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6087发布日期:2023-01-25 11:4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体漂浮物清理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环境力度越来越大。在河道、湖泊等水体中,藻类、垃圾等水面漂浮物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还会影响水体生物的生存环境。
3.因此,为了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近些年出现了采用水面清理船进行清漂作业的技术,如公告号2042367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漂浮物清理船,其通过二只引拉船分别引拉二条围栏,将漂浮物汇集至收集船进行收集处理。
4.在水面清理船的处理作业中,作为连接清理船和牵引小船、对漂浮物进行拦截收集的柔性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围栏等柔性臂,存在浮出段不稳定、拦截不全、容易挂垃圾、容易损坏等问题,导致清漂作业效率受影响。
5.为此,研究提高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拦截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7.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所述柔性臂包括柔性长壳,所述柔性长壳的内部空间沿竖直方向由上之下包括上通管、中间腔以及下腔,所述上通管、所述中间腔以及所述下腔沿所述柔性长壳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
8.所述上通管穿设有电缆和连接绳,所述上通管两端开口,所述电缆和所述连接绳的两端穿出所述上通管的两端开口;
9.所述中间腔内部包括有若干浮力体,所述浮力体沿所述中间腔的长度方向填充放置;
10.所述下腔内部安置有重心平衡体,所述重心平衡体沿所述下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11.其中,柔性长壳是用于容纳其他部件和拦截水面漂浮物的部件。
12.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腔两端封闭,所述浮力体容置于中间腔内部。
13.在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浮力体为浮板,各所述浮板竖直放置且沿所述中间腔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14.根据本实现方式的中间腔可以将浮力体进行依次排布容纳放置,即提高了柔性臂的灵活性,又提高了各段浮力的均衡,避免局部浮力不均导致的漂浮物漏过柔性臂的问题。
15.根据前述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技术方案,将浮力体等部件分隔容置于所述柔性长壳内,避免了缠挂漂浮物的问题,并且通过各部分相分隔,避免了在使用过
程中产生的相互摩擦导致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截面视图;
19.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截面视图;
20.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的截面视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水面清漂系统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水面清漂用柔性臂;2、引拉小船;3、清理船;100、柔性长壳;110、上通管;120、中间腔;130、下腔;140、挡条;111、分隔片;112、第一通道;113、第二通道;121、钉状固定件;200、电缆;300、连接绳;400、浮力体;500、重心平衡体;410、活动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有另外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此外,本文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结构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结构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所述柔性臂包括柔性长壳100,所述柔性长壳100的内部空间沿竖直方向由上之下包括上通管110、中间腔120以及下腔130,所述上通管110、所述中间腔120以及所述下腔130沿所述柔性长壳100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
28.其中,所述上通管110穿设有电缆200和连接绳300,所述上通管110两端开口,所述电缆200和所述连接绳300的两端穿出所述上通管110的两端开口;
29.所述中间腔120内部包括有若干浮力体400,所述浮力体400沿所述中间腔120的长度方向填充放置;
30.所述下腔130内部安置有重心平衡体500,所述重心平衡体500沿所述下腔13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31.通过各部分相分隔,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互摩擦导致受损的问题。
32.水面清漂作业过程中,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一端连接用于牵引移动的引拉小船2,另一端连接清理船3或其他漂浮物收集设备。
33.所述电缆200用于与引拉小船2之间传输动力电源、控制信号等;所述连接绳300连接引拉小船2,以供引拉小船牵引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所述浮力体400用于提供浮力,以将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部分浮出水面;所述重心平衡体500用于提供重力,以控制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的重心位置,使得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可以部分沉入水中,提供竖直方向的平衡作用。
34.清漂作业时,引拉小船2拉动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拦截汇集,清理船3同步行进以收集漂浮物。
35.通过上部设置浮力体400以及下部设置重心平衡体500,可便于调整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的重心位置,使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可以竖直漂浮于水体,起到良好的拦截漂浮物效果。
36.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浮力体400脱落掉出,所述中间腔120两端封闭,所述浮力体400容置于中间腔120内部。
37.本技术中,所述浮力体400可以为多种形态的结构。
38.结合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力体400为浮板,各所述浮板竖直放置且沿所述中间腔12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39.所述浮板可采用常规的平均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浮力材料制成,如塑料发泡材料制成的泡沫板、充气袋等。
40.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浮板位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腔120设置有若干钉状固定件121,所述钉状固定件121沿水平方向穿设所述中间腔120及所述浮板,且所述钉状固定件121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间腔120对应的所述柔性长壳100的外表面。
41.具体的,所述钉状固定件121可以为螺栓、铆钉等。
42.为了提高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摆动移动的灵活性,所述浮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410。
43.结合图2所示,为了避免电缆200与连接绳300在使用过程中相互摩擦碰撞导致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通管110通过分隔片111分隔成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3,所述电缆200穿设于第一通道112,所述连接绳300穿设于第二通道113。所述第一通道112和所述第二通道113可以上下设置、左右设置或其他排列形式。
44.所述重心平衡体500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使其在水体中呈下沉趋势,配合浮力体400即可调整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的重心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心平衡体500为金属链条。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重心平衡体500可以为金属缆条、金属片、石制品,或其他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材料制品。
4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力体400为防水发泡颗粒,所述防水发泡颗粒填充于所述中间腔120。
46.为了使所述防水发泡颗粒可以分布均匀,所述中间腔120沿长度方向分隔成若干容纳腔,所述防水发泡颗粒填充于各容纳腔。
47.为了提高拦截漂浮物的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柔性长壳100上端边沿设置有一条挡条140,所述挡条140沿所述柔性长壳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条140由所述柔性长壳100的边沿向外延伸设置。
48.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柔性长壳100上端的两个边沿各设置有一条挡条140,所述挡条140沿所述柔性长壳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条140由所述柔性长壳100的边沿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挡条140为充气管,沿柔性长壳100上端边沿延伸设置。
49.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水面清漂系统,包括引拉小船2、清理船3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所述引拉小船2为2个,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对应设置为2条,所述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绳300分别与所述引拉小船2和所述清理船3连接。
50.根据前述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1技术方案,将浮力体400等部件分隔容置于所述柔性长壳100内,避免了缠挂漂浮物的问题,并且通过各部分相分隔,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互摩擦导致受损的问题。
5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水面清漂用柔性臂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释,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机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