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起重机的装船和卸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5720发布日期:2019-04-29 15:2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门起重机的装船和卸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龙门起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门起重机的装船和卸船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龙门起重机的整机装卸船在国内外都属于特殊、少见的作业,由于大型龙门起重机重量大、跨度大、行走机构宽度较宽,能满足整机运输要求的大型船舶甲板宽度往往不够,通常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部分有5-10m悬在船外。针对上述情况,目前行业内有以下2种做法:1、拆除部分龙门起重机行走机构;2、船体加宽。这两种方法一种对码头、甲板承载要求较高,且须反复拆除、恢复龙门起重机结构,对龙门起重机的状态和寿命有一定影响;另一种船体加宽因涉及强度及航行安全,工程量巨大,须进坞完成施工,且从设计到施工还须报船级社审核。两种做法成本高且施工周期长,尤其是旧机迁移,迁移成本远远超过船厂企业的预算,部分企业甚至选择放弃迁移,增加部分预算制造新龙门起重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龙门起重机的卸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所述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总宽度大于船体甲板的宽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龙门起重机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平衡梁下方安装挑梁;

步骤s2,在船坞和船体甲板之间搭接过桥梁,将所述龙门起重机通过所述过桥梁移动至所述船体甲板上的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为使得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所述船体甲板上,而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位于所述过桥梁上的位置;

步骤s3,在所述挑梁下安装液压顶升装置;

步骤s4,通过所述液压顶升装置顶升所述挑梁以便顶升所述龙门起重机,以使得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悬空至所述船体甲板外;

步骤s5,将所述龙门起重机固定在所述船体甲板上。

可选地,在步骤s2中,通过牵引绳和卷扬机牵引移动所述龙门起重机。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液压顶升台车和顶升千斤顶,所述液压顶升台车能够在保持顶升所述挑梁的同时使得所述龙门起重机移动。

可选地,在步骤s5中,通过海绑工装将所述龙门起重机与所述船体甲板相连以固定所述龙门起重机,所述步骤s5还包括拆除所述过桥梁。

可选地,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在所述船体甲板上铺设接载轨道和临时轨道,所述液压顶升台车在所述接载轨道上行走,所述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在所述临时轨道行走。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卸船方法,所述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总宽度大于船体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靠船侧行走结构位于船体甲板上,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悬空于所述船体甲板外,且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平衡梁下方安装有挑梁,所述挑梁下安装有液压顶升装置,所述卸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搭接过桥梁以连接船坞与船体甲板;

步骤s120,将所述龙门起重机通过所述过桥梁向所述船坞一侧移动,以使得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完全位于所述船体甲板内;

步骤s130,拆除所述液压顶升装置和所述挑梁,继续移动所述龙门起重机,直至所述龙门起重机被移动至离开所述船体甲板。

可选地,所述步骤120包括:

步骤s121,通过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以及靠船侧行走机构移动所述龙门起重机,以使所述龙门起重机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所述船体甲板内,而靠船侧行走机构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过桥梁上;

步骤s122,通过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下降非靠船侧行走机构,以使得非靠船侧行走机构坐落于所述船体甲板上。

可选地,所述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液压顶升台车和顶升千斤顶,所述步骤s121中,通过所述顶升千斤顶顶升所述龙门起重机,并通过所述液压顶升台车移动所述龙门起重机。

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在所述船体甲板上铺设接载轨道和临时轨道;

在步骤s121中,使所述液压顶升台车在所述接载轨道上移动,

在步骤s122中,使所述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全部至于所述临时轨道上,

在步骤s130中,将所述龙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沿着所述临时轨道移动出所述船体甲板。

可选地,在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140,拆除所述船体甲板上的所述接载轨道和所述临时轨道,拆除所述过桥梁。

可选地,在步骤s120和步骤s130中,通过牵引绳和卷扬机牵引移动所述龙门起重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和卸船方法,在不加宽、加强船体,不改造龙门起重机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了大型龙门起重机大车超出船体宽度时的装卸船问题,能够快速方便地将大型龙门起重机装载至船体或卸载,减少装载或卸载过程中对龙门起重机状态和寿命的影响,装卸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该装载或卸载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卸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龙门起重机装船后的示意图;

图4为龙门起重机装船后的一个侧视图;

图5为船体甲板上接载轨道和临时轨道的示意图;

图6为龙门起重机装船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龙门起重机装船后悬空侧的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8为挑梁和液压顶升台车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龙门起重机10;

挑梁20;

船坞30;

船体甲板40;

过桥梁50;

牵引绳60;卷扬机61;液压顶升台车62;顶升千斤顶63;

接载轨道64;临时轨道65;海绑工装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龙门起重机的“靠船侧”和“非靠船侧”的定义为:卸船时,龙门起重机沿其宽度方向(即水平面内与龙门起重机主梁相垂直的方向),靠近船坞的一侧为靠船侧,远离船坞的一侧为非靠船侧;也就是说,在卸船过程中,龙门起重机先上岸的一侧为靠船侧,后上岸的一侧为非靠船侧。

本发明提供的装船方法和卸船方法适用于龙门起重机行走机构的总宽度大于船体甲板宽度的情况。其中,行走机构的总宽度指行走机构沿其运行方向(图4所示x方向)的最大尺寸。也就是说,当龙门起重机被装载至船体甲板上时,行走机构具有一段位于船体甲板之外的“超宽部分”。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龙门起重机10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平衡梁下方安装挑梁20,挑梁20可以安装在龙门起重机10非靠船侧的刚、柔腿ⅰ级平衡梁下,也即是挑梁20安装在船体甲板40的左右两侧,可以通过顶升挑梁20来顶升龙门起重机10的非靠船侧。

