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027发布日期:2018-09-01 02:5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游泳装备和潜水装备行业,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用于游泳运动、潜水运动,特别适合于在较为广阔的水域长距离高速巡游。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游泳运动和潜水运动越来越普及,各种游泳装备、潜水装备层出不穷,采用潜水服配以脚蹼和呼吸器是较为常见的组合,既可以在水面上游行,也可以在水下潜行,脚蹼有双脚交替打水的双脚双蹼,也有双脚同步打水的双脚单蹼,但是总体而言,推进效率均不高,游泳者的体能有相当大的比例消耗在做无用功上,难以达到较高的游速,并且距离稍长就会感到疲劳,因此无法实现长距离高速巡游。

推进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现有的潜水服均是依照人体的外形特点进行设计,虽然与人的体形能够较好地匹配,穿着也较舒适,但是不符合在水中流线形前进阻力最小的原则,与鲸鱼、海豚、鲨鱼、金枪鱼或旗鱼的体形相比,相差甚远;其次是产生推进力的打水工具,即脚蹼的推进效率也不高,虽然采用双脚同步打水的双脚单蹼的推进效率高于采用双脚交替打水的双脚双蹼,但与鲸鱼、海豚、鲨鱼、金枪鱼、旗鱼的尾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是人类的骨骼、肌肉是为适应陆地行走、奔跑而存在的,而鲸鱼、海豚、鲨鱼、金枪鱼、旗鱼的骨骼、肌肉是为适应水中高效游动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在游动的形态上还是肌肉力量的对比上,人类都远远输给了后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当今游泳装备和潜水装备推进效率不高的三个方面原因之中“现有的潜水服是依照人体的外形特点进行设计,不符合在水中流线形前进阻力最小的原则”这一原因,本发明人对水中的游泳健将鲸鱼、海豚、鲨鱼、金枪鱼、旗鱼的体形进行仔细观察、研究,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提供出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模仿鲸鱼、海豚、鲨鱼、金枪鱼、旗鱼的体形和尾鳍并结合人类自身的体形特点,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人体工学,达到在水中行进阻力最小的效果,从而提高游速并有效降低长时间游泳时产生的疲劳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泳者在水中的行进潜能,进而达到长距离高速巡游的目的。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包括包裹游泳者上半身的上泳装和包裹游泳者下半身的下泳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泳装为扁平状且前小后大,即呈现水平方向扁平且前小后大的形状,整体呈压扁的锥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游泳者前端的阻力并同时减小游泳者摆动仿生尾鳍本体时引起的游泳者上半身的上下摆动,所述上泳装由形状固定的刚性材料浇铸而成,包覆游泳者自头部至躯干部;所述下泳装为筒形且前大后小,在游泳者脚部附近呈现竖立方向扁平且前大后小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游泳者摆动仿生尾鳍本体时所消耗的无用功,所述下泳装用可弯曲变形且具有弹力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包覆游泳者自躯干部至脚部;上泳装和下泳装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外表面至少有一处涂有反光涂料或贴有反光贴,以便于游泳者夜间巡游时被船或艇的灯光发现并及时避让,提高游泳者夜间巡游的安全性。

上泳装和下泳装合为一体后,整体而言具有相似于鲸鱼体形、海豚体形、鲨鱼体形、金枪鱼体形或旗鱼体形的流线外形,因此具有较低的前进阻力,从而帮助游泳者提高游速并有效降低长时间游泳时产生的疲劳感,进而达到长距离高速巡游的目的。

通过上泳装的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和下泳装的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上泳装和下泳装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为一体式结构。

上泳装1在游泳者躯干两侧的腋下部位分为前后两半式,有防水拉链将前后两半合拢并连为一体,在穿入前可将前后两半分别向前后适当撑开,以便于穿入;上泳装1也可以在呼吸管铰接结构以后的部位分为左右两半式,同样有防水拉链将左右两半合拢并连为一体,在穿入前可将左右两半分别向左右适当撑开,以便于穿入。

分体式的上泳装与下泳装的联接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防水拉链联接的联接方式;所述上泳装和下泳装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相应地在游泳者躯干部设有自上而下贯穿于上泳装和下泳装的至少一个防水拉链,以方便游泳者穿入。

所述上泳装采用硬质、刚性材料制成,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塑料、玻璃钢、碳纤维、钢、铝合金、钛合金、玻璃、陶瓷;所述下泳装的面料为低流阻的柔性材料。

所述上泳装包覆游泳者头部部分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或小型安全气囊,所述缓冲装置为前小后大的包含两级以上的中空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外缸筒固定于上泳装包覆游泳者头部部分的前端,由大而小逐级相互嵌套的各级活塞筒依次向前伸出,外缸筒及各级活塞筒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铝合金、高强度工程塑料;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内部有自复位缓冲弹簧,所述缓冲装置中空的腔体内填充有缓冲气体或缓冲液体,当缓冲装置中空的腔体内填充的是缓冲液体时,相应的缓冲装置中空的腔体的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泄流孔,当游泳者与前方的礁石、船只、大型海洋动物等发生碰撞时,所述缓冲装置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会自动收缩并压缩其内部的缓冲气体或缓冲液体,以及自复位缓冲弹簧,以减缓碰撞带来的冲击,当缓冲装置中空的腔体内填充的是缓冲液体时,所述的泄流孔起到泄压时的缓冲阻尼作用;当碰撞过于猛烈时,所述的小型安全气囊被触发,起到进一步缓冲的作用;所述上泳装内部铺衬有缓冲材料,以进一步保护游泳者的头部、肩部、脊柱,将撞击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所述缓冲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橡胶、硅胶、软塑料。

