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仪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029发布日期:2018-07-04 08:0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探仪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可以用于对水域内的物探仪器进行回收。

现有的物探仪器主要是依靠人力拖曳和机械辅助。即收缆绳的一端与锚相连接,收缆绳的另一端通过人力对收缆绳进行拖曳。机械辅助主要包括在人力和锚之间设置转动轮,转动轮转动能带动收缆绳转动,从而减轻人力所施加的拖曳力。

所有水中的仪器是通过收缆绳串在一起,通常每25m布置一个仪器,每个仪器重约15公斤。当水深超过30m以上时,这意味着回收时,拉力需要克服一个以上的仪器的重量,水深越大,则仪器数量越多,需要提供的拉力越大。但一方面人力所能提供的拖曳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转动轮与收缆绳之间产生的使收缆绳移动的摩擦力与转动轮所受到的压力有关,而该压力同样来自于人力。当压力越大时,转动轮所提供的使收缆绳转动的摩擦力越大;当压力越小时,转动轮所提供的使收缆绳转动的摩擦力越小。由于人力所能提供的压力有限,所以转动轮所提供的使收缆绳转动的摩擦力有限。因此由于人力和机械辅助所提供的提拉力均有限,所以位于水深大于30米的水域内物探仪器不能通过现有的方法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其能够增大对物探仪器的提拉力,以能对水深小于150米的水域范围内的物探仪器进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与物探仪器相连接的收缆绳,所述收缆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缆绳的第一端用于与锚相连接;能转动的多个提拉件,多个所述提拉件能与所述收缆绳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所述收缆绳,从而每个所述提拉件转动时能带动所述收缆绳移动;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收缆绳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提拉件之间,且所述导向轮能对所述收缆绳进行限位;收容装置;其位于所述收缆绳的第一端和所述收缆绳的第二端之间且靠近所述收缆绳的第二端,所述收容装置用于对所述物探仪器进行收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沿所述收缆绳延伸方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提拉件分别与所述收缆绳的两侧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拉件包括围设成三角形的形状的第一提拉部、第二提拉部以及第三提拉部,其中,所述第二提拉部位于最下方,所述收缆绳分别与所述第一提拉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提拉部的下方以及所述第三提拉部的上方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提拉部和所述第二提拉部高度相同,且所述第三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一提拉部的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提拉件的转速可调以调节所述收缆绳移动的速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拉件呈柱状,呈柱状的所述提拉件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部,所述收缆绳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壁为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轮能转动,且导向轮转动时能带动所述收缆绳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部,所述收缆绳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置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壁为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容装置包括具有向上敞开的收容槽和支撑所述收容槽的支撑件,多个所述提拉件位于所述收容槽的上方,所述物探仪器能在所述收缆绳移动时沿所述收容槽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容槽包括靠近所述导向轮的第一凹槽、远离所述导向轮的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弯折段;多个所述提拉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提拉件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提拉所述收缆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弯折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通过第一弧面相连接,所述弯折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通过第二弧面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物探仪器能通过挂接绳与所述收缆绳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竖直设置的板面,多个所述提拉件与所述板面可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提拉件转动时能使所述收缆绳从所述导向轮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导向轮的一侧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提拉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板面相垂直。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通过多多个提拉件能与收缆绳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收缆绳,使得每个提拉件均能与收缆绳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一方面能提拉收缆绳,使得收缆绳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另一方面多个提拉件与被拉伸的收缆绳相抵如此与收缆绳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多个提拉件能产生带动收缆绳移动的摩擦力。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其能够增大对物探仪器的提拉力,以能对水深小于150米的水域范围内的物探仪器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可以用于在船舶上对位于水域内的物探仪器进行回收。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物探仪器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物探仪器11相连接的收缆绳13,所述收缆绳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缆绳13的第一端用于与锚相连接;能转动的多个提拉件15,多个所述提拉件15能与所述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所述收缆绳13,从而每个所述提拉件15转动时能带动所述收缆绳13移动;导向轮27,所述导向轮27位于所述收缆绳13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提拉件15之间,且所述导向轮27能对所述收缆绳13进行限位;收容装置29;其位于所述收缆绳13的第一端和所述收缆绳13的第二端之间且靠近所述收缆绳13的第二端,所述收容装置29用于对所述物探仪器11进行收容。

