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745发布日期:2018-10-02 19:55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管系,特别涉及一种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及海工产品的复杂多样性,使产品安全保障这方面要求更为严谨和复杂。全船透气及测深系统是船舶及海工产品中重要系统之一,涉及面广且在生产设计放样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度,其主要体现在透气管放样高度及走向要满足规范要求,在最高点且管路不允许有起伏。当船舶进行打压载或注油/注水时,快速注入的液体会迅速把舱内的空气挤压出去,一旦透气管堵塞有大气压差,超压会使舱结构受力变形,更严重会出现爆舱的情况。同时考虑经济实用性,淡水舱和油舱更是要考虑舱容利用率,因此透气管的安装位置非常重要。舱的容积使用率和注液的安全性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重视。

尤其涉及到的是生产设计放样时,在水舱和部分油舱顶部无法放置透气管,在侧壁上放置透气又与该舱最高位置距离相差较大的情况。透气管侧壁安装高度与顶部安装时距离相差较大,会造成该舱容积利用大幅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设置在压载舱上,压载舱位于船舶的甲板下方,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包括疏水器和透气管,所述疏水器设在所述压载舱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疏水器包括上下贯通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有连接支管,所述透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支管连接,所述透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甲板并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挡板,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止挡件,所述挡板和所述止挡件之间还设有浮球,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当浮球浮起时,所述浮球与所述通孔紧密贴合形成水密封。

优选地,所述疏水器的顶部与所述压载舱的顶部留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甲板下方还设有空舱,所述空舱与所述压载舱相邻布置,所述透气管包括相连通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穿过压载舱的舱壁与连接支管连通,所述竖管穿过甲板与外界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载舱的舱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管、所述连接支管焊接。

优选地,所述甲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透气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与外界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挡板焊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管体的外壁并通过螺母锁紧。

优选地,所述透气管的第二端设有空气管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产设计在船舶水舱和部分油舱透气管放样时,解决了因为舱室结构、空气管头位置和其他因素影响而造成透气管无法布置在该舱最高处的问题。提高了全船空气及测深系统的放样效率;

2、解决了水舱和部分油舱透气管侧壁安装时,该舱容积利用大幅降低的问题,间接性提高了船舶航行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舱容利用,也是一种提高船舶航行本身的经济效益间接方法。

3、制作、安装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既实用又方便;

4、占用空间小,不会对其它安装附件或设备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压载舱

11 舱壁

111 第一连接套管

2 甲板

21 第二连接套管

3 疏水器

31 管体

32 连接支管

33 挡板

34 止挡件

35 浮球

4 透气管

41 横管

42 竖管

421 空气管头

5 空舱

6 生活舱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该压载舱1上方是多处生活舱室6,现有技术中设计原理明确压载舱透气管侧装且延伸至开阔平台处放置空气管头,空气管头穿甲板处距离压载舱约有3000mm。压载舱反顶加强筋高度为200mm,为避开200mm的筋,此时透气管中心位置距离压载舱顶部最高位置的距离是320mm,这个距离完全不满足压载舱透气管的要求。因此,为了解决此类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此类压载舱透气管的疏水装置,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把透气管与舱顶部位置控制在50mm以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设置在压载舱1上,压载舱1位于船舶的甲板2下方,所述甲板2下方还设有空舱5,所述空舱5与所述压载舱1相邻布置,甲板2的上方设有生活舱室6,所述压载舱1位于所述生活舱室6的下方。船舶透气管疏水装置包括疏水器3和透气管4,所述疏水器3设在所述压载舱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疏水器3包括上下贯通的管体31,所述管体31的侧壁上设有连接支管32,所述透气管4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支管32连接,所述透气管4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甲板2并与外界环境连通,由于透气管4不能直接从生活舱室6伸出与外界环境连通,故透气管4应从空舱5中布管,经空舱5上方的甲板2伸出并与外界环境的空气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界环境指露天甲板上的室外环境。所述管体31内设有圆形的挡板33,所述管体31的底部设有止挡件34,所述挡板33和所述止挡件34之间还设有浮球35,所述挡板33上开设有通孔(图中未显示),为了保证有效的浮性浮球35设计为中空结构,当压载水打压到浮球35位置时,浮球会漂浮随液面上升,上升至中间挡板33的通孔中并密切贴合形成水密,之后压载水舱中的空气和压载水会通过疏水器3上部空间出来,当压载舱中液位下降后,水会从透气管4回流,然后从疏水器3的下端流出。挡板33大小根据透气管内径确定,通孔大小根据浮球大小确定,挡板33厚度为10mm。

优选地,所述疏水器3的顶部与所述压载舱1的顶部留有间距,便于压载舱1内的水从管体31的顶部进入。优选地,所述透气管4包括横管41和竖管42,所述横管41布置在空舱5内,所述横管41的一端穿过压载舱1的舱壁11与连接支管32连通,另一端与竖管42连通,所述竖管42穿过甲板2与外界环境连通。优选地,所述压载舱1的舱壁11上设有第一连接套管111,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管4、所述连接支管32焊接。优选地,所述甲板2上设有第二连接套管21,所述透气管4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套管21与外界环境连通。优选地,所述挡板33焊接在所述管体31的内壁上,必须垂直于管体31并保证质量。优选地,所述止挡件34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管体31的外壁并通过螺母锁紧,当然所述止挡件34也可采用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透气管4的第二端设有空气管头421。

优选地,所述管体31的长度为500mm,所述连接支管32的长度为200mm,使用通径为DN125的Φ140X9.5的无缝钢管,连接支管32焊接在所述管体31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连接支管32需要在挡板33焊接安装完成后进行。然后将无毒橡胶制成的浮球35从下部放入管体31内,下方安装固定一个止挡件34托住浮球35。

该疏水装置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制作时挡板33必须与管体31垂直;挡板33焊接后再焊接连接支管32,保证挡板33焊接质量;焊接结束后必须清理毛刺,确保挡板33与浮球35接触面光滑;焊接结束后需根据液舱介质作相应的表面处理;装船前管体31、挡板33和浮球35必须做密性试验。

该实用新型采用与透气管相同管材的原因是直接利用管加工下脚料,降低成本。而且该疏水装置与第一连接套管是内场焊接之后作相应的表面处理,可以直接在做分段管铁舾预装时安装,把第一连接套管直接烧在舱壁内,避免了后期烧焊破坏疏水装置的表面;采用空心无毒橡胶浮球35的目的是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方便采购,成本低;挡住浮球可用不锈钢螺栓,耐腐蚀性高且对于安装或者未来维修更换方便简单。

当该船舶压载舱打压载作业时,压载水由空气管头421冒出,压载水液面高度为疏水装置设计的最高高度,检测设备检测压载舱的正常受力情况,疏水装置的最终结果满足了设计时的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