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起到相似于战斗机前端的锥状导流罩的引流、分流、导流的作用,降低游泳者前进的阻力,同时,所述前小后大的包含两级以上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象拉杆天线一样拉长或缩短,游泳者通过自行调节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伸长长度以平衡自身的重量、匹配和适应自身摆腿动作的波动特点,消除摆动仿生尾鳍前进时可能产生的共振谐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前进的效率。

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最前端的末级活塞筒的最前端开设有螺纹孔或插接孔,可安装袖珍手电筒、袖珍雷达、袖珍探测声呐、驱鲨锥、普通导流锥等不同的功能部件,所述驱鲨锥内装填驱鲨化学药剂或小型高压电脉冲装置,通过化学药剂或高压电脉冲驱赶鲨鱼、虎鲸、鳄鱼等大型水中掠食动物,当所述驱鲨锥内装填的是驱鲨化学药剂时,驱鲨锥为注射器式的结构,其活塞尾端安装并固定于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最前端的螺纹孔或插接孔内,其外筒的前端有针孔且尖锐而坚硬,外筒与活塞之间装填驱鲨化学药剂,当游泳者迎头撞击鲨鱼、虎鲸、鳄鱼等大型水中掠食动物时,驱鲨化学药剂在及压力的作用下被迅速射入鲨鱼、虎鲸、鳄鱼等大型水中掠食动物的体内,驱使其离开。

所述下泳装的筒形末端缩小为一个环状密封圈,所述环状密封圈箍在仿生尾鳍的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相对应的环槽之中,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所述仿生尾鳍包括仿生尾鳍本体、仿生尾鳍固定杆,仿生尾鳍固定杆和仿生尾鳍本体前后纵向排列且连接为一体,仿生尾鳍固定杆固定于游泳者双腿或双脚之间,仿生尾鳍本体连接于仿生尾鳍固定杆穿出环状密封圈后的的末端,所述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仿海豚尾鳍、仿鲸鱼尾鳍、仿鲨鱼尾鳍、仿金枪鱼尾鳍、仿旗鱼尾鳍,所述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新月型、深叉型、三角型、半圆型,以适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力量等级以及不同游泳动作特点的各类型游泳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通过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与游泳者的至少一条小腿相固定或绑定,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包括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弹性带、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弹性带的对接锁扣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皮带扣、可相互吸合的永磁体成对搭扣、可相互吸合的电磁铁成对搭扣。

通常情况下,将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布置于游泳者的两条小腿之间,然后用1组以上的弹性带或宽皮带横向加以捆绑,最后用粘扣或皮带扣以适当的松紧度锁定;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弹性带或宽皮带与游泳者小腿相接触的部位内衬材质柔软的缓冲衬垫,用于制作缓冲衬垫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软橡胶、海绵、软塑料,并可在所述缓冲衬垫与游泳者皮肤接触的部位包裹绒布,以防止长时间捆绑双腿可能产生的损伤并增加舒适感;所述弹性带或宽皮带均生根于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上的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

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布置于游泳者的两条小腿之间,还可以用相似于笔记本中的加持打孔的活页纸的活页夹结构,在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两侧各布置一个以上的生根于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的彼此联动的活页夹结构,游泳者的两条小腿分别依次穿过左右两侧的各活页夹结构后被其所固定;每个活页夹结构为成对开合的夹杆,用相似于笔记本活页夹结构的机械开合方式开合,也可以加装电磁铁吸合装置,将所述各活页夹结构的夹杆与电磁铁吸合装置的电磁铁相联接,用电磁力的吸合力、排斥力控制其开合,相应地所述电磁铁吸合装置连接有操控各活页夹结构吸合、打开的吸合按钮、分离按钮以及相配套的供电电源,从而实现一键固定所述仿生尾鳍和一键分离所述仿生尾鳍的便捷功能;在每对所述夹杆的端头布置永磁体,当电磁力的吸合力撤消时,所述活页夹结构的成对夹杆仍能保持吸合的夹紧状态,夹杆的端头的永磁体的吸合力须小于所述电磁铁吸合装置电磁力中的排斥力,以便于通过操作电磁铁吸合装置的分离按钮,可以将所述各活页夹结构打开;每个活页夹结构的内表面同样可以衬垫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以防止长时间捆绑双腿可能产生的损伤并增加舒适感。

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与游泳者的至少一条小腿相固定或绑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捆绑固定方式、下肢外骨骼穿戴式固定方式。

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可以替换为现有的下肢外骨骼穿戴式固定结构,所述下肢外骨骼穿戴式固定结构采用刚性主体加内衬柔性衬垫的结构形式,制作刚性主体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玻璃钢、碳纤维、钢、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玻璃、陶瓷,制作内衬柔性衬垫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软橡胶、海绵、软塑料。

