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捞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9907发布日期:2020-10-28 12:3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捞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捞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捞船。



背景技术:

当今水污染是十分的严重,城市内河等中小型水面流域尤为突出,水污染源包括工厂的废水以及大量水藻、浮萍、水葫芦、人为制造的水果蔬菜垃圾等,这些漂浮的水面物体,会滋生很多病毒细菌以及微生物,从而导致水体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城市水质的污染,以及居民生活和城市的形象。这些水面漂浮物的主要的特点是呈条状和无序性。

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化设备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缺乏效率和自动化,不利于水面漂浮物的收集,不利于水面漂浮物的切割打碎,不利于水面漂浮物收集后的安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捞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捞船,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杂质打捞机构,所述杂质打捞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

收集装置,其设置在水面或水面下方,所述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水面及水面下方的杂质;

传输装置,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及凸起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挡板;

切割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切割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传送带;

存储装置,其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容器,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对接;

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和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下,所述传输装置的第一传送带将所述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杂质传送至所述切割装置的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将所述杂质传送至所述切割件,并用于将完成切割的杂质传送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容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所述切割件所在的第一中心轴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输装置运动,所述传输装置运动带动所述收集装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杂质打捞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端部的第二中心轴与第三中心轴、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端部的第四中心轴与第五中心轴、设置在第五中心轴上方的第六中心轴、设置在第六中心轴远离第三中心轴一侧的第七中心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中心轴同一端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中心轴端部的第三齿轮、套设在第四中心轴同一端部的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套设在第五中心轴同一端部的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套设在第六中心轴同一端部的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套设在第七中心轴一端部的第十齿轮、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第一链条、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第二链条、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的第三链条、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的第四链条、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九齿轮与第十齿轮的第五链条,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随着第一中心轴转动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第七中心轴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架及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扇翼,在所述第七中心轴的转动作用和传动部件的传动作用下,所述支架带动扇翼旋转以收集杂质;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与船体前部连接的连接件,使得所述扇翼与船体前部保持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器内的压缩组件以及与第二中心轴连接的连杆组件,所述第二中心轴随着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转动而发生转动,使得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压缩组件沿船体的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对自开口进入第一容器内的杂质进行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器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两外侧壁沿船体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板及与压缩板连接的支杆;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与连杆相转动连接的曲柄,所述连杆通过连接杆件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曲柄固定设置在第二中心轴上,在所述第二中心轴的带动下,所述曲柄相对连杆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件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缩板沿船体的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器内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前侧具有开口,使得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贯通,进而使得第二传送带上的杂质自开口能够进入第二容器内;所述第一容器的后侧设置有可拆卸地盖板,使得所述第一容器在所述盖板处形成缺口;所述第一容器的后部设置有放置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输装置、切割装置与压缩存储装置设置在两个船体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部设置在在水面或水面下方,其上部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在水面或水面上方;所述船体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与竖直水平面之间保持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所述切割件所在的第一中心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输装置运动,所述传输装置运动带动所述收集装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所述第一中心轴上的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中心轴的同一端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a.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船实现大范围水面漂浮物收集、传输、切割打碎、压缩、有序收纳,能够有效的提升打捞作业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了船体的空间;齿轮传动工作平稳性高,传递的功率大,承载能力高,传递效率高,维护简便;

b.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船解决了大范围收集水面漂浮物的问题,解决水面漂浮物条状、无序性的不易收纳问题;

c.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船采用了重要动力源的封闭处理,防止外部的水进入船舱造成意外事件;

d.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船设计了收集容器的快换机制,能够有效节约收集容器替换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雨棚的打捞船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雨棚的打捞船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雨棚的打捞船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雨棚的打捞船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有雨棚的打捞船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雨棚的打捞船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7中压缩组件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船体,6-第一中心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1-第三齿轮,12-第二中心轴,13-曲柄,14-连杆,15-压缩板,16-第四齿轮,17-第四中心轴,18-第五齿轮,19-第三链条,20-第六齿轮,21-第五中心轴,22-第七齿轮,23-第四链条,24-第八齿轮,25-第六中心轴,26-第九齿轮,27-第五链条,28-第十齿轮,29-第七中心轴,30-支架,31-扇翼,32-第一传送带,33-挡板,34-切割件,35-第二传送带,36-底座,37-第一容器,38-盖板,39-第二容器,40-座位,41-雨棚,42-放置平台,43-杆件,44-第三中心轴,45-连接件,46-联轴器,47-减速器,48-减速器支架,49-导向槽,50-连接杆件,51-滑块,52-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打捞船,具体结构参见图1至图6,一种打捞船,包括船体1、设置在船体1上的杂质打捞机构,所述杂质打捞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切割装置、存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切割装置、存储装置由前向后顺序设置,开船方向可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水面或水面下方,所述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水面及水面下方的杂质;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32及凸起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2上的挡板33,挡板可防止第一传送带32上的杂质脱离,挡板可为半圆形、菱形、锯齿形,优选为锯齿形;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割件34和至少一个第二传送带35;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容器37,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5末端对接,使得第二传送带35上的杂质进入第一容器内。

