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393发布日期:2018-10-19 23:52阅读:2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应急救援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我国应急产业起步晚,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部分关键技术产品依赖进口,无法满足人们对应急装备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2014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对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2017年1月12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应急产业,社会需要,民心所向,正当其时。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和1.8万km的海岸线。随着海洋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水上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这不仅给劳动者个人与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会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大量水上事故分析表明:水上事故中落水人员不会立即失踪或死亡,大部分是因为搜救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得到救援而导致死亡或漂浮失踪。因此,快速、准确、动态、综合地实现对水上远程遇险目标的定位和跟踪是水上救援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水上作业人员发生意外落水事故时,其安全保障措施均为普通的救生衣。该救生衣上仅配备了光学示位器作为遇险示位报警设备,极少配备其它的救生示位装置,发生落水事故时,仅有的光学示位报警信号作用距离短,易受天气、光线、能见度等因素影响,当失事人员被水淹没时,搜救人员很难准确定位他们的位置,不仅易错过最佳营救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而且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卫星定位系统作为空间基础设施,可用于水上人员遇险定位。我国现有的各种定位跟踪通信设备绝大部分是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实现。这种严重依赖国外导航的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国产技术的普及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影响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维护成本低的优势,目前已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及授时服务,在未来5-6年里,将发展成能够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应急救援装备,有效保证落水人员浮出水面。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上应急救援装备,包括马夹式救生衣本体、U型的气囊、二氧化碳气瓶、充气装置和气囊颈后保护遮盖,其中,

所述救生衣本体包括肩部一体连接的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各自的两侧下边通过网眼拼接;

所述前片的两肩部开有气囊进口,所述气囊从所述气囊进口塞入所述前片的前胸部;

所述二氧化碳气瓶通过螺口与所述前片内部的所述气囊连接;

所述充气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二氧化碳气瓶开/闭,两者均固定在所述前片的表面;

所述气囊颈后保护遮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片,另一端遮盖住所述气囊进口后粘接在所述后片上。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凭借U型的充气气囊和马夹式救生衣本体,有效保证落水人员浮出水面。同时,将充气气囊塞入前片的前胸部,使得人员落水后能够仰面朝上,并且头部露出水面。通过网眼拼接能调节救生衣的大小。通过气囊颈后保护遮盖能有效的防止肩部露出的气囊损坏。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设有手动的开关绳;

所述气囊连接有吹气管,该吹气管贴在所述前片表面。在自动与手动充气装置失效时,通过吹气管吹气。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遇水膨胀以打开所述二氧化碳气瓶开关进行充气。使得充气装置具有自动开关功能,落水后即自动开启。手动开关在自动充气开关失效时起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前片表面的水敏元件;

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所述前片的一侧肩部,并电连接所述水敏元件的北斗信标;

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所述前片的另一侧肩部,并电连接所述水敏元件的光学信标;

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所述北斗信标下方的所述前片上,并电连接所述水敏元件的无线电信标;

固定在所述前片上,并电连接所述水敏元件的水声信标;以及

缝合在所述前片,用以遮蔽所述二氧化碳气瓶、充气装置、北斗信标、光学信标、无线电信标和水声信标的保护贴布;

其中,所述水敏元件遇水腐蚀后分别给所述北斗信标、光学信标、无线电信标和水声信标供电。

根据上述方案,采用北斗信标、无线电信标、水声信标与光学信标相结合的定位技术,人员落水后各信标均遇水自动触发,将遇险人员位置信息通过上述四种途径向外传播,能对落水人员提供有效的全方位示位报警及实时监测,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位的救援,有效提高了遇险人员搜救成功率,解决了当前普通救生衣无法及时准确提供落水人员位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救援成功率。通过弹力网格有效固定。而且,通过保护贴布能有效保护各类设备,不会相互磕碰,不会影响落水人员的灵活性,也不会增加其负担。

优选的,所述保护贴布上开有用于将所述北斗信标的信号接收位置露出的气孔;

所述保护贴布和所述前片之间设有用于增加信标放置空间的褶间。

优选的,所述保护贴布的开口用防水拉链或魔术贴与所述前片粘合。使得设备能够入水。

优选的,所述前片上固定有立体袋;

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各自的底部表面均设有容扣接带穿过的扣接带通道。立体袋用于存放口哨、染色剂、防鲨剂等。通过扣接带收紧,使得救生衣紧贴落水人员。

