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74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护服,尤其涉及一种可作为救生、助泳充氧、充水之多用途背心或夹克衫。
迄今为止,无论是具备现代化设备的船舶在航海中,还是一般捕渔业船舶在作业中,意外事故偶尔发生。为此,人们为了能在事故中得以生存,采取了不少防护救生措施,使用救生衣已成为很普遍可行的防护手段之一。但是自救生衣问世以来,仍有许多人在海难中丧生,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因素,第一是尚无方便实用可随身携带的防护服,一旦发生意外,在短时间内几乎无法拿到救生器材,导致人身伤亡。第二是现有的救生器材的安全漂浮性能不好,就目前民用救生衣来说不外乎三种形式(1)由软木或泡沫塑料制成的救生衣,用这种材料要想从穿着上易被人接受,就难以达到安全漂浮要求,而要达到安全漂浮的要求,势必要增加其体积,致使服装笨重,不易随身携带,故而解决不了应急情况。(2)充气式救生衣出现以后,上述问题虽得以解决,但仍存在由于人在水中漂浮时间久,头颅无支撑而很快疲劳,导致呛水、喝水等问题,起不到最佳的救生作用。(3)腋下式救生圈不能保证落水者的脸部保持朝上漂浮姿式,对此该方法也不是最有效的救生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广大水上工作人员、旅客提供一种象背心或夹克衫一样美观大方,穿着舒适,又有最佳安全漂浮性能的救生防护服装,真正起到救生衣应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为广大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种能帮助游泳者充分享受水上运动乐趣的游泳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种当外出旅游或野外工作时可充氧、充水的气袋、水袋。
本实用新型是由可充气的气囊、充气装置和连接部分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用新型平面展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4是充气后穿着者在水中浮态图。
其中(1)(2)带气囊的前胸片、(3)颈后披肩式气囊、(4)连接带,(5)(6)肩缝处、(7)(8)后背片两侧褶、(9)背中褶、(10)调节带,(11)吊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将带气囊的前胸片(1)(2)与颈后披肩式气囊(3)通过连接带(4)和肩缝处(5)(6)连接成一体,形成三囊贯通的背心(或夹克衫)式救生防护服。
(一)后背片与带气囊的前胸片的连接可采用如下方式(1)颈部气囊颈部开口处下端留一窄条作为连接带(4),后背片上部中间部分与此连接带通过缝纫或粘接等方法连接,或将后背片直接缝在气囊颈部开口的下沿,颈部开口两旁部分可用粘接法或缝纫与后背片肩缝处(5)(6)连接。
(2)胸、背连接处后背片两侧留有两个褶(7)(8)并与带气囊的前胸片(1)(2)的两侧边缝合,两侧褶以提供气囊充气膨胀时用,平时可采用尼龙搭扣将后背片折叠进去,充气时该折叠部分松开,以保证气囊鼓起不致贴于前胸,对前胸造成压迫,避免穿着后不舒适感。若不用尼龙搭扣也可用松紧带或其它方法连接。
(3)为了保证救生背心贴身,穿着美观,供不同体型人穿,在后背片中留一褶(9),并加一调节带环(10)留有一定的调节余地。
(二)为了保证充气后背心在水中不往头部浮动,以确保浮态,在气囊前胸片下部内侧缝制上两带环,穿在身上时此带环穿入腰带上,从而限制背心往头部浮动。
(三)为便于捞救,在披肩上(11)缝一吊带,供直升飞机吊救或船舶捞救,吊救时通过(二)中所述的带环,将作用力传至腰带上,不会对落水者造成损伤。
(四)充气装置本背心的充气装置可以配口吹气装置,半自动或全自动充气装置。口吹气装置由吹气管和单向阀等构成,装于气囊上部,半自动或全自动充气装置可装在气囊下部的口袋内。
(五)本背心的气密材料采用锦丝绸(尼龙绸)涂复聚氨酯或橡胶以及热塑性材料均可,以聚氨酯性能最好。
(六)本背心的下摆形状加以适当改变并加上长袖,即制作成夹克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之处在于气囊产生足够大浮力且浮力分布合理,能保证体重75千克以上的穿着者,无论是处于清醒还是处于昏迷状态下,在水中5秒中内救生背心能将其穿着者翻转,并保持为脸部朝上的漂浮状态,与水面垂线成20°-50°角的后仰浮态(如图4),并保证口鼻离出水面12厘米以上;此外本背心有助泳作用,也可充入氧气作为氧气袋用,装入饮用水、饮料等作为储水袋用,只须将吹气用的单向阀改为节流阀即可。总之,该防护服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充气后其安全漂浮性能完全符合“国际海协”对救生衣安全漂浮的各项要求,是一具有救生、助泳、充氧、充水多种用途的防护服。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可充气的气囊和不充气的连接部分组成;气囊由二个前胸气囊和一个颈后气囊构成,三囊贯通,通过不充气的连接部分构成穿着得体的防护服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在前胸的气囊下部的内侧缝制两带环,在颈后气囊处缝制一吊带。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防护服,它是由可充气的气囊、充气装置和连接部分组成。该背心充气后完全符合“国际海协”对救生衣的安全漂浮要求,平时可以象背心一样穿着,既不影响活动又美观大方,一旦遇到“海难”可以立即对它充气,起到防护救生的作用;另外,游泳时穿上它可随心所欲地尽情享受水上运动之乐;本背心还可充氧或充水,作为氧气袋或水袋等使用。
文档编号B63C9/00GK2143590SQ92239279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7日
发明者张贵兰, 张桂芝, 张佳华, 鲍玉芝 申请人:张贵兰, 张桂芝, 张佳华, 鲍玉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