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空间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一字形、L形、之字形,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纵向对称中心线可以同轴,即仿生尾鳍固定杆与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纵向对称中心线成一字形布置,也可以不同轴,即仿生尾鳍固定杆中心轴线与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纵向对称中心线成L形布置或成之字形布置,L形布置即成钝角布置,所述L形即呈钝角形状,钝角包括小于180度的钝角,也包括大于180度的钝角;游泳者可以根据自己游泳或潜水时的游动体态特征自由选择,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推进效率的提升;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的制作材料可选用具有适度弹性的材料制成,可随仿生尾鳍本体作同步适度角度的摆动,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塑料、玻璃钢、碳纤维、薄壁钢、铝合金、钛合金、薄壁铜合金、陶瓷、钢化玻璃、竹、木材、尼龙,轻质且高强度,以满足长时间、大负荷工作的要求。

所述仿生尾鳍本体其内部为刚性骨架,外部包裹流线形柔性蒙皮,所述刚性骨架可选用刚性材料,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塑料、玻璃钢、碳纤维、钢、铝合金、钛合金、玻璃、陶瓷、木材、尼龙,所述柔性蒙皮可选用弹性材料,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高弹橡胶、硅橡胶、柔性塑料、柔性聚氨酯,所述刚性骨架的结构刚度为阶梯刚度或渐变刚度形式,即沿着游泳者前进的方向自前向后刚性骨架的结构刚度逐渐降低或由仿生尾鳍本体的外侧向仿生尾鳍本体的内侧即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纵轴线的方向刚性骨架的结构刚度逐渐降低,与自然界中鱼类的尾鳍骨架结构相类似,刚性骨架的末梢做成分叉的形状,以弥补由于刚度降低造成的支撑性和作用面积的下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摆腿的推进效率;所述仿生尾鳍本体其外部包裹弹性薄套或弹性薄膜,制作所述弹性薄套或弹性薄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弹性橡胶、弹性硅胶,以减小仿生尾鳍本体、仿生尾鳍固定杆的表面不平度,从而减小游动过程中的阻力。

所述仿生尾鳍本体也可以做成前后段拼接的形式,前段为刚性材料,后段为流线形的弹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前后段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仿生尾鳍本体还可以为无蒙皮结构,即完全用玻璃钢、碳纤维、钢、铝合金、钛合金、玻璃、陶瓷、木材、工程塑料、尼龙、高弹橡胶或聚氨酯直接制成;所述仿生尾鳍本体可以用同种材料制成,也可以用不同种材料制成。

所述上泳装覆盖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的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呼吸管,所述呼吸管通过呼吸管铰接结构铰接于所述上泳装之上,并设有与呼吸管相联接的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使呼吸管竖直立于所述上泳装之上或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所述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包括收放控制传感器、收放控制电路板、收放控制动力源、收放控制执行部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呼吸管处于水面以上还是水面以下的含水感应传感器、检测呼吸管管口附近的水压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收放控制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所述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将电动机或发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操控呼吸管以呼吸管铰接结构为转轴转动,可竖直立于所述上泳装之上或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的丝杠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凸轮机构、多连杆机构、杠杆机构、电磁力传力机构、磁力传力机构;所述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可布置于游泳者的背部或腹部的呼吸管的两侧。所述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的收放控制传感器通过导线联接收放控制电路板,收放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联接收放控制动力源,同时收放控制电路板还通过导线联接收放控制执行部件。

当游泳者潜入水中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检测到含水的变化或水压的升高,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借助收放控制动力源驱动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工作,将呼吸管向后放倒,并使呼吸管的管口压贴封闭于上泳装之上,以减小游动阻力并防止游泳者呛水;当游泳者回到水面以上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检测到失水的变化或水压的降低,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借助收放控制动力源驱动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工作,将呼吸管恢复竖直状态,游泳者又可以通过呼吸管顺畅地呼吸。

所述呼吸管为双通道结构,包括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靠近外管口附近设有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将吸气通道封闭的浮子式止水阀和只能向内开启的进气单向阀,所述呼气通道靠近外管口附近设有只能向外开启的出气单向阀;所述呼吸管向内连接有延伸至游泳者口部的呼吸连接管,所述吸气通道向内靠近呼吸连接管一端或呼吸连接管之内设有带有沉水弯结构的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沉水弯结构类同于便池或马桶的沉水弯,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类同于发动机腔体内与曲轴箱通风管相连接的迷宫式通道结构;所述沉水弯结构联接有小型排水装置,所述小型排水装置包括含水传感器、排水控制电路板、排水动力源、排水泵、排水管道,所述含水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沉水弯结构中是否存水的传感器,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排水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当所述含水传感器检测到沉水弯结构中有水时,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借助排水动力源驱动排水泵工作,将沉水弯结构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所述呼吸管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时将吸气通道入口压贴紧并封闭以防止游泳者呛水;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连接有手动操作按钮,以便于游泳者手动操作所述小型排水装置排出沉水弯结构中的积水;所述小型排水装置可布置于游泳者的脖颈处呼吸连接管的附近。所述小型排水装置的含水传感器通过导线联接排水控制电路板,排水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联接排水动力源,同时排水控制电路板还通过导线联接排水泵,排水泵通过排水管道与游泳者体外相联通。

当游泳者采用俯卧式游泳姿势时,使背部的呼吸管处于竖直状态,将胸腹部的呼吸管收拢至完全压贴于上泳装的表面;当游泳者采用仰卧式游泳姿势时,使胸腹部的呼吸管处于竖直状态,将背部的呼吸管收拢至完全压贴于上泳装的表面。