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和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下,所述传输装置的第一传送带32将所述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杂质传送至所述切割装置的第二传送带35上,所述第二传送带35用于将所述杂质传送至所述切割件34,并用于将完成切割的杂质传送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容器37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所述切割件34所在的第一中心轴6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输装置运动,所述传输装置运动带动所述收集装置转动。所述驱动机构优选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联轴器直接与第一中心轴连接,减速器设置在电机和联轴器之间。

所述杂质打捞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杂质打捞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5两端部的第二中心轴12与第三中心轴44、设置在第一传送带32两端部的第四中心轴17与第五中心轴21、设置在第五中心轴21上方的第六中心轴25、设置在第六中心轴25远离第三中心轴44一侧的第七中心轴29。

所述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中心轴6同一端部的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第一中心轴6两端部均套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套设在第二中心轴12端部的第三齿轮11、套设在第四中心轴17同一端部的第四齿轮16与第五齿轮18(第四中心轴17两端部均套设有相邻设置的第四齿轮16与第五齿轮18)、套设在第五中心轴21同一端部的第六齿轮20与第七齿轮22(第五中心轴21两端部均套设有相邻设置的第六齿轮20与第七齿轮22)、套设在第六中心轴25同一端部的第八齿轮24与第九齿轮26(第六中心轴25两端部均套设有相邻设置的第八齿轮24与第九齿轮26)、套设在第七中心轴29一端部的第十齿轮28、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齿轮7与第三齿轮11的第一链条9、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第二齿轮8与第四齿轮16的第二链条10、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五齿轮18与第六齿轮20的第三链条19、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七齿轮22与第八齿轮24的第四链条23、用于连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九齿轮26与第十齿轮28的第五链条27,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随着第一中心轴6转动发生转动。

所述切割装置的运动方式如下: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第一中心轴6转动,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随之发生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链条9和第二链条10同时运动,所述第一链条9运动带动第三齿轮11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1带动第二中心轴12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12转动带动所述切割装置的第二传送带35运动,所述第二传送带35带动第三中心轴44转动。

所述传输装置的第一传送带32的运动方式如下:所述第二链条10运动带动第四齿轮16转动,所述第四齿轮16带动第四中心轴17转动,带动第五齿轮18转动,所述第五齿轮18转动带动第三链条19转动,所述第三链条19带动第六齿轮20转动,所述第六齿轮20转动带动第五中心轴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32由下向上移动。

所述收集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第七中心轴29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架30及固定设置在支架30上的多个扇翼31,在所述第七中心轴29的转动作用和传动部件的传动作用下,所述支架30带动所述扇翼31旋转起到大范围收集杂质的作用,把水面漂浮物从水面聚拢收集;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与船体1前部连接的连接件45,使得所述扇翼31与船体1前部保持间距。

所述收集装置的运动方式如下:所述第四中心轴17上的第五齿轮18随第四中心轴17转动以带动第三链条19转动,所述第三链条19带动第六齿轮20转动,所述第六齿轮20转动带动第五中心轴21转动,所述第五中心轴21上第七齿轮22随之转动以带动第四链条23运动,第四链条23运动带动第八齿轮24运动,第八齿轮24运动带动第六中心轴25转动,第六中心轴25上的第九齿轮26随之转动以带动第五链条27运动,第五链条27运动带动第十齿轮28转动,第十齿轮28转动带动第七中心轴29转动,所述第七中心轴29转动并通过传动组件以带动支架30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第七中心轴29水平设置,所述支架30垂直设置,所述传动组件优选为斜齿轮,可使得水平设置的第七中心轴29动力传递到垂直的支架30上。所述支架30转动带动扇翼31转动,进而聚拢收集水面漂浮物。

所述切割装置工作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切割件34设置在第一中心轴6上,所述第一中心轴6转动带动所述切割件34转动,相邻两个第二传送带35之间分布有切割件34,所述第二传送带35用于将所述杂质传送至所述切割件34,所述切割件34切割打断杂质。所述第二传送带35还用于将完成切割的杂质传送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容器37内。通过切割装置解决了水面漂浮物条状、无序性的不易收纳问题。

