收折动作,即可大幅缩小其体积而减少占用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副轮架与把手架结合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收折成立式推车的平面图。
图4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收折成立式推车的背视图。
图5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收折成平台式推车的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合成立式推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合成平台式推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是传统立式推车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传统平台式推车的平面示意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其包括一主车架10;一枢接于主车架10适当位置的副轮架20;一与副轮架20相互枢接的把手架30;
一设于主车架10上供承载货物的承载台板40;其中该主车架10是于一凵形管架13间设有数根直杆11,各直杆11一端固接于凵形管架13上,另端则固接于主车架10开口端所设的横梁12上,又凵形管架13底端设有车轮座14,车轮座14上同轴枢设有两组主车轮15,又凵形管架13的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横梁12以外,而予定义为一把手16,当手推车在立式状态下使用时,可供施力使推车进退;再者,凵形管架13两端与相邻直杆11间于适当位置分设有一横杆17,该横杆17是供副轮架20的两端枢套其上;另,前述横梁12上分设有一勾环18及一弯折成圆弧状的扣片19,其中勾环18是以一环体180活套于横梁12上,扣片19与横梁12则呈固接状态。
该副轮架20呈凵形状,其两端部分设有枢环21,并枢套于主车架10的横杆17上;又副轮架20中段位置供枢设把手架30;该把手架30于两纵向杆31中央连接以一横杆32而构成一H形状,又两纵向杆31上端共同连接有一把手环33,其底端则分设有枢环34,两枢环34则分供枢套于副轮架20的中段位置;又该枢环34底端设有一车轮座35,车轮座35上枢设有副车轮36,再枢环34侧边固设有一支撑架37,该支撑架37上缘分别形成有对应的弧形凹口370,该凹口370对应于主车架10一端的横梁12,当主车架10折合至水平状态时,该横梁12将对应跨设于支撑架37的凹口370间。
请参阅图2所示,其揭示有副轮架20与把手架30下端枢环34的枢接关系,如图所示,把手架30两纵向杆31下端的枢环34枢套于副轮架20的中段位置,又副轮架20中段于两枢环34的相对外侧处分别固接有一挡环22,用以限制两枢环34于副轮架20上左右移动。
仍请参阅
图1所示,该承载台板40是固设于主车架10表面,其一端朝九十度延伸形成有一挡部41,当手推车在立式状态下使用时,即利用该挡部41承载支撑堆栈其上的货物。
由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以前述构造仅需透过简易的收折动作,即可轻易地构成双轮立式、四轮平台式及另种特殊的四轮立式手推车。
首先仍请参阅
图1,该图所示的折合状态既非常规的立式推车,亦非平台式推车,在基本型态上,其是属于立式状态,惟副轮架20向外张开而与主车架10构成人字形,又把手架30亦透过其与副轮架20的枢接关系折合至直立状态,而副轮架20上的副车轮36亦着地构成支撑,另主车架10上的扣片19则扣合于把手架30中央的横杆32上,在前述状态下,即构成一以四轮构成支撑而可维持斜立状态的手推车。
前述由四轮构成支撑的斜立手推车,其使用方式与斜式手推车相同,主要是利用主车架10两侧的把手16推移手推车前进,不同处在于透过两副车轮36的辅助支撑,令斜立手推车可运用于承载搬运较为笨重的货物,且在搬运过程中如须中途暂停,亦可随时维持于该斜立状态,使手推车不致任意倾倒。
又请参阅图3所示,此为本实用新型收折成立式推车时的实施形态,主要是令副轮架20以一端枢接处为支点而折向主车架10底面,又把手架30亦以下端的枢接处为支点而同样地折向主车架10底面,经完成前述折合动作后,可将主车架10的横梁12上的勾环18勾住把手架30上端的把手环33(请参阅图4所示),即可维持该折合状态,并组合成为一双轮着地的立式推车(其使用状态请参阅图6所示,使用时是由运货者握住把手16以推动推车前进)。
再请参阅图5所示,此为本实用新型收折成平台式推车时的实施形态,主要是令副轮架20以一端枢接处为支点以逆时针方向折向主车架10的另端底面,又把手架30亦利用下端的枢接处为支点折至垂直方向,并使用副车轮36着地构成支撑,随后再令主车架10的横梁12跨设于把手架30底端所设的支撑架37上,即可构成一四轮着地的平台式推车(其使用状态请参阅图7所示,使用时是由运货者握持把手环33推动推车前进)。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设有承载台板供承载货物的主车架,一枢接于主车架适当位置的副轮架,一与副轮架枢接的H形把手架,其中该主车架是于一端两侧分设主车轮,其相对另端的两侧则分设把手,又主车架于邻近中央的两侧端分设一横杆,供副轮架的两端枢套其上,该副轮架呈凵形,两端部分设枢环,并枢套于主车架的横杆上,该把手架呈H形,其于两纵向杆底端分设枢环,供分别枢套于副轮架的中段位置,该枢环上同时固设有一支撑架及副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该主车架是于一凵形管架间设有数根直杆,又于开口端设一分别与各直杆一端固接的横梁,且该横梁对应于把手架底端的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该主车架的横梁上分设有一勾环及一扣片,其中勾环是以一环体枢套于横梁上,又扣片弯折成圆弧状,并固接于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该把手架上端设有一把手环,其下端分设枢环,供枢设于副轮架的中段位置,该副轮架于枢环外侧分别固设有一挡环,以限制枢环左右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上缘形成有一弧形凹口,该凹口是供主车架的横梁跨设其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组合式手推车,其包括有一主车架、一枢接于主车架适当位置的副轮架、一与副轮架枢接的H形把手架;其中主车架上设有一承载台板,供承载货物,又利用前述主车架、副轮架及把手架间的枢接关系,配合其上所设的固定结构而可分别组合成双轮立式、四轮平台式及其他形式手推车,收藏时并可大幅缩小占用空间。
文档编号B62B3/00GK2344249SQ98219769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0日
发明者林政男 申请人:经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