在所述上泳装和下泳装与游泳者的身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室或液室,所述气室为可充气的气囊,所述液室为可充液的液囊,气室、液室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弹性橡胶;气室或液室联通至少一个自动抽充气液装置,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包括抽充气液传感器、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抽充气液动力源、抽充气液泵、限压阀、过滤器、气液多路阀、抽充气液管道,所述抽充气液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处于水面以上还是水面以下的含水感应传感器、检测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附近的水压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抽充气液控制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为抽充气液泵提供动力,驱动抽充气液泵向气室内抽出或充入气体或向液室内充入或抽出液体,起到防止水进入上泳装和下泳装内部的密封作用,同时使得游泳者穿上上泳装和下泳装后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以减小游泳时水对游泳者前进的阻力;所述多路气液阀的每一路阀分别与各气室、液室相连接并受控于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的集成电路芯片发出的通断指令,以实现每个气室、液室的单独抽充气、充抽液;气室、液室可以共用一室,相对应的抽充气液泵为气、液两用泵。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的抽充气液传感器通过导线联接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联接抽充气液动力源,同时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还通过导线联接抽充气液泵,抽充气液泵的气液接口之一通过抽充气液管道依次联接限压阀、气液多路阀、过滤器,直至联通到游泳者体外,抽充气液泵的另一气液接口联接气室或液室。

游泳完毕后抽充气液泵还可反向工作,将气室或液室内的气体或液体全部抽出,以便于收纳。

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的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包含智能控制芯片,所述智能控制芯片内部存储有预先设定的程序,所述预先设定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持续巡游模式程序、上浮模式程序、下潜模式程序、自学习模式程序、手动调节模式程序,所述各程序根据所述含水感应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传入的输入值计算出相对应的的输出值,借助所述抽充气液动力源驱动抽充气液泵工作,根据持续巡游模式程序、上浮模式程序、下潜模式程序、自学习模式程序、手动调节模式程序的不同需求,将分布于游泳者身体各处的气室的气体定量抽出或向液室内注入设定量的液体,使得游泳者在水中的姿态相应地适应于持续巡游、上浮或下潜;所述自学习模式程序是指智能控制芯片根据游泳者不同的身体部位在水中所获得的浮力值与游泳行进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调整、优化游泳者巡游时身体各部位的气室或液室所需要排出气体或注入液体的量值,得出的最优的适合于巡游者本人的经验数值组合,以使得游泳者本人在水中巡游时能够获得前进效率最高的身体姿态,并可在日后的系统升级过程中不断优化各相关的所述经验数值,还可进一步实现根据游泳者的游泳姿态、下潜深度自动调整各气室内的气、液比例,实现巡游、下潜模式自动控制管理和下潜深度报警功能;所述手动调节模式程序是指游泳者通过连接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的手动操作按钮,手动操作增、减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抽出气室或充入液室的气体或液体的量值;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可布置于仿生尾鳍固定杆中空的腔体内部或游泳者两腿之间。

所述呼吸管或呼吸连接管旁联接有应急供养装置,所述应急供养装置在紧急的情况下通过化学反应方式或物理的打气泵方式产生氧气或空气,以供应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对氧气的需要。

所述上泳装在游泳者眼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包含多面棱镜或凸透镜、凹透镜、平光镜其中的至少一种的透镜,便于游泳者随时观察水中的下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的情况;在游泳者口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可以方便打开的应急呼吸窗口,以便于游泳者上岸后在不脱下上泳装的情况下迅速呼吸到大量的新鲜空气,所述应急呼吸窗口与上泳装之间以一个以上的铰链相联接,应急呼吸窗口与上泳装相接触的环带上设有橡胶密封圈,以起到防治水渗入的作用。

当游泳者采用俯卧式游泳姿势时,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上泳装下方的透明视窗可以让游泳者观察到水下各个方位的情况。

所述上泳装两侧的手臂伸出口以外采用与下泳装相同的包覆材料将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包覆,即上泳装进一步增加包覆范围,采用与下泳装相同的柔性材料将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包覆,延伸至包覆游泳者双手处形状相应为手蹼形状,上泳装两侧的手臂伸出口为游泳者双臂伸出的出口;或者下泳装向上进一步增加包覆范围,采用相同的柔性材料将游泳者自脖颈至双脚以下的仿生尾鳍固定杆包括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整体包覆,即做成连体泳衣的结构形式,相应地上泳装套在包覆游泳者上半身的下泳装之外,并在上泳装包覆的边界处与下泳装相联接并加以密封、固定。

所述呼吸管也可以为不能弯折的固定形状结构,且与上泳装为一体式结构,巡游时伸出水面以上,即所述呼吸管与上泳装的联接方式替代为呼吸管与上泳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呼吸管成为上泳装的低流阻的空间造型的一部分。

