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965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一个可在海上移动的飞机场。是一种具有非常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装备。由于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很大的机器动力(一般都在20万马力以上,有的甚至使用核动力达到28万马力)和特别大的造船厂。因此许多国家想拥有航空母舰,都是可望而不可及,只好望舰声叹。所以几十年来,一直为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所垄断。本发明采取化大为小,变高(二十多层楼高)为低(海上平台),可分可合,机动灵活的原则,设计一种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其特征是将航空母舰这个庞然大物分为若干支单舰来制造,每只单舰配备相适应的动力,若干只单舰组合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海上可移动的飞机场---航空母舰。


图1为一般跑道组合,图2为中长跑道组合,图3为加长跑道组合,图4为特长跑道组合,图5为广场型组合图(需用弹射器和栏阻索),图6为宽一字型组合。总之,根据需要可以像积木一样任意组合,图7为单舰的平面图,图7中的一为潜望镜的伸缩孔盖,航行时可随潜望镜的镜头一起上升到20米,图7中的二、四为人员进出口的孔盖,可以采取电动启开与关闭。图7中的三翻转180度有立柱孔,可在上面建造活动平房、供人员居住。战时可迅速拆到下面舱内,将所有盖翻回原位,毫不影响飞机的起、落。图8为单舰1.5米以下的平面图。一为浆、舵区,二、三为平衡配重箱。因为每支单舰的荷载不可能均等,靠陇时必然有高有低,无法对位连接。因此采取以高就低的原则,将高的舰只的平衡配重箱的底水阀打开,让其进水,当达到两舰平衡时关掉水阀,待对位连接后,再把水抽出舰外。图9为单舰的侧面图,图中的一为舰四周上下的若个连接螺丝孔。图10为两舰的连接对位器,一为舰体,二为图11中八的电源连接片,三为弹簧,四为移动杆,五为隔水橡胶圈,六为触动器的钉,当两舰完全吻合时,会触动图11中的八,使电动机开始启动。图11为两舰对位后的螺丝锁紧图,一为螺母的隔水罩,二为螺母,三为舰体,四为防水橡胶圈,五为停止电动机开关。六为螺丝杆,七为螺丝套筒,八为连接电动机的丝杆,九为推进螺丝的弹簧,十为固定套筒的轴承盒。十一为螺丝完全脱落后停止电动机的触动电源开关。图12为两舰靠陇时的减震图。图中一为橡胶垫,二为减震弹簧,三为舰体。图13为浆、舵区的加强承重结构图。
实施例采用14支单舰组合而成的航空母舰(如图1、2、3、4、5、6)每支单舰假定长350米,宽70米,(如图7)高4.5米(如图9)配以相应的机器动力。在单舰的前端上部的1.5米,切45度的角,后部切成与前端完全吻合的缺口,成燕尾型。使组合时能首尾相连,增强力度。
在单舰的前端设一个可自动伸缩的潜望镜孔,如图7中的一,航行时盖可随潜望镜的镜头上升到20米,图7中的二、四为人员进出孔盖,可由电动启开或关闭。在单舰的四周有若干个孔盖,如图7中的三,翻转来盖上有立柱孔,可在舰面上建造活动房屋,供人员工作和居住,战时可迅速折到舰舱内,再把盖翻转180度复原,毫不影响飞机的起、落。在舰体1.5米以下的部份,前头成尖形,便于航行时减少阻力。在舰的前、后、左、右共设四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配重箱。(如图8中的二、三)由于每支舰的荷载不是均等的,当两舰靠陇时一定会出现高低不平现象,这时需要以高就低,打开平衡配箱的底阀,让其进水,当达到两舰平衡的时候关掉进水阀门,尽快对位(如图10)靠陇。当对位器完全吻合时图10中的四会触动图10中的二电源开关打开。图11中的八开始启动,所有的螺丝速接孔也就准确无误,同时连接螺丝的电机已启动很快完全锁紧,待整个舰组合完成后,再将配重箱内的水抽出舰外,就可使整舰保持平衡了。在舰的尾部设一定大小的浆、舵区以备航行时使用。这个区的大小,根据动力的大小需要来设定。浆、舵区上面1.5米高的区域,由于下面是空的。因此需要特别加强其承重结构(如图13),在舰体左、右两边各设四个对位器(如图6),设立对位器时,若将凹型安在右边,凸型的就安在左边,反之也可。在舰体前、后各设四个人对位器,将凹型安在前端,凸型的安在尾端。不可反之。
在舰体的前、后、左、右、上、下设立若干个螺丝连接孔(如图9中的一),这些孔的大、小、多、少,要根据需要和材质而定。在舰体内的右边设立螺母并用隔水罩加以固定,又不完全固定让其有一定的活动余他。(如图11中的二)在舰体的左边设立同样数目的螺丝杆,并固定在支架和套筒上,(如图11中的三、六、七),穿过舰体时用橡胶圈隔水(如图11中的四),螺母、螺杆设置的方向,反之也可。
在每支单舰的四周设立若干个一定大小加弹簧的橡胶垫,以防止两舰靠陇时产生巨大的碰击声,同时防止硬斗硬的碰击,损伤舰体。至此,单舰的舰体也就完成。
