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79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支撑轴向负重的同时可有效吸收施加于轴承与蜗杆轴的冲击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地说,电动式动力转向(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作为用电动发动机代替现有的液压式动力转向器来辅助通过电气控制的转向力的装置,是一种去掉油箱、泵、软管等液压部件并使用了发动机及控制装置的车辆的动力转向装置。
[0003]再则,电动式动力转向器相比于液压式转向器,具有体积及重量相对小的优点,因此目前广泛使用于汽车等。
[0004]在这里,电动式动力转向器连接转向盘与齿轮箱,并且具有发动机。与发动机连接的圆柱轴在末端根据万向接头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使在两侧端分别结合有球形接头的轴以齿条与小齿轮(rack and pin1n)方式左右移动,各个球形接头通过拉杆分别连接于左右车轮的转向节(knuckle)。
[0005]其中,配置电动机的部分,在外壳内部以使与转向盘连接的圆柱轴插入于蜗轮中心,来结合蜗轮与圆柱轴。并且,蜗轮与发动机结合,与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的蜗杆轴啮合。
[0006]但是,根据发动机的加减速及扭矩变动,无法均匀地维持蜗杆轴与蜗轮之间的啮合,并且存在产生间隙而引发噪音的问题。
[0007]另外,蜗杆轴不仅受到安装在蜗轮时产生的纵向的垂直力,还受到在蜗轮旋转时作用为排斥力的轴方向横向力。
[0008]并且,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为了对垂直力进行补偿进而为了防止噪音及提高耐久性,正在着重考虑对横向力的间隙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0009](要解决的问题)
[0010]为了解除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支撑轴方向负重的同时可有效吸收施加于轴承与蜗杆轴的冲击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的冲击吸收装置包括:蜗杆轴,可旋转地配置在外壳内部且与蜗轮啮合地连接,在其两侧端部设置承支撑蜗杆轴旋转的轴承;第一板件,在所述轴承的一侧或两侧外轮以对应于外轮且一面与外轮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冲击吸收部件,其配置为对应于所述第一板件的另一面,以使其一面接触于所述第一板件的另一面,并且其为可弹性变形材质且在其外周面及内周面间断地形成预定深度的弹性可变槽;及第二板件,其配置为对应并接触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另一面。
[0013]在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形成的弹性可变槽还可采用连续凹陷形成的构造。
[0014]另外,优选地,所述弹性可变槽沿着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外周面及内周面形成一个以上,并且以“v”、“u”及“匚”中的一个断面构成。
[0015]在这里,优选地,所述U字型断面形状分别形成在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中央部内外周端,并且还具有相当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内外周端的至少三分之一的宽度。
[0016]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中的一个板件形成内侧面向单方向弯曲的“L”形状的断面,用以支撑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内周面。
[0017]优选地,在形成多个所述弹性可变槽时,弹性可变槽之间形成相互不同的间隔,以迅速对应于压缩力来吸收冲击。
[0018]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板件具有相当于盖子的内廓部的内廓部,用以替换结合于所述轴承并防止灰尘等流入的盖子。
[0019](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0]通过上述解决手段,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可通过冲击吸收部件的变位来吸收施加于轴承与蜗杆轴的轴向的冲击。
[0021]另外,当蜗杆轴向一方向移动之后移动到另一方向时,可减少因轴承与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断面图。
[0025]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断面图。
[0026]图5是图示与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图4所对应的构造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1:蜗杆轴
[0029]103:轴承
[0030]105:第一板件
[0031]105a:弯曲部
[0032]107:冲击吸收部件
[0033]109:第二板件
[0034]111:弹性可变槽
[0035]200:外壳
[0036]300:蜗轮
[0037]具体实施方法
[0038]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转向柱的锁定装置。
[0039]在这里,图面的左侧部分为前端,图面的右侧部分为后端,并且图面的上部为上端,图面的下部为下端。
[0040]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断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的断面图。图5是图示与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图4所对应的构造图。
[0041]如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式动力转向的蜗杆轴的冲击吸收装置包括:蜗杆轴101,可旋转地配置在外壳200内部且与蜗轮300啮合而连接,在其两侧端部设置支撑蜗杆轴旋转的轴承103 ;第一板件105,在轴承103的一侧或两侧外轮以对应于外轮且一面与外轮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可弹性变形的材质的冲击吸收部件107,在第一板件105的另一面以对应于该另一面且一面与该另一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在其外周面及内周面间断地形成预定深度的弹性可变槽111 ;及第二板件109,配置为对应并接触于冲击吸收部件107的另一面。
[0042]另外,形成在冲击吸收部件107的弹性可变槽111采用连续凹陷形成的构造,也可自由设定弹性变形强度。
[0043]在这里,优选地,虽然未在图面上图示出轴承103,但是应理解为轴承103在接近电动机侧。
[0044]详细地说,冲击吸收部件107采用因沿着轴向或垂直方向传递的负重可导致弹性变形的材质,作为一示例,优选为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质。
[0045]另外,第一板件105及第二板件109为了支撑在一侧通过轴承103传递过来的负重,优选为使用钢铁材质,但是若能够支撑负重则也可利用塑料等合成树脂材质。
[0046]并且,优选地,在冲击吸收部件107形成弹性可变槽111,更优选地,弹性可变槽111沿着冲击吸收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