所述存储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器37内的第二容器39,第一容器37固定设置在船体的底座36上,所述第二容器39的前侧具有开口,使得第一容器37与第二容器39贯通,进而使得第二传送带35上的杂质自开口能够进入第二容器39内,当第二容器39内杂质挤满后可取出第二容器39,待杂质转移至指定位置后,将空的第二容器39重新放入第一容器37内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第一容器37的后侧设置有可拆卸地盖板38,使得所述第一容器37在所述盖板处形成缺口;所述第一容器37的后部设置有放置平台42,放置平台42用于放置收集箱,方便替换。更换第二容器39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先把盖板抽出,然后把第二容器39直接移出至放置平台42上后运上岸进行处理,再将新的第二容器39放入第一容器内,然后将盖板塞回,可快速更换第二容器39。设计了收集容器(第二容器)的快速更换机制,能够有效节约收集容器(第二容器)替换的时间,大大提高效率。

所述压缩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参见图7和图8,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器37内的压缩组件以及与第二中心轴12连接的连杆组件,所述第一中心轴6转动,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随之发生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链条9和第二链条10同时运动,所述第一链条9运动带动第三齿轮11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中心轴12转动,使得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压缩组件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对自开口进入第一容器37内的杂质进行压缩。

所述压缩组件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第一容器37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两外侧壁沿船体1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板15及与压缩板15连接的支杆52,所述压缩板15及支杆52为一体结构,所述压缩板优选为方形结构,且优选与所述第一容器37的底壁垂直设置;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4、与连杆14相转动连接的曲柄13,所述连杆14通过连接杆件50与所述支杆52连接,所述连接杆件50端部设置有可沿导向槽滑动的滑块51,所述曲柄13与第二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12转动带动所述曲柄360°转动,所述曲柄转动带动连杆14摆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件50的滑块51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缩板15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移动,压缩板15移动以压缩第一容器37内的水面漂浮物,以减小体积,挤出漂浮物内水(第一容器37外侧壁设置多个开孔,方便水流回河内),使得第一容器37内可存放较大容量的漂浮物。

通过设置存储装置,解决水面漂浮物的压缩收纳问题,减少了人工操作,节约了空间;设置了放置平台,方便更换第二容器,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第一中心轴6与其上的第一齿轮7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一中心轴6与其上的第二齿轮8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二中心轴12上的第三齿轮11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四中心轴17与其上的第四齿轮16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四中心轴17与其上的第五齿轮18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五中心轴21与其上的第六齿轮20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五中心轴21与其上的第七齿轮22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六中心轴25与其上的第八齿轮24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所述第六中心轴25与其上的第九齿轮26用键槽和键的配合来传递动力。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扇翼在水面或水面以下;所述传输装置、切割装置与压缩装置均在船体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输装置、切割装置与压缩存储装置设置在两个船体1之间,这样设置保证打捞作业过程稳定,船体运行稳定。所述第一传送带32的下部设置在在水面或水面下方,其上部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在水面或水面上方,保证船体运行稳定性,方便杂质内水能够直接滴落至河水中,减小整体重量。所述船体1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船体包括中空壳体,驱动机构可放置在船体内,采用了重要动力源(驱动机构)的封闭处理,防止外部的水进入船舱造成意外事件。

无论船体为单个或船体为两个,所述船体1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与竖直水平面之间保持夹角,优选为10°,可减小船的阻力。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杂质打捞机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杂质打捞机构相同),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切割件34所在的第一中心轴6的同一端部套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第一中心轴6的两端部均套设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第一齿轮7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输装置运动,所述传输装置运动带动所述收集装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直接驱动第二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压缩组件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对自开口进入第一容器37内的杂质进行压缩。所述第一中心轴6无需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

两个实施例中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均可实现打捞工作的自动化与高效化。所述船体后段设置有座位40,供驾驶员使用。所述双船体1船体上方还设置有防风防雨防晒的雨棚41,提高驾驶员使用舒适性。

所述船体1后段焊接有杆件43,用于放置推进器,为船体提供行进动力。电机输出动力,通过减速器47(减速器放置在减速器支架上)来实现速度控制,通过齿轮与中心轴的啮合并配合链条来传递动力,带动收集装置支架的转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运转、切割件的转动、曲柄的转动及压缩板的移动,从而达到收集、切割、压缩、存储水面漂浮物的目的,能够有效的提升打捞作业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且充分利用船体的空间。齿轮传动工作平稳性高,传递的功率大,承载能力高,传递效率高,维护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