所述上泳装、下泳装、仿生尾鳍均放置于专门设计定制的流线体船形箱内,所述流线体船形箱预留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在SUV多用途车的车顶行李架之上,一台SUV多用途车的车顶纵向放置至少一个所述流线体船形箱。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包括刚性的上泳装和柔性的下泳装,上泳装为扁平状且前小后大,下泳装为筒形且前大后小,上泳装和下泳装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上泳装和下泳装合为一体后,整体而言具有相似于鲸鱼体形、海豚体形、鲨鱼体形、金枪鱼体形或旗鱼体形的流线外形,因此具有较低的前进阻力,从而帮助游泳者提高游速并有效降低长时间游泳时产生的疲劳感,进而达到长距离高速巡游的目的。

2、本发明的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当遭遇水中大型掠食动物攻击时,刚性的上泳装对于游泳者头部和躯干部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3、本发明的上泳装前端的缓冲装置、小型安全气囊,具有缓冲功能,当游泳者与前方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可有效保护游泳者头部、颈部和脊椎,将撞击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所述缓冲装置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起到相似于战斗机前端的锥状导流罩的引流、分流、导流的作用,降低游泳者前进的阻力,同时,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象拉杆天线一样拉长或缩短,游泳者通过自行调节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伸长长度以平衡自身的重量、匹配和适应自身摆腿动作的波动特点,消除摆动仿生尾鳍前进时可能产生的共振谐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前进的效率;另外,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最前端的螺纹孔或插接孔,还可安装袖珍手电筒、袖珍雷达、袖珍探测声呐、驱鲨锥、普通导流锥等不同的功能部件。

4、本发明的仿生尾鳍的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仿海豚尾鳍、仿鲸鱼尾鳍、仿鲨鱼尾鳍、仿金枪鱼尾鳍、仿旗鱼尾鳍,所述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新月型、深叉型、三角型、半圆型,具有与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专家:海豚、鲸鱼、鲨鱼、金枪鱼、旗鱼等相类似的仿生尾鳍,为游泳者巡游提供最高效的推进力。

5、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通过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与游泳者的至少一条小腿相固定或绑定,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与游泳者的至少一条小腿相固定或绑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捆绑固定方式、下肢外骨骼穿戴式固定方式。

6、本发明的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空间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一字形、L形、之字形,方便游泳者自由选择,以与游泳者游泳或潜水时的游动体态特征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推进效率的提升。

7、本发明的仿生尾鳍本体其内部为刚性骨架,外部包裹流线形柔性蒙皮,且刚性骨架的结构刚度为自前向后逐渐降低的阶梯刚度或渐变刚度形式,仿生尾鳍本体外部还包裹有弹性薄套或弹性薄膜,使得所述仿生尾鳍本体在摆动过程中的形态和力学性能更加接近于海豚、鲸鱼、鲨鱼、金枪鱼、旗鱼的尾鳍在摆动过程中的形态和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较小的摩擦阻力。

8、本发明的呼吸管当游泳者潜入水中时,可以在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的驱动下,以呼吸管铰接结构为转轴自动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并将吸气通道入口封闭,减小行进阻力并避免游泳者呛水;当游泳者从新回到水面以上时,可以在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的驱动下,以呼吸管铰接结构为转轴自动回复竖立状态,保证游泳者能够进行畅快地呼吸。

9、本发明的吸气通道向内靠近呼吸连接管一端或呼吸连接管内的沉水弯结构联接有小型排水装置,可将沉水弯结构中的积水自动排出,防止游泳者呛水。

10、本发明的自动抽充气液装置可抽出气体或注入液体,起到防止水进入上泳装和下泳装内部的密封作用;另外,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的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的智能控制芯片内部存储有持续巡游模式程序、上浮模式程序、下潜模式程序、自学习模式程序、手动调节模式程序,借助抽充气液泵和气液多路阀控制分布于游泳者身体各处的各气室或液室所需要排出气体或注入液体的量值,实时调整游泳者身体各部分重力分布及游泳者在水中的平衡姿态,使得游泳者具有最合理的相对比重和运动姿态,并使游泳者穿上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后的体形更加接近于流线形,以减小游泳时水对游泳者前进的阻力;游泳完毕后抽充气液泵还可反向工作,将气室或液室内的气体或液体全部抽出,以便于收纳。

11、本发明的呼吸管或呼吸连接管旁接有应急供养装置,所述应急供养装置在紧急的情况下通过化学反应方式或物理反应方式产生氧气,以供应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对氧气的需要。

12、本发明的上泳装在游泳者眼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包含多面棱镜或凸透镜、凹透镜、平光镜其中的至少一种的透镜,便于游泳者随时观察水中的下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的情况;在游泳者口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可以打开的应急呼吸窗口,以便于游泳者上岸后在不脱下上泳装的情况下迅速呼吸到大量的新鲜空气。

13、本发明的上泳装两侧的手臂伸出口以外采用与下泳装相同的包覆材料将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包覆,延伸至包覆游泳者双手处形状相应为手蹼形状,便于用手比划水。

14、本发明的呼吸管也可以为不能弯折的伸出水面的固定形状结构,且与上泳装为一体式结构,增加呼吸管的牢固性并保持较低的行进阻力。

15、本发明的仿生尾鳍通常情况下可沿人体的纵轴线布置于双腿之间,所述仿生尾鳍产生推力的方向与游泳者行进方向完全一致,从而克服了双脚双蹼或者双脚单蹼由于穿着在游泳者脚上所造成的腿与蹼存在夹角进而蹼打水产生的推进力方向不能够与游泳者前进的方向完全一致的缺陷。

