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0260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属于飞行器创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事业越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航空知识的普及,无人机行业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人机又称无人驾驶飞行器,具有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反应灵敏、携带方便等特点。因其可以搭载各种不同传感设备,可实现影像实时传送、无人区域探测功能,无人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广泛的商业链,其使用范围包括军事、民用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体表现在敌方侦察、边境巡逻、治安反恐、抗震救灾、电力通信、农业、海洋、气象、摄影等领域。

无人机一般主要分为固定翼式、扑翼式和旋翼式三种。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人机无疑是旋翼类无人机,尤其是四旋翼无人机。但旋翼机也有诸多不足之处,由于自身结构布局的缺陷,搭载有效重量和飞行速度均有所限制,且普遍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续航能力不足。固定翼无人机与旋翼类无人机相比具有许多优势,比如可搭载更多的机载设备、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在空中飞行时既可以侦察搜寻目标又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及时打击。

中国专利授权公布号为CN 102530238 A公开了一种机翼后掠角和展长可变的无人机。虽然采用展长可变结构可以利用齿轮和齿条的方式实现展长变化,但其结构重量较大,且翼展变化过程中,通过输入轴与齿轮传动,需要较大的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该无人机上控制机翼折叠和尾翼变化的机构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总体重量轻。该无人机可根据飞行任务在飞行过程中变化尾翼,提高效率,稳定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及尾翼;机身与机翼为飞翼布局加可变尾翼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飞翼加可变尾翼布局,外形扁薄、曲面平滑而流畅,所述机翼设置在机身左右两边,是左右对称可折叠机翼,分为内侧机翼和外侧机翼,外侧机翼可折叠;所述尾翼设置在机身尾端左右两边,尾翼为可变尾翼,在尾翼上设置有尾翼舵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在飞行状态时,尾翼可处于水平状态,也可将尾翼变换为 “V”型的对称斜面增加垂直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设有一个折叠结构,折叠结构由摇臂、固定座、圆柱滑动块、螺纹杆、电机和转轴组成;所述电机连接螺纹杆,螺纹杆连接圆柱滑动块,圆柱滑动块连接摇臂,摇臂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圆柱滑动块外置夹在固定座上。所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折叠过程为: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得圆柱滑动块推动摇臂绕转轴旋转达到机翼的折叠与展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在机身尾端设有一个推杆,在左右尾翼上分别设有内置杆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和内置杆组成一个可伸缩套筒,可伸缩套筒通过内置杆连接在推杆上,尾翼由水平状态向V形转变为:推杆可上下移动使得外套筒绕内置杆选择,从而实现尾翼由水平状态向V形转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机翼为折叠型机翼,停放时将机翼折叠,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所述尾翼为可变结构,通过舵机将尾翼变换为“V”尾或平尾,为无人机提高了良好的机动性能和隐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飞行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机翼折叠状态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飞行时“V”状态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飞行时“V”状态左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在飞行时平尾状态图。

图6本实用新型无人机控制机翼折叠的机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无人机控制机翼折叠的机构不包含固定座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无人机控制尾翼由水平状态向V形转变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的名称为:1-机身,2-内侧机翼,3-外侧机翼,4-尾翼,5-尾翼舵面,6-摇臂,7-固定座,8-圆柱滑动块,9-螺纹杆,10-电机,11-转轴,12-推杆,13-内置杆,14-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1,内侧机翼2、外侧机翼3及尾翼4;机身1与机翼为飞翼布局加可变尾翼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飞翼加可变尾翼布局,外形扁薄、曲面平滑而流畅,所述机翼设置在机身1左右两边,是左右对称可折叠机翼,分为内侧机翼2和外侧机翼3,外侧机翼3可折叠;所述尾翼4设置在机身1尾端左右两边,尾翼4为可变尾翼,在尾翼上设置有尾翼舵面5。

如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侧机翼2与内侧机翼3之间设有一个折叠结构(驱动装置),折叠结构由摇臂6、固定座7、圆柱滑动块8、螺纹杆9、电机10和转轴11组成;所述电机10连接螺纹杆9,螺纹杆9连接圆柱滑动块8,圆柱滑动块8连接摇臂6,摇臂6通过转轴11设置在固定座7上,所述圆柱滑动块8外置夹在固定座7上。所述外侧机翼2与内侧机翼3之间折叠过程为: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得圆柱滑动块推动摇臂绕转轴旋转达到机翼的折叠与展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在机身尾端设有一个推杆12,在左右尾翼上分别设有内置杆13和外套筒14,所述外套筒14和内置杆13组成一个可伸缩套筒,可伸缩套筒通过内置杆13连接在推杆12上,尾翼由水平状态向V形转变为:推杆可上下移动使得外套筒绕内置杆选择,从而实现尾翼由水平状态向V形转变。

如图6,飞机在地面静止时机翼是折叠状态,当飞行起飞时,通过驱动装置使机翼打开。当飞机在飞行状态过程中,若遇到紧急情况,也可通过驱动装置(图8)使尾翼变为“V”型状态,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动力装置(螺旋桨式发动机)可以安装机身前部(机头),也可以安装在机身后部,同时机身后部也可以换装喷气式发动机。机身1内部具有较大空间,可装载各种侦察、传输、控制等设备。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补充说明:

无人机在静态时,外侧机翼处于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无人机放置可节约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有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