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运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2861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转动机构连接左本体及右本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左本体1 2的右侧具有左连接部1 21,右本体112的左侧具有右连接部1121,左连接部1021与右连接部1121相对。转动机构12连接左连接部1021及右连接部1121,左壳体101及左底座103覆盖左连接部1021及部分转动机构12,右壳体111及右底座113覆盖右连接部1121及部分转动机构12。再一并参阅图5,其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动机构连接左本体及右本体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转动机构12包括连接轴121、左轴套122、右轴套123及驱动齿轮124,连接轴121穿设左连接部1021及右连接部1121,左轴套122设置于左连接部1021内,并套设于连接轴121的左端;同样地,右轴套123设置于右连接部1121内,并套设于连接轴121的右端。左连接部1021的上端缘具有左齿部1022,右连接部1121的上端缘亦具有右齿部1122,右齿部1122对应左齿部1022(如图4所示)。驱动齿轮124枢接于连接轴121,并位于左齿部1022及右齿部1122间,驱动齿轮124与左齿轮1022及右齿轮1122相啮合。当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通过转动机构12连接时,左车体10翻转,左车体10的左齿部1022带动驱动齿轮124转动,同时,驱动齿轮124带动右车体11的右齿部1122,进而带动右车体11翻转,右车体11的翻转方向与左车体10的翻转方向相反。换句话说,左车体10翻转,通过转动机构12同时带动右车体11作反向翻转。当然也可翻转右车体11驱动转动机构12带动左车体10作反向翻转。上述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通过转动机构12自动地相对转动。上述驱动齿轮124为斜齿轮。
[0027]复参阅图3,本申请的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内分别具有感应装置13,以设置于左车体10的感应装置13进行说明,感应装置13包括支撑座131及二个陀螺仪132,支撑座131设置于左底座103内,二个陀螺仪132设置于支撑座131的二个支撑端部133,二个支撑端部133为中空凹槽,使二个陀螺仪132放置于二个支撑端部133,并活动于中空凹槽内。然右车体11内的感应装置13与位于左车体10内的感应装置13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每一感应装置13用于感应车体的重心变化,通过车体的重心变化控制左右轮体前进、后退及旋转。每一感应装置13更包括加速度感测器,加速度感测器搭配二个陀螺仪132使用,可更精确地的感应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状态。
[0028I 本申请的同步运动滑板车I还包括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电路板141及电源供应器142。本申请的控制电路板141设置于右本体112的下表面,电源供应器142设置于左本体102与左底座103间,其中控制电路板141及电源供应器142是可依据使用者需求更换设置位置,上述仅为一实施方式,不应以此为限。本申请的控制电路板141连接电源供应器142、每一感应装置13的二个陀螺仪132、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上述电源供应器142为蓄电池,其可连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供应电力至电源供应器142,电源供应器142储存电能。本申请的电源供应器142更包含电源连接埠1421,电源连接埠1421固定于右车体11的右底座113,使外接电源可通过电源连接埠1421传输电力至电源供应器142。本申请控制装置14还包括启动开关143,启动开关143设置于右车体11的右底座113,并连接电源供应器142,以启动或关闭电源供应器142。上述电源连接埠1421及启动开关143的位置不以上述为限,上述仅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
[0029]上述已经说明本申请的同步运动滑板车I的细部结构,下述说明同步运动滑板车I的使用方式,使用者使用同步运动滑板车I前,先按下启动开关143,启动开关143启动电源供应器142,电源供应器142传输电力至控制电路板141,控制电路板141再传送电力至多个陀螺仪132、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使同步运动滑板车I处于待机状态。
[0030]接著,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踏上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当使用者通过双脚同时踩踏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并使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向前翻转时,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内的多个陀螺仪132感应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重心同时改变,而且重心位置一致往前,此时多个陀螺仪132分别发出感应讯号至控制电路板141,控制电路板141根据感应讯号产生控制讯号,并传输控制讯号至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根据控制讯号产生一致的转速,并分别驱动左轮胎1041及右轮胎1141向前滚动,达到控制同步运动滑板车I往前移动的目的。相反地,当使用者欲控制同步运动滑板车I向后移动时,使用者的双脚同时踩踏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并使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向后翻转,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内的多个陀螺仪132感应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重心同时改变,而且重心位置一致往后,此时多个陀螺仪132分别发出感应讯号至控制电路板141,控制电路板141根据感应讯号产生控制讯号,并传输控制讯号至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根据控制讯号产生一致的转速,并分别驱动左轮胎1041及右轮胎1141向后滚动,达到控制同步运动滑板车I往后移动的目的。
[0031]为了驱动同步运动滑板车I转弯,使用者通过双脚同时踩踏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并使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翻转方向不同,同步运动滑板车I根据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翻转方向不同而朝不同方向转弯。当左车体1及右车体11的翻转方向不同时,左车体1内的二个陀螺仪132感应左车体1的重心位置与右车体11内的二个陀螺仪132感应右车体11的重心位置不同,左车体10内的二个陀螺仪132产生第一感应讯号,右车体11的二个陀螺仪132产生第二感应讯号,第一感应讯号及第二感应讯号均传至控制电路板141进行处理,并产生第一控制讯号及第二控制讯号,第一控制讯号及第二控制讯号分别传至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左驱动电机1042及右驱动电机1142分别根据第一控制讯号及第二控制讯号产生不同转速,并驱动左轮胎1041及右轮胎1142往同一方向转动,使同步运动滑板车I达到小旋转半径的旋转的目的。
[0032]对于动作协调性不佳的使用者,使用者通常无法控制双脚同时踩踏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并使其二者往不同方向翻转,举例说明,使用者一脚踩踏左车体10向前翻转,另一脚踩踏右车体11往后翻转。本申请的同步运动滑板车I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本申请的同步运动滑板车I的转动机构12具有驱动齿轮124,当使用者一脚踩踏左车体10向前翻转时,左车体10的左齿轮1022带动驱动齿轮124,驱动齿轮124带动右车体11的右齿轮1122,右车体11自动地向后翻转,无须使用者另一脚踩踏右车体11使其翻转,有助于辅助使用者操作同步运动滑板车I,也避免使用者于操控过程中因失去平衡而产生危险。欲停止同步运动滑板车I旋转,当使用者通过脚部控制左车体10或右车体11回复至原始位置时,右车体11或左车体10通过转动机构12自动回复至原始位置,即可使同步运动滑板车I维持于平衡静止不动的状态。
[0033]复参阅图2,左壳体101的左侧延伸出左轮罩106,左轮罩106罩设于左轮体104的上方;同样地,右壳体111的右侧延伸出右轮罩116,右轮罩116罩设于右轮体114的上方。左轮罩106及右轮罩116可防止使用者的双脚被左轮体104及右轮体114卷入或摩擦受伤。再参阅图1,左壳体101及右壳体111的上表面分别嵌设防滑踏板15,每一防滑踏板15具有多条防滑条151,多条防滑条151相间隔并可排列成一个图案,当使用者踩踏于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二个防滑踏板15时,增加双脚与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的摩擦力,可避免使用者的双脚于左车体10及右车体11上产生滑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