16、本发明的上泳装、下泳装、仿生尾鳍均可放置于专门设计定制的流线体船形箱内,所述流线体船形箱可固定在SUV多用途车的车顶行李架之上,便于出行携带。

17、本发明结构轻巧,工作可靠,相应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下泳装、仿生尾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泳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泳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空间形状做成一字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空间形状做成L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固定杆的空间形状做成之字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已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下泳装、仿生尾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泳装;101、上泳装本体;102、缓冲装置;103、呼吸管;104、呼吸管铰接结构;105、透明视窗;106、应急呼吸窗口;107、袖珍手电筒;108、手臂伸出口;109、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下泳装;201、下泳装本体;202、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03、环状密封圈;3、仿生尾鳍;301、仿生尾鳍本体;302、仿生尾鳍固定杆;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30301、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2、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弹性带;30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30304、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

其中,属于上泳装1的有:101、上泳装本体;102、缓冲装置;103、呼吸管;104、呼吸管铰接结构;105、透明视窗;106、应急呼吸窗口;107、袖珍手电筒;108、手臂伸出口; 109、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

其中,属于下泳装2的有:201、下泳装本体;202、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03、环状密封圈。

其中,属于仿生尾鳍3的有:301、仿生尾鳍本体;302、仿生尾鳍固定杆;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30301、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2、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弹性带; 30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30304、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包括可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1、下泳装2、仿生尾鳍3,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自头部至躯干部,下泳装2包覆游泳者自躯干部至脚部,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仿生尾鳍3固定于游泳者两腿之间并向后伸出于下泳装2的末端。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泳装1,包括上泳装本体101、缓冲装置102、呼吸管103、呼吸管铰接结构104、透明视窗105、应急呼吸窗口106、袖珍手电筒107、手臂伸出口108、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109。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下泳装2,包括下泳装本体201、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02、环状密封圈203。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3,包括仿生尾鳍本体301、仿生尾鳍固定杆302、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303;其中的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结构303,包括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1、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弹性带30302、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30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30304。

如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的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分别做成一字形、L形、之字形的空间形状,方便游泳者自由选择,以最大限度地与游泳者游泳或潜水时的游动体态特征相一致,从而获得最大的推进效率。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包括已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1、下泳装2、仿生尾鳍3,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自头部至躯干部,下泳装2包覆游泳者自躯干部至脚部,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仿生尾鳍3固定于游泳者两腿之间并向后伸出于下泳装2的末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主要包括可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1、下泳装2、仿生尾鳍3。

所述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自头部至躯干部,下泳装2包覆游泳者自躯干部至脚部,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

通过上泳装1的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109和下泳装2的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02,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为一体式结构。

上泳装1和下泳装2合为一体后,整体而言具有相似于鲸鱼体形、海豚体形、鲨鱼体形、金枪鱼体形或旗鱼体形的流线外形,因此具有较低的前进阻力,从而帮助游泳者提高游速并有效降低长时间游泳时产生的疲劳感,进而达到长距离高速巡游的目的。

所述下泳装1的筒形末端缩小为一个环状密封圈203,所述环状密封圈203箍在仿生尾鳍3的仿生尾鳍固定杆302的相对应的环槽之中,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所述仿生尾鳍3包括仿生尾鳍本体301、仿生尾鳍固定杆302,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和仿生尾鳍本体301前后纵向排列且连接为一体,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固定于游泳者双腿或双脚之间,仿生尾鳍本体301 连接于仿生尾鳍固定杆302穿出环状密封圈203后的的末端,所述仿生尾鳍本体30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仿海豚尾鳍、仿鲸鱼尾鳍、仿鲨鱼尾鳍、仿金枪鱼尾鳍、仿旗鱼尾鳍,所述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新月型、深叉型、三角型、半圆型,以适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力量等级以及不同游泳动作特点的各类型游泳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布置于游泳者的两条小腿之间,然后用1组以上的弹性带或宽皮带横向加以捆绑,最后用粘扣或皮带扣以适当的松紧度锁定;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弹性带或宽皮带与游泳者小腿相接触的部位内衬材质柔软的缓冲衬垫,用于制作缓冲衬垫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软橡胶、海绵、软塑料,并可在所述缓冲衬垫与游泳者皮肤接触的部位包裹绒布,以防止长时间捆绑双腿可能产生的损伤并增加舒适感;所述弹性带或宽皮带均生根于所述仿生尾鳍固定杆302上的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1。

本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鳍3的仿生尾鳍本体301的形状是仿照鲸鱼的尾鳍的形状按比例缩小而得。

所述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头部部分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102,所述缓冲装置102为前小后大的包含两级以上的中空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外缸筒固定于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头部部分的前端,由大而小逐级相互嵌套的各级活塞筒依次向前伸出,外缸筒及各级活塞筒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铝合金、高强度工程塑料;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内部有自复位缓冲弹簧;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102中空的腔体内填充有缓冲液体,相应的缓冲装置102中空的腔体的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泄流孔,当游泳者与前方的礁石、船只、大型海洋动物等发生碰撞时,所述缓冲装置102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会自动收缩并压缩其内部的缓冲液体,以及自复位缓冲弹簧,以减缓碰撞带来的冲击,所述的泄流孔起到泄压时的缓冲阻尼作用;所述上泳装1内部铺衬有缓冲材料,以进一步保护游泳者的头部、肩部、脊柱,将撞击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所述缓冲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橡胶、硅胶、软塑料。

