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拖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8500发布日期:2018-08-24 19:2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拖航装置。



背景技术:

辅助拖航装置是一种用于连接拖航设备(即拖船)和后面的被拖物的装置,例如利用网箱进行海上渔业养殖,前提是需要将用于养殖的网箱拖航至目标海域,传统的拖航多采用单拖缆—拖体的方式,针对现在海洋牧场的发展趋势,单拖缆—拖体的拖航方式使得多个网箱的拖航作业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开、多次运输,从而导致效率较为低下;而采用多拖缆—拖体的拖航方式,虽然能够提高拖航效率,但是在拖航过程中,多条拖缆易相互缠绕,从而导致多个被拖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碰撞和摩擦过程中造成损伤,因此难以保证被拖体在拖航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安全的辅助拖航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辅助拖航装置,包括一根汇集管和至少3根分支管,所述的汇集管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汇集腔,所述的分支管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分支腔,所述的分支管的前端与所述的汇集管的后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分支腔与所述的汇集腔相连通,所述的分支腔内穿接有用于连接拖航设备和被拖物的拖缆,所述的拖缆的前端向前伸出所述的汇集腔与所述的拖航设备相连接,所述的拖缆的后端向后伸出所述的分支腔与所述的被拖物相连接,每根所述的分支管上设置有一个整流装置。

多根所述的分支管等间距均布设置在所述的汇集管的后端。多根分支管等间距均布设置,使得多个被拖物等间距分布,整个装置均匀受力,能够有效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的分支管与所述的汇集管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有效减缓因拖航作业时来流对最外侧分支管的作用,即有效减少分支管迎流面积,从而减少其受流体作用力,提高作业效率及分支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整流装置包括一个空心的环形罩体,所述的环形罩体内同轴可转动地设置有螺旋桨。上述整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

所述的分支管的后端向后延伸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管,所述的安装管的中心轴线与汇集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的环形罩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安装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的环形罩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管相配合的安装环,所述的安装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环形罩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的安装环紧配安装在所述的安装管上,所述的拖缆的后端向后伸出所述的安装管与所述的被拖物相连接。安装管用于给整流装置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定位,安装管、汇集管、环形罩体和安装环的中心轴线平行,使得该整流装置能够更好地帮助后方行进的拖缆及被拖体将前方形成的湍流整理为可以使拖缆及被拖体有效前进并提高其运动姿态及效率的流体,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拖航作业的工作性能,也可更加有效地减小后方拖缆及被拖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进一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的汇集管与所述的分支管焊接固定,所述的安装管与所述的分支管焊接固定,所述的安装管与所述的安装环焊接固定,所述的安装环焊接固定在所述的环形罩体上。整个装置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较小其在运动时的阻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安装、拆卸和检修都较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汇集管和分支管的连接,给拖缆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定位,避免拖缆在拖航过程中发生位移,从而确保被拖物在拖航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汇集管的后端设置多个分支管,使得该辅助拖航装置在一次拖航过程中能够拖航多个被拖物,有效地提高了拖航效率;另外通过在分支管上设置整流装置,用以帮助后方行进的拖缆及被拖体将前方形成的湍流整理为可以使拖缆及被拖体有效前进并提高其运动姿态及效率的流体,从而提高拖航作业的工作性能,也可有效减小后方拖缆及被拖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进一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辅助拖航装置,包括一根汇集管1和至少3根分支管2,汇集管1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汇集腔,分支管2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分支腔,分支管2的前端与汇集管1的后端相连接,且分支腔与汇集腔相连通,分支腔内穿接有用于连接拖航设备和被拖物的拖缆3,拖缆3的前端向前伸出汇集腔与拖航设备相连接,拖缆3的后端向后伸出分支腔与被拖物相连接,每根分支管2上设置有一个整流装置4。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多根分支管2等间距均布设置在汇集管1的后端。多根分支管2等间距均布设置,使得多个被拖物等间距分布,整个装置均匀受力,能够有效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分支管2与汇集管1之间的夹角α为120°。有效减缓因拖航作业时来流对最外侧分支管2的作用,即有效减少分支管2迎流面积,从而减少其受流体作用力,提高作业效率及分支管2的使用寿命,且夹角α呈120°时,两个最外侧的分支管2之间可以均匀布置多个分支管2,最大化的提高运输效率。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整流装置4包括一个空心的环形罩体43,环形罩体43内同轴可转动地设置有螺旋桨41。上述整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分支管2的后端向后延伸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管22,安装管22的中心轴线与汇集管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环形罩体43的中心轴线与安装管2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环形罩体4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安装管22相配合的安装环42,安装环42的中心轴线与环形罩体43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安装环42紧配安装在安装管22上,拖缆3的后端向后伸出安装管22与被拖物相连接。安装管22用于给整流装置4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定位,安装管22、汇集管1、环形罩体43和安装环42的中心轴线平行,使得该整流装置4能够更好地帮助后方行进的拖缆及被拖体将前方形成的湍流整理为可以使拖缆及被拖体有效前进并提高其运动姿态及效率的流体,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拖航作业的工作性能,也可更加有效地减小后方拖缆及被拖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进一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汇集管1与分支管2焊接固定,安装管22与分支管2焊接固定,安装管22与安装环42焊接固定,安装环42焊接固定在环形罩体43上。整个装置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较小其在运动时的阻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安装、拆卸和检修都较为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分支管2为4根。

实施例二: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最外侧的分支管2汇集管1之间的夹角α为150°。较120°可以更进一步减少最外侧分支管2的迎流面积,从而减少其受流体作用力,提高作业效率及最外侧分支管2作业时的抗疲劳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