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器的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296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缓冲器的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起落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直升机起飞、着陆及地面停放的新型滑橇式起落架。目前,一般的滑橇式起落架,通常由一前一后两个连接于机身的横向件及两个连接于横向件底部用于接触地面的纵向滑橇组成,这种起落架因结构相对简单、重量轻、成本低而被轻型直升机广泛采用。该类滑橇式起落架一般有金属管构成,着陆时依靠横向结构的弹性变形(基本以弯曲模式工作),来吸收着陆时的冲击能量,效率较低,减震效果也不理想;同时,这种着陆系统具有较大刚性,着陆时导致了高的过载系数,同时易产生“地面共振”现象,所以通常需额外设计机械的抗共振减震器。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缓冲减震性能的滑橇式起落架,在保留了滑橇式起落架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的同时,增加了专业的缓冲器,减震吸能效果较好,降低了直升机着陆时的冲击载荷,提高了直升机着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系统较小的刚性及缓冲器的阻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地面共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 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缓冲器的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包括滑橇1、缓冲器2、撑杆3、连接卡箍4及防磨片5,其中,滑橇I用于接触地面,防磨片5以螺栓安装于滑橇I上,连接卡箍4连接撑杆3、缓冲器2及滑橇1,撑杆3连接于滑橇I及机身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缓冲器2以活接的方式安装于机身及滑橇I之间,缓冲器2、撑杆3与机身组成三角结构,以缓冲器为主要承载吸能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滑橇式起落架结构,融入缓冲吸能系统的核心缓冲器,通过滑橇结构使直升机平稳着陆,并在最大程度上使着陆冲击载荷作用于缓冲器,使缓冲器吸收着陆冲击载荷,降低了普通滑橇式起落架所引起的大过载系数,减小了机身结构及起落架系统内其他构件的负荷,可以大大降低这类结构的重量,缓冲效果大大优于普通滑橇起落架,同时缓冲器的吸能及阻尼作用,可以高效率的吸收着陆能量,使直升机快速平稳的着陆,并避免地面共振的发生。该新型滑橇式起落架具有了普通滑橇式起落架结构相对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其着陆冲击大,易地面共振的缺点。同时根据不同的直升机选择相应的缓冲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I为滑橇、2为缓冲器、3为撑杆、4为连接卡箍、5为防磨片。图2为滑橇1、缓冲器2、撑杆3、连接卡箍4连接处示意图。图3为滑橇1、缓冲器2、撑杆3、连接卡箍4连接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缓冲器的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包括滑橇1、缓冲器2、撑杆3、连接卡箍4及防磨片5,其中,滑橇I用于接触地面,防磨片5以螺栓安装于滑橇I上,防止铝管材料的橇体过度磨损。连接卡箍4连接撑杆3、缓冲器2及滑橇1,撑杆3连接于滑橇I及机身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缓冲器2以活接的方式安装于机身及滑橇I之间,缓冲器2、撑杆3与机身组成三角结构,以缓冲器为主要承载吸能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机构为缓冲器,该缓冲器的具体类型需根据直升机的重量、用途及成本综合考虑并选择,缓冲器通常分为2种类型,一种由钢或橡皮制成的固体弹簧缓冲器主要适用于轻型直升机;另一种由油液组成的液体弹簧缓冲器及油-气缓冲器适用于中型及以下直升机。其中固体弹簧缓冲器具有简易性、可靠性、维护性和造价低的优点,与滑橇结构融合,构成的起落架系统发扬了传统滑橇式起落架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其缺点,用于轻型直升机可以大大提高轻型直升机的着陆性能,更加舒适安全。对于重量较大的中型直升机,其较大的重量所带来的大着陆能量要求缓冲器必须具有较高的效率,所以需选用后一种油-气缓冲器,这种起落架可以吸收很大的着陆能量,远远超过普通的滑橇式起落架,应用范围更广 。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缓冲器的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包括滑橇(I)、撑杆(3)、连接卡箍(4)及防磨片(5),其特征是,本起落架还包括缓冲器(2),其中,滑橇(I)用于接触地面,防磨片(5)以螺栓安装于滑橇(I)上,连接卡箍(4)连接撑杆(3)、缓冲器(2)及滑橇(1),撑杆(3)连接于滑橇(I)及机身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缓冲器(2)以活接的方式安装于机身及滑橇(I)之间,缓冲器(2)、撑 杆(3)与机身组成三角结构,以缓冲器为主要承载吸能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起落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本起落架,包括滑橇(1)、撑杆(3)、连接卡箍(4)及防磨片(5),撑杆(3)连接于滑橇(1)及机身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缓冲器(2)以活接的方式安装于机身及滑橇(1)之间,缓冲器(2)、撑杆(3)与机身组成三角结构,以缓冲器为主要承载吸能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滑橇式起落架结构,融入缓冲吸能系统的核心缓冲器,通过滑橇结构使直升机平稳着陆,并在最大程度上使着陆冲击载荷作用于缓冲器,使缓冲器吸收着陆冲击载荷。
文档编号B64C25/52GK203111500SQ20122060858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王庆立, 刁飞萌, 季茂龄, 徐继红, 王永和, 宋彦南, 刘双, 宋宪龙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