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02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属于汽车车梁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汽车车梁对撞击能量的存储;其结构包括沿汽车车身前后延伸的纵梁,纵梁为主要由间隔排布的缓冲梁和连接梁组成为一体的螺旋式车梁,缓冲梁包括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连接梁和形变梁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形变梁的一端连接上行梁的尾端,形变梁的另一端连接下行梁的首端,且下行梁的厚度为上行梁厚度的1.2~2倍,上述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组成弯折的缓冲梁;每个连接梁的首端连接一个缓冲梁的下行梁,同时所述连接梁的尾端连接另一个缓冲梁的上行梁,且位于连接梁尾端的上行梁的厚度为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厚度的1.2~2倍。
【专利说明】
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
【背景技术】
[0002]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架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
[0003]纵梁除了作为汽车车身的承载部件外,也是传递吸收碰撞冲击力的关键配件。在汽车受到撞击时,纵梁发生形变,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分担部分冲击力,可降低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但是,现有的纵梁结构由于强度或形变量或撞击力传递等局限性,所能吸收的撞击能量少,在汽车受到撞击时对人体的保护性能低。
[0004]2014年6月1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847664A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本体以及位于前防撞梁本体左、右两端的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前防撞梁右安装板,且前防撞梁本体、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前防撞梁右安装板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防撞梁本体、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前防撞梁右安装板均采用高强度钢板冷冲压而成。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撞梁本体上缺乏一定形变量,在受到撞击力时吸收能量少,且该防撞梁本体上能量的传递性差,不能及时将前方受到的撞击力传递到后部,进而相对的蓄能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来解决如何提高汽车车梁对撞击能量存储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包括沿汽车车身前后延伸的纵梁,纵梁为主要由间隔排布的缓冲梁和连接梁组成为一体的螺旋式车梁,缓冲梁包括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连接梁和形变梁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形变梁的一端连接上行梁的尾端,形变梁的另一端连接下行梁的首端,且下行梁的厚度为上行梁厚度的1.2?2倍,上述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组成弯折的缓冲梁;
[0009]每个连接梁的首端连接一个缓冲梁的下行梁,同时所述连接梁的尾端连接另一个缓冲梁的上行梁,且位于连接梁尾端的上行梁的厚度为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厚度的1.2?2倍。
[0010]连接梁和形变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1]每个缓冲梁中下行梁的宽度为上行梁宽度的1.2?2倍,位于连接梁尾端的上行梁的宽度为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宽度的1.2?2倍。
[0012]缓冲梁包括缓冲梁I和缓冲梁Π,缓冲梁I中下行梁的尾端与连接梁的首端连接,连接梁的尾端与缓冲梁Π中上行梁的首端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中纵梁中的上行梁和下行梁通过形变梁连接,且下行梁的厚度厚于上行梁的厚度、下行梁的宽度和大于上行梁的宽度,在汽车受到撞击时,每个缓冲梁中的上行梁和下行梁均可承载撞击力,并且该纵梁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由前向后逐渐增加,使得撞击力和撞击能量首先由纵梁前端吸收,逐渐向后部蔓延,进而可最大程度地吸收撞击能量,保护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0015]2、本实用新型中上行梁与下行梁之间通过形变梁连接,缓冲梁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形变梁和连通梁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在汽车受到撞击时,上述形变梁和连接梁均可发生形变,可用于储存大量撞击能量,进而分担了撞击力,减少了对驾驶员的损害;
[0016]3、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形的形变梁和连通梁都通过增宽和增厚得到加强,使得形变梁和连通梁与其它部分同步变形,进而增加了蓄能量;