使用时,首先将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放置于船舶上,例如船舶的甲板上。然后将物探仪器11与收缆绳13相连接。且收缆绳13的第一端与锚相连接。由于多个提拉件15能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收缆绳13,且使每个提拉件15转动时能带动收缆绳13移动,从而当转动提拉件15时,能带动收缆绳13移动,如此能移动物探仪器11。接着由于导向轮27能对收缆绳13进行限位,从而在回收时,当收缆绳13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而飘移时,例如风吹动收缆绳13使收缆绳13随风向飘移,导向轮27对收缆绳13进行限位,能使收缆绳13被限位于导向轮27中,以防止收缆绳13从导向轮27中滑落,进而导致收缆绳13不能与提拉件15相抵的情况。如此保证了收缆绳13能对物探仪器11进行回收。由于收容装置29用于对物探仪器11进行收容,所以当物探仪器11随收缆绳13移动至船舶上后,物探仪器11能收容于收容装置29内,从而实现对物探仪器11的回收。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通过多个提拉件15能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收缆绳13,使得每个提拉件15均能与收缆绳13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一方面能提拉收缆绳13,使得收缆绳13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另一方面多个提拉件15与被拉伸的收缆绳13相抵如此与收缆绳13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多个提拉件15能产生带动收缆绳13移动的摩擦力,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物探仪器回收装置能够增大对物探仪器11的提拉力,以能对水深小于150米的水域范围内的物探仪器11进行回收。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缆绳13用于与物探仪器11相连接。例如,物探仪器11能通过挂接绳39与收缆绳13相连接。从而收缆绳13能在物探仪器11的上方进行移动,且物探仪器11保持与水底相接触的状态。相对于物探仪器11脱离水底而位于水底上方的状态,物探仪器11保持与水底相接触的状态能降低收缆绳13所需的拖曳力。具体地,挂接绳39一端连接有挂钩41,该挂钩41能挂接在收缆绳13上,挂接绳39的另一端与物探仪器11相连接。进一步地,该挂接绳39包括两根,从而防止一根挂接绳时节点仪器脱落。当然该收缆绳13与物探仪器11的连接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通过挂钩41连接。该收缆绳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收缆绳13的第一端用于与锚相连接。锚能对收缆绳13施加作用力,以能张紧收缆绳13。该收缆绳13可以是钢丝绳。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拉件15用于对收缆绳13施加提拉力,以使收缆绳13能移动,从而回收物探仪器11。多个提拉件15能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以提拉收缆绳13,可以是多个提拉件15沿收缆绳1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也可以是多个提拉件15沿收缆绳13的延伸方向并排排布。优选地,多个提拉件15沿收缆绳13的延伸方向相间隔,从而能提高提拉件15与收缆绳13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总的拉力。进一步地,多个提拉件15能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可以是沿收缆绳13延伸方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提拉件15分别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也可以是沿收缆绳13延伸方向排布的相邻多个提拉件15与收缆绳13的同侧相抵。优选地,沿收缆绳13延伸方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提拉件15分别与收缆绳13的两侧相抵,从而一方面能保证多个提拉件15能产生带动收缆绳13移动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减少所用提拉件15的数量,从而能节省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拉件15包括围设成三角形的形状的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其中,第二提拉部19位于最下方,收缆绳13分别与第一提拉部17的上方、第二提拉部19的下方以及第三提拉部21的上方相抵。从而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均能与收缆绳13相抵,如此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均能与收缆绳13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一方面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均能提拉收缆绳13,以使得收缆绳13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分别与被拉伸的收缆绳13相抵如此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与收缆绳13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能产生带动收缆绳13移动的摩擦力,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增大了使物探仪器11移动的提拉力,从而能对水深小于150米的水域范围内的物探仪器11进行回收。

