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气动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817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气动浮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标,尤其是非电驱动的环保型气动浮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 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环境保护压力越 米越大。当前,用电驱动的浮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在节能 环保方面也存在一定缺点。市场上使用太阳能的浮标也偶尔可见,但对天气有较大的依赖, 如遇到阴雨天就无能为力。因此,设计一种不使用任何外部能源,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可 自主向前运动,自主调节运动方向的环保型多功能气动浮标很有必要。这种新型浮标可广 泛应用于钓鱼、拉网、水中救援、水上儿童玩具的开发等众多领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由弹性座腔、双孔导气管和浮标组成,弹性座腔内安装有弹 簧和单向进风口 ;弹性座腔上安装有两个单管气阀;双孔导气管由两根独立的不相互连通 的空心导气管组成;浮标的尾部安装有两个独立的圆柱形管道,管道内均设计有气动轴和 气动页片;气动页片安装在气动轴上的角度不同;气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划水片;浮标尾 部的圆柱形管道上还有助推排气口。将浮标放置在水面上,导管箱和弹性座腔放置在岸上, 当人坐在弹性座腔上时,单向进风口会自动关闭,同时压缩腔内的空气,空气通过双孔导气 管进入位于浮标尾部的两个独立的圆柱形管道内,被压缩的气体会通过气动页片带动气动 轴转动,进而带动划水片不停转动做功,这样浮标就获得了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不断向前 运动。另外,被压缩的气体最终从浮标的尾部向后排出,也会给浮标一个向前运动的推力。 同时开启位于弹性座腔上方的两个单管气阀时,浮标就向正前方运动;关闭其中一个单管 气阀时,位于浮标尾部的相应划水片就会停止转动,如左边的划水片停止转动,浮标就会向 偏左方向运动,反之则向偏右方向运动,这样就可以控制浮标的运动方向;同时关闭两个单 管气阀,浮标则停止运动,此时弹性座腔可当休息用的座凳使用。当弹性座腔的空气全部 被压缩完以后,人只要站立起来,弹性座腔就会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迅速膨胀,从单向进风 口吸入空气,人再坐上去,又可压缩空气,继续推动浮标向前运动。当多功能气动浮标使用 完毕后,可将双孔导气管放入导管箱内储存,下次使用时再从中取出,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 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标,2.双孔导气管,3.导管箱,4.划水片,5.单管气阀,6.弹性座腔, 7.单向进风口,8.弹簧,9.气动轴,10.助推排气口,11.气动页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弹性空腔6形状为长方体,腔内均勻安装多根弹簧8,每 根弹簧固定在腔体的上下底面,腔体的侧面开两个圆形的单向进风口 7,压缩腔体时能自动 关闭,在腔体的上表向边沿开两个小孔,两根带阀门的空心塑料管连接在小孔上,并用胶水 粘牢固,腔体的上下底面采用硬质橡胶或木板,侧面采用柔软的布料制作,并在布料的内侧 涂上气密材料;双孔导气管2为粘连在一起的两根空心塑料管,要求材质轻韧性好,导管箱 3由普通木制材料制成,用来储藏双孔导气管2 ;浮标1形状为曲边等腰三角形体,可采用密 度较小的木质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泡沫材料,浮标的尾部安装两个独立的圆柱形管道,并分 别与双孔导气管2的两端连接牢固,圆柱形管道的两个底面分别开一个小圆孔,气动轴9穿
3过小孔,气动轴9上安装上气动页片11,气动页片的形状类似电风扇的页片,当压缩弹性座 腔6时,产生的气流带动气动页片11转动,气动轴也随之转动,气动轴的末端是划水片4,划 水片形状为长方形,圆柱形管道上的助推排气口 10,形状为圆柱形,方向朝后。
权利要求一种由弹性座腔(6)、双孔导气管(2)和浮标(1)组成的多功能气动浮标,其特征是弹性座腔(6)内安装有弹簧(8)和单向进风口(7);弹性座腔(6)上安装有单管气阀(5);双孔导气管(2)由两根独立的不相互连通的空心导气管组成;浮标(1)的尾部安装有两个独立的圆柱形管道,管道内均设计有气动轴(9)和气动页片(11);气动轴(9)的两端还安装有划水片(4);浮标尾部的圆柱形管道上还有助推排气口(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气动浮标,涉及人类生活必须(农、轻、医)领域。该多功能气动浮标由弹性座腔(6)、双孔导气管(2)和浮标(1)组成。将浮标(1)放置在水面上,弹性座腔放置在岸上,通过压缩弹性座腔(6)内的空气,带动气动页片(11)和划水片(4)转动,从而给浮标一个向前的推力,使浮标向前运动。分别关闭单管气阀(5)可控制浮标(1)的运动方向。另外,浮标尾部的圆柱形管道上还有助推排气口(10),当空气被压缩而从助推排气口(10)向后排出时,浮标也会获得一个向前的推力。这种气动浮标可广泛应用于钓鱼、拉网、水中救援、水上儿童玩具的开发等众多领域。
文档编号B63B22/00GK201580530SQ20092015279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
发明者刘郁葱, 熊翊辰, 熊雄 申请人:熊雄;刘郁葱;熊翊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