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起到相似于战斗机前端的锥状导流罩的引流、分流、导流的作用,降低游泳者前进的阻力,同时,所述前小后大的包含两级以上的拉杆天线状缓冲缸可以象拉杆天线一样拉长或缩短,游泳者通过自行调节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伸长长度以平衡自身的重量、匹配和适应自身摆腿动作的波动特点,消除摆动仿生尾鳍前进时可能产生的共振谐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前进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天线状缓冲缸的最前端的末级活塞筒的最前端的螺纹孔安装有袖珍手电筒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泳装1覆盖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呼吸管103,所述呼吸管103通过呼吸管铰接结构104铰接于所述上泳装之上。

所述上泳装1在游泳者眼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透明视窗105,所述透明视窗105包含多面棱镜或凸透镜、凹透镜、平光镜其中的至少一种的透镜,便于游泳者随时观察水中的下方、前方、后方、左方、右方的情况;在游泳者口部附近布置有至少一个可以方便打开的应急呼吸窗口106,以便于游泳者上岸后在不脱下上泳装1的情况下迅速呼吸到大量的新鲜空气,所述应急呼吸窗口106与上泳装1之间以一个以上的铰链相联接,应急呼吸窗口106与上泳装1相接触的环带上设有橡胶密封圈,以起到防治水渗入的作用。

当游泳者采用俯卧式游泳姿势时,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的上泳装1下方的透明视窗105可以让游泳者观察到水下各个方位的情况。

所述上泳装1两侧的手臂伸出口108以外采用与下泳装2相同的包覆材料将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包覆,即上泳装1进一步增加包覆范围,采用与下泳装2相同的柔性材料将游泳者的双臂及双手也进行包覆,延伸至包覆游泳者双手处形状相应为手蹼形状,上泳装1 两侧的手臂伸出口108为游泳者双臂伸出的出口。

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主要包括可以组合在一起的上泳装 1、下泳装2、仿生尾鳍3。

所述上泳装1包覆游泳者自头部至躯干部,下泳装2包覆游泳者自躯干部至脚部,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成一体式结构。

通过上泳装1的上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109和下泳装2的下泳装防水拉链联接口202,上泳装1和下泳装2在游泳者躯干部联接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下泳装1的筒形末端缩小为一个环状密封圈203,所述环状密封圈203箍在仿生尾鳍3的仿生尾鳍固定杆302的相对应的环槽之中,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所述仿生尾鳍3包括仿生尾鳍本体301、仿生尾鳍固定杆302,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和仿生尾鳍本体301前后纵向排列且连接为一体,仿生尾鳍固定杆302固定于游泳者双腿或双脚之间,仿生尾鳍本体301 连接于仿生尾鳍固定杆302穿出环状密封圈203后的的末端,所述仿生尾鳍本体30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仿海豚尾鳍、仿鲸鱼尾鳍、仿鲨鱼尾鳍、仿金枪鱼尾鳍、仿旗鱼尾鳍,所述仿生尾鳍本体的形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新月型、深叉型、三角型、半圆型,以适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力量等级以及不同游泳动作特点的各类型游泳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所述仿生尾鳍3固定杆布置于游泳者的两条小腿之间,用相似于笔记本中的加持打孔的活页纸的活页夹结构,在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1两侧各布置一个以上的生根于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本体30301的彼此联动的活页夹结构,游泳者的两条小腿分别依次穿过左右两侧的各活页夹结构后被其所固定;每个活页夹结构为成对开合的夹杆,用相似于笔记本活页夹结构的机械开合方式开合,也可以加装电磁铁吸合装置,将所述各活页夹结构的夹杆与电磁铁吸合装置的电磁铁相联接,用电磁力的吸合力、排斥力控制其开合,相应地所述电磁铁吸合装置连接有操控各活页夹结构吸合、打开的吸合按钮、分离按钮以及相配套的供电电源,从而实现一键固定所述仿生尾鳍3和一键分离所述仿生尾鳍3的便捷功能;在每对所述夹杆的端头布置永磁体,当电磁力的吸合力撤消时,所述活页夹结构的成对夹杆仍能保持吸合的夹紧状态,夹杆的端头的永磁体的吸合力须小于所述电磁铁吸合装置电磁力中的排斥力,以便于通过操作电磁铁吸合装置的分离按钮,可以将所述各活页夹结构打开;每个活页夹结构的内表面同样可以衬垫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30303、仿生尾鳍固定杆捆绑缓冲衬垫包裹绒布30304,以防止长时间捆绑双腿可能产生的损伤并增加舒适感。

所述上泳装1覆盖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的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呼吸管103,所述呼吸管103通过呼吸管铰接结构104铰接于所述上泳装1之上,并设有与呼吸管103相联接的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使呼吸管103竖直立于所述上泳装1之上或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所述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包括收放控制传感器、收放控制电路板、收放控制动力源、收放控制执行部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呼吸管处于水面以上还是水面以下的含水感应传感器、检测呼吸管管口附近的水压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收放控制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所述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将电动机或发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操控呼吸管103以呼吸管铰接结104为转轴转动,可竖直立于所述上泳装1之上或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的丝杠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凸轮机构、多连杆机构、杠杆机构、电磁力传力机构、磁力传力机构;所述呼吸管自动收放机构可布置于游泳者的背部或腹部的呼吸管103的两侧。