优选地,第一提拉部17和第二提拉部19高度相同,且第三提拉部21位于第一提拉部17的右侧。从而能提高每个提拉件15与收缆绳13之间的摩擦力,如此能使收缆绳13处于张紧的状态,以保证只需第一提拉部17、第二提拉部19以及第三提拉部21即可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带动收缆绳13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提拉件15的转速可调以张紧收缆绳13,从而回收时,当物探仪器11所遇到阻力更大,导致收缆绳13移动的速度降低,如此收缆绳13处于紧绷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提拉件15的转速来使收缆绳13松弛,以避免收缆绳13被拉断。而当物探仪器11所遇到的阻力更小,导致收缆绳13与提拉件15的移动不同步,从而使收缆绳13处于松弛的状态时,可以通过提高提拉件15的转速来使收缆绳13张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拉件15呈柱状,呈柱状的提拉件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部23,收缆绳13穿设于第一容置部23内。从而第一容置部23能避免收缆绳13在移动时从提拉件15上掉落。优选地,第一容置部23的内壁为弧面。从而能降低对收缆绳13的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轮27位于收缆绳13的第一端与多个提拉件15之间,且导向轮27能对收缆绳13进行限位。从而在回收时,当收缆绳13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而飘移时,例如风吹动收缆绳13使收缆绳13随风向飘移,导向轮27对收缆绳13进行限位,能使收缆绳13被限位于导向轮27中,以防止收缆绳13从导向轮27中滑落,进而导致收缆绳13不能与提拉件15相抵的情况。如此保证了收缆绳13能对物探仪器11进行回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轮27能转动,且导向轮27转动时能带动收缆绳13移动。从而能促进收缆绳13的移动,以降低多个提拉件15的提拉力。

优选地,导向轮2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部25,收缆绳13穿设于第二容置部25内。从而第二容置部25能避免收缆绳13在移动时从导向轮27上掉落。优选地,第二容置部25的内壁为弧面。从而能降低对收缆绳13的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装置29位于收缆绳13的第一端和收缆绳13的第二端之间且靠近收缆绳13的第二端。从而收容装置29能在物探仪器11移动至其上方时对物探仪器11进行收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收容装置29包括具有向上敞开的收容槽31和支撑收容槽31的支撑件47,收容装置29具有向上敞开的收容槽31,多个提拉件15位于收容槽31的上方,物探仪器11能在收缆绳13移动时沿收容槽31移动。从而物探仪器11的重力能作用于收容槽31上,从而降低收缆绳13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有利于收缆绳13的移动,进而促进收缆绳13能快速回收。支撑件47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多个支撑杆与收容槽31的底壁相连接,从而能支撑收容槽31。

具体地,收容槽31包括靠近导向轮27的第一凹槽33、远离导向轮27的第二凹槽37和第一凹槽33与第二凹槽37之间设置有弯折段35;多个提拉件15设置于第二凹槽37的一侧,且多个提拉件15能沿第一凹槽33的延伸方向提拉收缆绳13。从而能保证物探仪器11在经过多个导向轮27时,收缆绳13能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以能拖动物探仪器11向前移动,从而能避免物探仪器11停止移动而在多个导向轮27上发生缠绕现象,进而与多个导向轮27相碰撞。

优选地,弯折段35的内壁与第一凹槽33的内壁通过第一弧面相连接,弯折段35的内壁与第二凹槽37的内壁通过第二弧面相连接。从而能保证物探仪器11在经过弯折段35时不会受到强烈的碰撞,如此能避免损坏物探仪器1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43具有竖直设置的板面45,多个提拉件15与板面45可转动连接,且每个提拉件15转动时能使收缆绳13从导向轮27的一侧向远离导向轮27的一侧移动。从而能保证收缆绳13不会从导向轮27上脱落,如此保证收缆绳13能带动物探仪器11进行移动,从而回收物探仪器11。优选地,每个提拉件15的转动轴线与板面45相垂直。从而与每个提拉件15的转动轴线相对于板面45倾斜设置的情况相比,每个提拉件15的转动轴线与板面45相垂直能使提拉件15作用于物探仪器11的提拉力最大,从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