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1867发布日期:2020-06-26 20: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



背景技术:

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英文缩写为usv,现今,不少国家已开始研制无人船,一些船业巨头甚至乐观预测:也许只需几十年,发展成熟的“幽灵船”技术将改写全球远洋运输的面貌。另有业界人士预计,全球无人船市场规模2019年可能达到大约100亿美元,国内无人船用途多为测绘、水文和水质监测。

现有的无人船在运行中或者停靠时,容易与一些海洋生物和礁石发生碰撞,从而造成无人船损坏,而且水质监测难度较高,且只能对范围较小的海洋区域进行检测,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具备增加无人船使用寿命、对范围较远的海洋区域进行水质监测、可以一次对不同海洋区域水质进行监测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增加无人船使用寿命、对范围较远的海洋区域进行水质监测、可以一次对不同海洋区域水质进行监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指示灯与玻璃罩,所述指示灯位于玻璃罩的内部,所述无人船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撞缓冲套,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一端设置驱动装置,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上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抽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表面设置有蝶阀,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下端外表面且位于抽水泵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桶。

优选的,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下端内表面与抽水泵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抽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与分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储水桶的上端,所述分水管、蝶阀与储水桶的数量均为三组。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板与一号转动杆,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齿轮,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桨,所述一号转动杆与驱动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内表面与支撑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与电机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的二号转动杆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的另一端外表面与驱动箱的另一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的外壁与一号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内表面与一号转动杆的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外壁与二号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另一端外表面贯穿驱动箱的另一侧与螺旋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人船主体与防撞缓冲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无人船主体的一端外表面与驱动装置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通过设置的防撞缓冲套,当无人船在运行中与一些海洋生物和礁石发生碰撞时,可以防止无人船被损坏,增加了无人船的使用寿命。

2、该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通过设置的分水管和储水桶等部件,可以在无人船单次运行中对不同海洋区域的水质进行检测,提高了无人船的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3、该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可以对较远海洋区域的水质进行检测,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中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船主体;2、指示灯;3、玻璃罩;4、防撞缓冲套;5、驱动装置;501、驱动箱;502、支撑板;503、一号转动杆;504、电机;505、二号转动杆;506、一号齿轮;507、二号齿轮;508、螺旋桨;509、密封圈;6、抽水泵;7、抽水管;8、出水管;9、分水管;10、蝶阀;11、储水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主体1,无人船主体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指示灯2与玻璃罩3,指示灯2位于玻璃罩3的内部,无人船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撞缓冲套4,无人船主体1的一端设置驱动装置5,无人船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上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抽水管7与出水管8,出水管8的外表面设置有分水管9,分水管9的表面设置有蝶阀10,无人船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且位于抽水泵6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桶11。

进一步的,无人船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与抽水泵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抽水泵6的进水口与抽水管7的一端连通,抽水泵6的出水口与出水管8的一端连通,出水管8的外表面与分水管9的一端连通,分水管9的另一端贯穿储水桶11的上端,分水管9、蝶阀10与储水桶11的数量均为三组,便于对不同的海洋区域进行水质监测。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箱501,驱动箱501的一侧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板502与一号转动杆503,支撑板5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机504,电机504的型号为y180m1-2,电机504的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电机504的输出轴设置有二号转动杆505,二号转动杆505的外壁设置有一号齿轮506,一号转动杆503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齿轮507,一号转动杆50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桨508,一号转动杆503与驱动箱50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09,可以对较远范围的海洋区域进行水质监测。

进一步的,驱动箱501的一侧内表面与支撑板5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502的上端外表面与电机5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电机504的输出轴与的二号转动杆505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转动杆505的另一端外表面与驱动箱501的另一侧内表面转动连接,二号转动杆505的外壁与一号齿轮506的内部固定连接,提高了驱动装置5的内部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驱动箱501的一侧内表面与一号转动杆503的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一号转动杆503的外壁与二号齿轮507的内部固定连接,一号齿轮506与二号齿轮507相啮合,一号转动杆503的另一端外表面贯穿驱动箱501的另一侧与螺旋桨508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提高了螺旋桨508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无人船主体1与防撞缓冲套4之间为固定连接,无人船主体1的一端外表面与驱动装置5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止无人船在发生碰撞时被损坏。

工作原理

本申请专利由无人船主体1、指示灯2、玻璃罩3、防撞缓冲套4、驱动装置5、驱动箱501、支撑板502、一号转动杆503、电机504、二号转动杆505、一号齿轮506、二号齿轮507、螺旋桨508、密封圈509、抽水泵6、抽水管7、出水管8、分水管9、蝶阀10、储水桶11等部件组成,首先,将无人船放置海洋水面,启动电机504,可以带动二号转动杆505和一号齿轮506转动,因为一号齿轮506与二号齿轮507之间相啮合,所以也可以带动二号齿轮507和一号转动杆503转动,从而使螺旋桨508旋转可以推进无人船,方便无人船可以对范围较远的海洋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抽水泵6、分水管9和储水桶11等部件,在无人船在运行中,便于对不同海洋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防撞缓冲套4的设置,当无人船在运行中与一些海洋生物和礁石发生碰撞时,可以防止无人船被损坏,增加了无人船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