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3682发布日期:2018-10-02 19:15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设计一种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尤其是一种由车辆驱动放飞,用于提高无人动力伞对放飞场地适应性的纯机械车载放飞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动力伞多自带3到4个小轮,小轮的主要作用是让无人动力伞能够在平整的地面上放飞和降落。放飞场地要求地面平整,场地开阔;放飞时机要求无风或逆风,且无侧向横风。放飞时,翼型伞展开平铺于地面,整理伞绳,启动发动机使无人动力伞处于待飞状态。待放飞时机成熟,增大发动机转速,由车辆或人力等外力拉动使翼型伞充气展开并升起。待速度达到翼型伞能够产生足够升力时,撤下拉动的外力,无人动力伞小轮离地,放飞成功。

相对于固定翼飞行器,无人动力伞在放飞时对场地距离和地面质量等要求较低。但放飞装置的小轮设计,使得放飞场地需要平整、开阔、无障碍。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诸如抗震救灾、紧急物资投放时,常常难以开辟或寻找符合放飞要求的场地,不能及时放飞将直接延长任务时间,降低完成效率。另外,由发动机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动力,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驱动无人动力伞在地面前进,向前的合力过小,不仅加速慢,还消耗了大量能源,增加放飞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无人动力伞放飞过程中提供驱动力,缩短放飞所需距离,节省无人动力伞自带能源;并且克服复杂地面路况对放飞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前限位器与无人动力伞承载物的前轮受力矩挤压接触产生垂直向下的约束力,用于的平衡升力不足以起飞时伞绳对承载物作用的力矩;利用后限位器推动承载物两个后轮产生向前的驱动力,用于带动承载物前进,进而拉动翼型伞充气升起;利用支撑架用于保证放飞过程中承载物的稳定性;利用车载底座连接车辆,用车辆的驱动力驱动放飞平台和无人动力伞加速前进。当升力大于承载物重力后,承载物脱离放飞平台自主飞行。

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提升无人动力伞放飞的场地适应性,使之能够在有限场地或地面状态复杂场地顺利放飞;有效缩短放飞所需时间,减少能源消耗,为执行任务提供更长的续航能力;同时改善了目前无人动力伞放飞时人拉车拽的简易放飞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前限位器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后限位器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后限位器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支撑架工作状态图。

图1中:a01为车载底座;a02为前限位器;a03为后限位器;a04为支撑架。

图3中:b01为m8螺钉;b02为m8垫圈;b03为前限位器盖板;b04为前限位器主体。

图4中:c01为后限位器主体;c02为m20丝杠;c03为m20丝杠螺母;c04为深沟球轴承;c05为丝杠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由a01车载底座、a02前限位器、a03后限位器和a04支撑架组成;

请参见图2,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工作时,无人动力伞的承载物前轮置于a02前限位器上,后轮置于a03后限位器上,a04支撑架支撑伞绳挂点,a01车载底座通过螺钉和压板固定在车顶或后车斗上。

请参见图3,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前限位器由b01m8螺钉、b02垫圈、b03前限位器盖板和b04前限位器主体组成;b04前限位器主体焊接在a01车载底座前端中部,b03前限位器盖板通过b01m8螺钉和b02垫圈固定在b04前限位器主体上,调整b01m8螺钉松紧可前后调节b03前限位器盖板位置。

请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后限位器由c01后限位器主体、c02m20丝杠、c03m20丝杠螺母、c04深沟球轴承和c05丝杠座组成;a01车载底座与c03m20丝杠螺母装配,c03m20丝杠螺母焊接在c01后限位器主体上,c02m20丝杠两端各穿过2个c04深沟球轴承,c04深沟球轴承安装在c05丝杠座上,c05丝杠座焊接在a01车载底座后端两侧。利用扳手旋转a01车载底座可前后调节c01后限位器主体位置。

请参见图6,本发明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a04支撑架焊接在a01车载底座上,工作状态时,a04支撑架顶端与无人动力伞承载物伞绳挂点接触,对其进行支撑,保证放飞时的稳定性。

放飞时,汽车通过车载底座带动承载物加速前进,当翼型伞提供的升力大于承载物的重力后,承载物将向上运动。当承载物后轮轴线越过后限位器上沿后,水平向前的驱动力作用点消失,驱动力撤去。承载物后轮受伞绳拉力上升时,由于前后轮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且车辆加速度大于无人动力伞加速度,故前轮将相对于放飞平台向后运动。当前轮轴线越过限位器盖板后沿后,垂直向下的约束力作用点消失,约束力撤去,无人动力伞靠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推力自主飞行,放飞成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动力伞车载放飞平台,属于一种提高无人动力伞对放飞场地适应性的机械装置。本发明由车载底座、支撑架、前限位器和后限位器组成。前限位器与无人动力伞承载物的前轮受力矩挤压接触产生垂直向下的约束力,用于的平衡升力不足以起飞时伞绳对承载物作用的力矩;后限位器推动承载物两个后轮产生向前的驱动力,用于带动承载物前进,进而拉动翼型伞充气升起;支撑架用于保证放飞过程中承载物的稳定性。当升力大于承载物重力后,承载物脱离放飞平台自主飞行。本发明是一款能够适应复杂场地环境,利用车辆提供的动力驱动的纯机械放飞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璜炜;王克印;黄海英;赵振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12.10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