组合时将两舰顺向靠陇,如两舰荷载基本相等,高低基本相同如图10中的四在图10的凹型缺口范围以内就可快速靠陇。由于两舰荷载不相等出现高低不平时,图10中的三不能对准凹型口时,则要以高就低。这时需要打开高的一支舰内平衡配重箱的底阀。让进水达到基本平衡时关掉底阀,则可快速靠陇对位,只要对位器完全吻合,两舰的螺丝孔就是准确无误的。同时对位器完全吻合时会触动启动螺丝的电源开关(如图10中的二、四),这时图11中的八,电动机开始转动,使丝杆向前移动,当丝杆完全到位时,会触图11中的五,电机自动停止。两舰组合完毕。14支舰的连接顺序,应是先顺而后横连接。
需要解体时,同时按动九只舰连接图11中的八的电纽,每个螺丝完全脱落后动触动图11中的十一、图11中八自动停止转动。这时2000多个巨型螺丝大约在1-2分钟内完全脱落,每支舰可以迅速分散开走。
本发明只涉及航空母舰的分体与组合。不涉及其他技术。其他技术则需要由军事专家和造船家根据这个结构来设置。由于有足够的空间,其他设备的设置是好安排的。
建造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有很多优点(1)首先解决了不用特别大的机器动力。整个航空舰由14台万吨轮的机器动力组成即可。但若要制造一台比万吨轮大14倍的机器动力目前是绝对不可能。即是有可能,从设计、试制、试验到使用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费用。只要动力问题解决了,其他什么都好办。
(2)由于整个航空母舰分成14支单舰建造,不需修特别大的造船厂和特别大的码头。
(3)建造时可以统一图纸由多家船厂建造,可以大大缩短建造周期。
(4)由于每支单舰之间是隔离的,互不通水,即是在战争中被击中某个部位,可迅速折换、重新组合,继续使用。不至于像其他航空舰那样,由于某位受伤,无法继续使用,甚至整舰沉没。
(5)可快速转移,战舰需要移动时可以快速拆散,两仟多个巨型螺丝可在1-2分钟内同时脱落,分成单舰可快速转移,其他航空舰则不可能。如转移距离不远也可整体航行转移。
(6)由于跑道很长起飞时不需要弹射器,着陆时不需要用栏阻索。若按图5、图6组合时则需使用弹射器和栏阻索。
(7)一般航空母舰都很高(有的有27层楼高)航行遇风时阻力很大。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露出水面只有1-2米。因此航行时,可以大大减少风的阻力。
(8)若遇敌方导弹攻击时,接到报警后,可一方面用导弹栏击,同时可将整舰快速解体分散,可使整舰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9)可采取指挥系统与战舰分离,使指挥系统与战舰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指挥系统及首长的安全,当然也可以组合成整体。一般航空舰则不可能。
(10)由于可以拆、组,平时可以拆散分散隐蔽,战时可以迅速组合应战。
(11)制造费用肯定要比制造整体战舰要低。(因涉及面很多现在我无法计算)。就动力一项就可节约许多费用。目前世界上的舰空母舰一般动力都在20-28万马力之间,建造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只需14万马力。(由于它是大面积接触水面,浮力得增大,应该说是可以的)。这就节省很大一笔费用。
(12)由于这种单舰与水接着面特别大,吃水很浅,只要有5米以上的深度就能航行,它不仅可以在深海航行或停舶,也可在浅海或内河航行或停舶。因此,这个移动机场不仅可以在深海上使用,同时也可以在浅海和内河上使用。一般航空母舰绝对不可能。
(13)几十年后退役好处理,由于可以拆散14支单舰,可作为部队或地方港口的栈桥使用。一般航空母舰则没有这种可能。
建造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它可以打破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垄断航空母舰的局面,为保卫国家的安全,为保障地区稳定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
权利要求
一种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其特征是不需特别大的动力和特别大的造船厂,采用较小的机器动力,由若干支一定大小的单舰组合而成。根据需要可以任意多种组合。每支单舰可以单独航行,也可组合整体航行。单舰与单舰之间可以快速连接组合与拆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航空母舰。其特征是:将航空母舰这个庞然大物分为若干支单舰来制造。每支单舰配备相适应的动力。若干支单舰组合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海上可移动的飞机场——航空母舰(如附图1)。这种航空母舰有如积木一般可快速组合与快速分解。可单独航行,也可整体航行。具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建造这种航空母舰不需要特别大的动力和建船工厂,可以大大节省建造费用和缩造建造周期。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
文档编号B63G11/00GK1291572SQ99115199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2日
发明者张承普 申请人:张承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