步骤s2,在船坞30和船体甲板40之间搭接过桥梁50,将龙门起重机10通过过桥梁50移动至船体甲板40上的指定位置;在步骤s2中,可以在船坞30和船体甲板40之间搭接过桥梁50,船坞30上的龙门起重机10可以通过过桥梁50移动至船体甲板40上,利用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自身在牵引绳60和卷扬机61的牵引下移动龙门起重机10,牵引绳60的一端固定在龙门起重机10上,牵引绳60的另一端固定在卷扬机61上,卷扬机61可以设在船体甲板40上,进而通过牵引绳60和卷扬机61牵引龙门起重机10移动,移动至船体甲板40上,由于大型龙门起重机10的大车较宽,船体甲板40宽度小,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会有一部分悬空在船体甲板40的外部。这里,“指定位置”为使得龙门起重机10的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船体甲板40上,而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位于过桥梁50上的位置。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装船方法中,行走结构的“超宽部分”位于非靠船侧。

步骤s3,在挑梁20下安装液压顶升装置。

在步骤s3中,液压顶升装置可以包括液压顶升台车62和顶升千斤顶63,液压顶升台车62能够在保持顶升挑梁20的同时使得龙门起重机10移动,顶升千斤顶63可以将挑梁20顶升抬高,以使得龙门起重机10抬升。

步骤s4,通过液压顶升装置顶升挑梁20以便顶升龙门起重机10,从而使龙门起重机10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脱离过桥梁50。移动龙门起重机10使得龙门起重机10靠船侧的行走机构通过过桥梁50进入船体甲板40,以使得龙门起重机10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悬空至船体甲板40外。

步骤s5,将龙门起重机10固定在船体甲板40上。例如,可以通过海绑工装66做好龙门起重机10的防转措施(即防止行走机构在船运过程中出现转动),以及将龙门起重机10与船体甲板40相连,以固定龙门起重机10,防止龙门起重机10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0,在船体甲板40上铺设接载轨道64和临时轨道65,液压顶升台车62可以在接载轨道64上行走,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可以在临时轨道65上行走。

根据本发明的龙门起重机的装船方法,在不加宽、加强船体,不改造龙门起重机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了大型龙门起重机大车超出船体宽度时的装船问题,能够快速方便地将大型龙门起重机装载至船体,减少装载过程中对龙门起重机状态和寿命的影响,装载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龙门起重机的卸船方法,龙门起重机10的非靠船侧的平衡梁下方安装有挑梁20,且挑梁20下安装有液压顶升装置,龙门起重机10的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船体甲板40上,非靠船测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悬空于船体甲板40之外,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卸船方法中,行走结构的“超宽部分”位于非靠船侧。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卸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搭接过桥梁50以连接船坞30与船体甲板40,以使得龙门起重机10可通过过桥梁50从船体甲板40上移动至船坞30。

步骤s120,将龙门起重机10通过过桥梁50向船坞30一侧移动,以使得龙门起重机10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船体甲板40内,即将非靠船侧行走机构的超宽部分移动至船体甲板40正上方的区域内。

步骤s130,拆除液压顶升装置和挑梁20,并继续移动龙门起重机10,直至龙门起重机10完全离开船体甲板40,完成龙门起重机10从船体甲板40上的卸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0可以包括:

步骤s121,通过液压顶升装置以及靠船侧行走机构移动龙门起重机10,以使龙门起重机10的非靠船侧行走机构位于船体甲板40内,而靠船侧行走机构至少部分地位于过桥梁50上;

步骤s122,通过液压顶升装置下降非靠船侧行走机构,以使得非靠船侧行走机构全部坐落于船体甲板40上。

具体地,液压顶升装置可以包括液压顶升台车62和顶升千斤顶63,步骤s121中,可以通过顶升千斤顶63顶升龙门起重机10,并通过液压顶升台车62移动龙门起重机10。可以利用龙门起重机10自身的行走机构及液压顶升台车62车轮向靠船侧滚动,至龙门起重机10悬空部分的行走机构全部进入运输船的船体甲板40范围内,降下液压顶升台车62和顶升千斤顶63使得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全部坐落在船体甲板4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在船体甲板40上铺设接载轨道64和临时轨道65。在步骤s121中,可以使液压顶升台车62在接载轨道64上移动,在步骤s122中,可以使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全部至于临时轨道65上,在步骤s130中,可以将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沿着临时轨道65移动出船体甲板40。在步骤s130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40,拆除船体甲板40上的接载轨道64和临时轨道65,拆除过桥梁50。拆除液压顶升台车62和顶升千斤顶63以及其他的固定工装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龙门起重机10的靠近船坞30侧为悬空侧时,在步骤s120中,可以将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置于船体甲板40上,且将龙门起重机10的悬空部分置于过桥梁50上;在步骤s130中,可以将龙门起重机10的行走机构通过过桥梁50从船体甲板40上卸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和步骤s130中,可以通过牵引绳60和卷扬机61牵引移动龙门起重机10。牵引绳60的一端可以固定在龙门起重机10上,牵引绳60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卷扬机61上,卷扬机61可以设在船体甲板40上,进而通过牵引绳60和卷扬机61牵引龙门起重机10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龙门起重机的卸船方法,在不加宽、加强船体,不改造龙门起重机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了大型龙门起重机行走机构超出船体宽度时的卸船问题,能够快速方便地将大型龙门起重机从船体卸载,减少卸载过程中对龙门起重机状态和寿命的影响,成本低,效率高,该卸载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各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定,在满足发明目的前提下,本发明各步骤的次序可互换。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