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室结构及具有该舱室结构的海洋平台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06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2]纵梁43的一端与横梁42垂直相接,另一端与另一横梁42垂直相接或延伸至横向舱壁12处。在平行于主梁41的方向上,分列于横梁42两侧的两纵梁4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33]该结构中,通过主梁41对横梁42形成有效支撑,横梁42再对纵梁43形成有效支撑,横梁42和纵梁43的跨距均可减小,有效平衡强度、变形、承载能力及功能的需求。
[0034]进一步地,顶部甲板2的下表面还设有扶强材5,扶强材5的延伸方向与横梁42的延伸方向一致,扶强材5贯穿主梁41和纵梁43,扶强材5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的两纵向舱壁11处。扶强材5由纵梁43进行有效支撑,可进一步增加顶部甲板2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扶强材5的材质可采用球扁钢。
[0035]具体参阅图2,在一应用实例中,围壁I的尺寸为18.825mX15.6m,尺度达到294m2。在本实施例中,横梁4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纵梁43的数量设置为九个。为便于表述,图中将四个横梁42的标号区分为42a~42d,将九个纵梁43的标号区分为43a~43i,两个纵向舱壁11分别标号不意为11a、11b,两个横向舱壁12分别标号不意为12a、12b。
[0036]横梁42两两排布于主梁41的两侧,横梁42a和横梁42c位于主梁41的一侧,横梁42b和横梁42d位于主梁41的另一侧,分列于主梁41两侧的横梁42a与横梁42b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列于主梁41两侧的横梁42c和横梁42d在同一条直线上。
[0037]纵梁43a和纵梁43d的左端与横向舱壁12a相接,右端连接横梁42a ;纵梁43b和纵梁43e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梁42a和横梁42c ;纵梁43c和纵梁43f的左端连接横梁42c,右端延伸至横向舱壁12b。纵梁43g的左端与横向舱壁12a相接,右端连接横梁42b ;纵梁43h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梁42b和横梁42d ;纵梁43i的左端连接横梁42d,右端延伸至横向舱壁12b。
[0038]纵梁43a、纵梁43b和纵梁43c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纵梁43d、纵梁43e和纵梁43f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纵梁43g、纵梁43h和纵梁43i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39]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横梁42和纵梁43的数量仅为示意,在实际结构中,可根据围壁I的长度或宽度进行数量的调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两横向舱壁12的间距调整横梁42的数量,再根据两纵向舱壁11的间距以及横梁42的数量调整纵梁43的数量。
[004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舱室结构的海洋平台,该海洋平台例如可为半潜式生活平台。该舱室结构的顶部甲板2和底部甲板可为海洋平台的中间甲板、主甲板或上层甲板。由围壁I在顶部甲板2和底部甲板分隔出的无支柱的房间可作为电影院、运动室、休闲室、会议室等需要较大空间的房间使用。在顶部甲板2上设置的上层舱壁3则作为该房间上层的某一功能舱室的舱壁。
[0041]由上述介绍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房间内无支柱,能有效地利用大空间,实现了大跨距无支柱多功能房间;(2)采用纵横交错的强梁形式使结构强度可容易通过;(3)利用在顶部甲板上贯通房间的上层舱壁对下侧的强梁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减小了强梁的跨距,从而达到了减小强梁高度的目的,使房间在高度上有更大的使用空间,避免使用功能受到影响。
[0042]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壁,包括多个垂直设置的周侧舱壁,各周侧舱壁相围合; 顶部甲板,水平连接在所述围壁的顶部,顶部甲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强梁; 上层舱壁,垂直连接在所述顶部甲板的上表面,且上层舱壁在水平方向上贯通所述围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梁包括一主梁,所述主梁为连续结构,位于所述上层舱壁的正下方;主梁的延伸方向与上层舱壁的延伸方向一致,主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相对的所述周侧舱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梁还包括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 横梁的一端与所述主梁垂直相接,横梁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周侧舱壁处;在垂直于所述主梁的方向上,分列于主梁两侧的两横梁在同一条直线上; 纵梁的一端与一横梁垂直相接,纵梁的另一端与另一横梁垂直相接或延伸至一所述周侧舱壁处;在平行于所述主梁的方向上,分列于横梁两侧的两纵梁位于同一条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侧舱壁上设有水平扶强材和垂向强梁,所述垂向强梁与所述横梁组成梁框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强梁与所述横梁连接处设有肘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甲板的下表面还设有扶强材,所述扶强材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扶强材贯穿所述主梁和所述纵梁,扶强材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周侧舱壁处。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包括两相对的纵向舱壁和两相对的横向舱壁,所述纵向舱壁和所述横向舱壁即为所述周侧舱壁; 所述上层舱壁沿纵向延伸,上层舱壁的两端在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围壁的两横向舱壁。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舱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舱壁在所述顶部甲板上的位置位于所述围壁的0.4-0.6倍宽度处。9.一种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舱室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室结构及具有该舱室结构的海洋平台,所述舱室结构包括围壁、顶部甲板和上层舱壁;围壁包括多个垂直设置的周侧舱壁,各周侧舱壁相围合;顶部甲板水平连接在所述围壁的顶部,顶部甲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强梁;上层舱壁垂直连接在所述顶部甲板的上表面,且上层舱壁在水平方向上贯通所述围壁。本实用新型中,上层舱壁可对顶部甲板和强梁进行有效支撑,顶部甲板下设置的强梁为纵横交错的结构形式,可达到在不设置支柱的情况下使顶部甲板下的强梁满足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及层高的要求,由顶部甲板与围壁构成的房间不需设置支柱,能有效地利用大空间,实现了大跨距无支柱多功能房间。
【IPC分类】B63B3/56, B63B35/44, B63B29/02
【公开号】CN204916102
【申请号】CN201520701057
【发明人】张文, 傅强, 宋述占, 王瑶, 王冰, 张工, 韩华伟, 李磊
【申请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