[0017]4、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形的形变梁和连通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增加了形变梁和连接梁的强度,进而增加了形变梁和连接梁的蓄能量。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附图1为实施例1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实施例2—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实施例3—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上行梁,2、缓冲梁I,3、下行梁,4、连接梁,5、缓冲梁Π,6、形变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反相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前、后、左、右,“内、外”是指对部件本身的轮廓的的内外。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其结构包括沿汽车车身前后延伸的纵梁,纵梁为主要由间隔排布的缓冲梁和连接梁组成为一体的螺旋式车梁,缓冲梁包括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连接梁和形变梁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形变梁的一端连接上行梁的尾端,形变梁的另一端连接下行梁的首端,上述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组成一个弯折的缓冲
M
ο
[0027]本实施例中共有两个缓冲梁,分别为缓冲梁12和缓冲梁Π5,缓冲梁12和缓冲梁Π5通过连接梁4连接。该连接梁4的首端连接缓冲梁12的下行梁3,同时该连接梁4的尾端连接缓冲梁Π 5的上行梁I。
[0028]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I厚度的1.8倍,缓冲梁Π5的上行梁I的厚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厚度的1.8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I厚度的1.8倍。
[0029]同时,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I宽度的1.2倍,缓冲梁Π 5的上行梁I的宽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宽度的1.2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I宽度的1.2倍。
[0030]连接梁4和形变梁6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0031 ]上述纵梁安装在车身上时,需满足缓冲梁12位于车身前部,缓冲梁Π 5位于车身后部,进而在车身受到撞击时,该纵梁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由前向后逐渐增加,使得撞击力和撞击能量首先由纵梁前端吸收,逐渐向后部蔓延,进而可最大程度地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而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0034]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I厚度的1.2倍,缓冲梁Π 5的上行梁I的厚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厚度的1.2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I厚度的1.2倍。
[0035]同时,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I宽度的1.8倍,缓冲梁Π 5的上行梁I的宽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宽度的1.8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I宽度的1.8倍。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而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0038]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厚度的1.5倍,缓冲梁Π 5的上行梁的厚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厚度的1.5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厚度为其上行梁厚度的1.5倍。
[0039]同时,缓冲梁12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宽度的1.5倍,缓冲梁Π5的上行梁的宽度为缓冲梁12的下行梁3的宽度的1.5倍,缓冲梁Π 5中其下行梁3的宽度为其上行梁I宽度的1.5倍。
[0040]缓冲梁与形变梁的个数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个数,在实际应用中,缓冲梁与形变梁的个数根据需要做调整,每个连接梁的首端连接一个缓冲梁的下行梁,同时所述连接梁的尾端连接另一个缓冲梁的上行梁,同时在每个缓冲梁中其上行梁的厚度小于其下行梁的厚度、其上行梁的宽度小于其下行梁的宽度,同时,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厚度小于位于该连接两尾端的上行梁的厚度,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宽度小于位于该连接两尾端的上行梁的宽度。
[0041]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包括沿汽车车身前后延伸的纵梁,其特征在于纵梁为主要由间隔排布的缓冲梁和连接梁组成为一体的螺旋式车梁,缓冲梁包括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连接梁和形变梁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形变梁的一端连接上行梁的尾端,形变梁的另一端连接下行梁的首端,且下行梁的厚度为上行梁厚度的1.2?2倍,上述上行梁、下行梁和形变梁组成弯折的缓冲梁; 每个连接梁的首端连接一个缓冲梁的下行梁,同时所述连接梁的尾端连接另一个缓冲梁的上行梁,且位于连接梁尾端的上行梁的厚度为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厚度的1.2?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和形变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其特征在于每个缓冲梁中下行梁的宽度为上行梁宽度的1.2?2倍,位于连接梁尾端的上行梁的宽度为位于连接梁首端的下行梁的宽度的1.2?2倍。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其特征在于缓冲梁包括缓冲梁I和缓冲梁Π,缓冲梁I中下行梁的尾端与连接梁的首端连接,连接梁的尾端与缓冲梁Π中上行梁的首端连接。
【文档编号】B62D21/15GK205524461SQ201620294276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张洪延
【申请人】张洪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