优选的,所述后片表面设有长方形开口;所述后片里侧设有加厚育克。长方形开口便于救护人员抓住落水人员。加厚育克使得救生衣更贴身的同时,对落水人员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应急救援装备去掉保护贴布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塞入救生衣本体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缝有保护贴布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后片拼接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应急救援装备,包括马夹式救生衣本体1、U型的气囊2、二氧化碳气瓶3、充气装置4、气囊颈后保护遮盖5、吹气管6、水敏元件7、北斗信标8、光学信标9、无线电信标10、水声信标11、保护贴布12和立体袋13。

救生衣本体1包括肩部一体连接的前片14和后片15,前片14和后片15各自的两侧下边通过网眼16拼接。

前片14的两肩部开有气囊进口17,气囊2从气囊进口17塞入前片14的前胸部。二氧化碳气瓶3通过螺口与前片14内部的气囊2连接。二氧化碳气瓶3打开后,可迅速充满气囊2。

充气装置4连接并控制二氧化碳气瓶3的开/闭,两者均固定在前片14的表面。充气装置4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其设有手动的开关绳。自动充气是利用遇水膨胀原理打开二氧化碳气瓶3开关进行充气。从而具有自动开关功能,落水后即自动开启,避免落水人员慌乱无法手动充气。气囊2连接有吹气管6,该吹气管6贴在前片14表面。在充气装置4失效时,通过吹气管6吹气。吹气管6的最佳位置应设在救生衣胸部以上的位置,以方便遇险人员给充气气囊吹气。该吹气管6的另一端与气囊2相连,并在此连接处设有单向通气阀(图中未示),只允许空气从外界流入气囊2。

气囊颈后保护遮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前片14,另一端遮盖住气囊进口17后粘接在后片15上。有效保护气囊2。

北斗信标8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前片14的一侧肩部,并电连接水敏元件7。光学信标9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前片14的另一侧肩部,并电连接水敏元件7。无线电信标10通过弹力网格固定在北斗信标8下方的前片14上,并电连接水敏元件7。水声信标11固定在前片14上,并电连接水敏元件7。水敏元件7遇水腐蚀后为北斗信标8、光学信标9、无线电信标10和水声信标11供电,本实施例中水敏元件7为海水电池,其通过水密电缆与上述四种信标相连。即:北斗信标8、光学信标9、无线电信标10和水声信标11均入水自动触发工作。其中,北斗信标8通过北斗卫星向搜寻平台发出包含有落水人员身份信息、落水位置信息、落水时间信息的北斗报警报文,使监测人员在发生落水事故的第一时间获悉何人何时何地落水。光学信标9发射有规律的可见光闪烁求救信号,搜寻人员以最直观的目视观测的方式寻找落水人员,夜间或阴暗天气、可视条件良好时夜间可视距离达2km以上。无线电信标10向搜寻平台发出包含有落水人员身份信息、落水位置信息、落水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报警报文,使监测人员在人员落水的第一时间获悉何人何时何地落水。水声信标11向外发射周期性水声脉冲信号,用于人员落水后的水下示位,为搜寻人员提供可靠稳定的水下报警和示位信号。水声信号作为水中信号传播距离最远、最有效的信号传递方式,有效解决了落水人员水下示位的问题,当水面示位信号受风浪、天气、平台遮挡、人员姿态等因素影响无法有效示位,或者落水人员受水下障碍物缠绕、遮挡或海浪影响无法露出水面以及出现无意识状态沉入水下时,北斗信号、光学信号、无线电信号无法向外界传递示位信息,水声信号仍然可以提供可靠稳定的示位报警信号。

保护贴布12缝合在前片14上,用以遮蔽二氧化碳气瓶3、充气装置4、吹气管6、北斗信标8、光学信标9、无线电信标10和水声信标11,使得各设备不会相互磕碰。保护贴布12的开口用防水拉链或魔术贴与前片14粘合,使得设备能够入水。

保护贴布12上开有用于将北斗信标8的信号接收位置露出的气孔18,便于接收信号。保护贴布12和前片14之间设有用于增加信标放置空间的褶间19。

前片14上固定有立体袋13,用于存放口哨、染色剂、防鲨剂、闪光灯等工具。

前片14和后片15各自的底部表面均设有容扣接带21穿过的扣接带通道20,通过扣接带21收紧,使得救生衣紧贴落水人员。

后片15表面设有长方形开口,便于救护人员抓住落水人员。后片15里侧设有加厚育克。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