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5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80活动连接在小齿轮15 —侧的一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的支架7上,拔动杆18的底杆的自由端181延伸入所述环形槽15-1中,拔动杆18的竖杆的顶端与一拉绳6相连。
[0026]所述支架7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制拔动杆18的摆动角度的限位销71。
[00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杆8的内侧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13上,并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驱动齿轮14固定连接。
[0028]当所述棘爪5为对称分布的两个时,为利于所述棘爪5与所述棘轮2啮合,棘爪5的外侧端与棘爪固定座3之间设有弹簧10。
[0029]所述驱动杆8的外侧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支撑杆102上;优化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驱动杆8的外侧端与一连杆12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撑杆102固定相连。
[0030]人在骑助力车时,因路面不平整等因素,导致人和所述座凳组件101上下颠簸,进而使所述后支撑杆102与重力势能转换系统的壳体20之间发生相对摆动,避震装置105处于上下收缩状态,往下压时,人与车的整体重心开始降低,即重力势能开始转换为动能;此时,后支撑杆102与重力势能转换系统的壳体20也往下压,驱动杆8的外侧端受到相应的力,使驱动杆8绕所述定位轴13发生转动,进而驱动上述驱动齿轮14旋转,并带动小齿轮15旋转,由于小齿轮15通过与棘爪固定座3的配合,故而使棘爪固定座3随小齿轮15绕中心轴11同步旋转,(如图3,各棘爪5上产生离心力,)进而使各棘爪5与棘轮2的内侧壁啮合,以使棘爪固定座3通过棘爪5带动棘轮2以及大齿轮I同步旋转,并由大齿轮I带动动力输出轴19 一同旋转;而避震装置105往上伸展时,人与车的整体重心升高,驱动杆8的外侧端受力反向,使驱动杆8带动驱动齿轮14以及小齿轮15逆向旋转,进而带动棘爪固定座3逆向旋转,棘爪固定座3在逆向旋转时不会驱动棘轮2旋转,也就不会使大齿轮I以及动力输出轴19旋转。
[0031]当拉动拉绳6,使拔动杆18的底杆的自由端181上翘时,拔动杆18带动小齿轮15沿中心轴11向上滑动,使小齿轮15与棘爪固定座3脱离,此时,所述动力输出轴19适于逆向旋转,此时的助力车才可以倒退(因为倒退时,助力车后轮上的飞轮带动链条反向旋转),或为方便链条的安装。
[003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包括:座凳组件、后支撑杆、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座凳组件的下端且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与后支撑杆活动连接的重力势能转换系统; 所述座凳组件后侧与后支撑杆之间设有避震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势能转换系统包括:与所述后支撑杆活动连接的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轴承配合于一定位轴上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该小齿轮活动配合于一中心轴上,该中心轴上轴承配合有棘爪固定座和大齿轮,该棘爪固定座上分布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棘爪,该棘爪固定座能随小齿轮绕中心轴同步旋转; 所述棘爪固定座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各棘爪配合的棘轮; 棘轮与大齿轮上下固定配合; 所述中心轴的与小齿轮活动配合的部分为加长部,小齿轮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呈L形的拔动杆的折角端活动连接在小齿轮的一侧的一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架上,拔动杆的底杆的自由端延伸入所述环形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部上设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压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动杆的竖杆的顶端与一拉绳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制拔动杆的摆动角度的限位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的内侧端通过小轴活动连接在棘爪固定座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与棘爪固定座之间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槽实现上下配合;或所述棘爪固定座的顶面整体与所述小齿轮的底面上的限位槽实现上下定位配合,以使该棘爪固定座能随小齿轮绕中心轴同步旋转。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驱动杆的内侧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大齿轮与一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的脚踏板组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外侧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支撑杆上;或所述驱动杆的外侧端与一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撑杆固定相连。
9.如权利要求2-8之一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在骑助力车且人和所述座凳组件上下颠簸时,所述后支撑杆与重力势能转换系统的壳体之间发生相对摆动,人与车的整体重心降低时,使所述驱动杆绕所述定位轴发生转动,进而驱动上述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小齿轮旋转,使棘爪固定座随小齿轮绕中心轴同步旋转,进而使各棘爪与棘轮的内侧壁啮合,以使棘爪固定座通过棘爪带动棘轮以及大齿轮同步旋转,并由大齿轮带动动力输出轴一同旋转;人与车的整体重心升高时,驱动杆的外侧端受力反向,使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以及小齿轮逆向旋转,进而带动棘爪固定座逆向旋转,使各棘爪与棘轮的内侧壁脱离。
10.如权利要求2-8之一所述的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控制所述动力输出轴逆向旋转时,拉动拉绳,使拔动杆的底杆的自由端上翘时,拔动杆带动小齿轮沿中心轴向上滑动,使小齿轮与棘爪固定座脱离,此时,所述动力输出轴适于逆向旋转。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利用重力势能的助力车,包括:座凳组件、后支撑杆、前支撑杆,设于座凳组件的下端且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与后支撑杆活动连接的重力势能转换系统。所述座凳组件后侧与后支撑杆之间设有避震装置。本发明的助力车通过重力势能转换系统,将由助力车上下颠簸产生的重力势能加以利用,转换为助力车前进的动能,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助力车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动力输出轴适于逆向旋转,保证了助力车可以倒退。
【IPC分类】B62M1-10
【公开号】CN104724240
【申请号】CN201310715092
【发明人】陈国芳, 龚天波, 陈俊
【申请人】陈国芳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