当游泳者潜入水中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检测到含水的变化或水压的升高,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借助收放控制动力源驱动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工作,将呼吸管103向后放倒,并使呼吸管103的管口压贴封闭于上泳装1之上,以减小游动阻力并防止游泳者呛水;当游泳者回到水面以上时,所述收放控制传感器检测到失水的变化或水压的降低,所述收放控制电路板借助收放控制动力源驱动收放控制执行部件工作,将呼吸管103恢复竖直状态,游泳者又可以通过呼吸管103顺畅地呼吸。

所述呼吸管103为双通道结构,包括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靠近外管口附近设有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将吸气通道封闭的浮子式止水阀和只能向内开启的进气单向阀,所述呼气通道靠近外管口附近设有只能向外开启的出气单向阀;所述呼吸管103向内连接有延伸至游泳者口部的呼吸连接管,所述吸气通道向内靠近呼吸连接管103一端或呼吸连接管之内设有带有沉水弯结构的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沉水弯结构类同于便池或马桶的沉水弯,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类同于发动机腔体内与曲轴箱通风管相连接的迷宫式通道结构;所述沉水弯结构联接有小型排水装置,所述小型排水装置包括含水传感器、排水控制电路板、排水动力源、排水泵、排水管道,所述含水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沉水弯结构中是否存水的传感器,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排水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当所述含水传感器检测到沉水弯结构中有水时,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借助排水动力源驱动排水泵工作,将沉水弯结构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所述呼吸管103向后倒下压贴于游泳者背部或胸腹部时将吸气通道入口压贴紧并封闭以防止游泳者呛水;所述排水控制电路板连接有手动操作按钮,以便于游泳者手动操作所述小型排水装置排出沉水弯结构中的积水;所述小型排水装置可布置于游泳者的脖颈处呼吸连接管的附近。

当游泳者采用俯卧式游泳姿势时,使背部的呼吸管103处于竖直状态,将胸腹部的呼吸管103收拢至完全压贴于上泳装1的表面;当游泳者采用仰卧式游泳姿势时,使胸腹部的呼吸管103处于竖直状态,将背部的呼吸管103收拢至完全压贴于上泳装1的表面。

在所述上泳装1和下泳装2与游泳者的身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室或液室,所述气室为可充气的气囊,所述液室为可充液的液囊,气室、液室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弹性橡胶;气室或液室联通至少一个自动抽充气液装置,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包括抽充气液传感器、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抽充气液动力源、抽充气液泵、限压阀、过滤器、气液多路阀、抽充气液管道,所述抽充气液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处于水面以上还是水面以下的含水感应传感器、检测所述用于游泳潜水的巡游套装附近的水压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抽充气液控制动力源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驱动的电动机,为抽充气液泵提供动力,驱动抽充气液泵向气室内抽出或充入气体或向液室内充入或抽出液体,起到防止水进入上泳装和下泳装内部的密封作用,同时使得游泳者穿上上泳装1和下泳装2后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以减小游泳时水对游泳者前进的阻力;所述多路气液阀的每一路阀分别与各气室、液室相连接并受控于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的集成电路芯片发出的通断指令,以实现每个气室、液室的单独抽充气、充抽液;气室、液室可以共用一室,相对应的抽充气液泵为气、液两用泵。

游泳完毕后抽充气液泵还可反向工作,将气室或液室内的气体或液体全部抽出,以便于收纳。

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的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包含智能控制芯片,所述智能控制芯片内部存储有预先设定的程序,所述预先设定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持续巡游模式程序、上浮模式程序、下潜模式程序、自学习模式程序、手动调节模式程序,所述各程序根据所述含水感应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传入的输入值计算出相对应的的输出值,借助所述抽充气液动力源驱动抽充气液泵工作,根据持续巡游模式程序、上浮模式程序、下潜模式程序、自学习模式程序、手动调节模式程序的不同需求,将分布于游泳者身体各处的气室的气体定量抽出或向液室内注入设定量的液体,使得游泳者在水中的姿态相应地适应于持续巡游、上浮或下潜;所述自学习模式程序是指智能控制芯片根据游泳者不同的身体部位在水中所获得的浮力值与游泳行进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调整、优化游泳者巡游时身体各部位的气室或液室所需要排出气体或注入液体的量值,得出的最优的适合于巡游者本人的经验数值组合,以使得游泳者本人在水中巡游时能够获得前进效率最高的身体姿态,并可在日后的系统升级过程中不断优化各相关的所述经验数值,还可进一步实现根据游泳者的游泳姿态、下潜深度自动调整各气室内的气、液比例,实现巡游、下潜模式自动控制管理和下潜深度报警功能;所述手动调节模式程序是指游泳者通过连接抽充气液控制电路板的手动操作按钮,手动操作增、减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抽出气室或充入液室的气体或液体的量值;所述自动抽充气液装置可布置于仿生尾鳍固定杆302中空的腔体内部或游泳者两腿之间。

所述呼吸管103或呼吸连接管旁联接有应急供养装置,所述应急供养装置在紧急的情况下通过化学反应方式或物理的打气泵方式产生氧气或空气,以供应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对氧气的需要。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