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860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



背景技术:

传动的光电吊舱只能沿一个自由度进行旋转,无法多角度旋转,在空中进行一些特殊拍摄时,无人机无法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地方进行多角度拍摄,拍摄的机会少,拍摄传递的图片无法准确地提供信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角度拍摄、拍摄时间短的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包括外俯仰框和内俯仰框,外俯仰框包括底座及底座左右两侧设置的扣耳,扣耳相对的侧面设有圆弧形腔a,底座上表面设有圆弧形腔b,内俯仰框置于底座和左右两个扣耳之间且与圆弧形腔a和圆弧形腔b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多个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滚轮,圆弧形腔b上开有多个通孔,滚轮的一部分伸出通孔外且与内俯仰框相接触。

所述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转动轴、龙门架顶板、电机a和电机b,所述的龙门架顶板包括立板和横板,转动轴上固定有多个滚轮,转动轴通过龙门架顶板的立板支撑在龙门架顶板的横板一侧,龙门架顶板横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a,电机a的输出轴与龙门架顶板横板螺纹配合连接,转动轴的端头还连接有电机b。

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龙门架顶板的立板配合连接。

所述的底座内所有驱动单元中的电机a和电机b均连接在控制器上。

所述的滚轮上包括有防滑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多角度拍摄、拍摄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外俯仰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外俯仰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扣耳,3-圆环型腔a,4-圆弧形腔b,5-驱动单元,6-滚轮,7-转动轴,8-龙门架顶板,9-电机a,10-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包括外俯仰框和内俯仰框,外俯仰框包括底座1及底座1左右两侧设置的扣耳2,扣耳2相对的侧面设有圆弧形腔a3,底座1上表面设有圆弧形腔b4,内俯仰框置于底座1和左右两个扣耳2之间且与圆弧形腔a3和圆弧形腔b4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内设置有多个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5,驱动单元5包括滚轮6,圆弧形腔b4上开有多个通孔,滚轮6的一部分伸出通孔外且与内俯仰框相接触。

所述的驱动单元5还包括转动轴7、龙门架顶板8、电机a9和电机b10,所述的龙门架顶板8包括立板和横板,转动轴7上固定有多个滚轮6,转动轴7通过龙门架顶板8的立板支撑在龙门架顶板8的横板一侧,龙门架顶板8横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a9,电机a9的输出轴与龙门架顶板8横板螺纹配合连接,转动轴7的端头还连接有电机b10。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转动轴7通过轴承与龙门架顶板8的立板配合连接。所述的底座1内所有驱动单元5中的电机a9和电机b10均连接在控制器上,通过控制器,控制不同驱动单元5中的电机a9和电机b10转动。所述的滚轮6上包括有防滑层,防滑层采用防滑材料,能够防止滚轮6在内俯仰框上打滑。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需要的拍摄角度,将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递给不同的驱动单元5,通过电机a9带动龙门架顶板8移动,龙梦架顶板8通过转动轴7将滚轮6顶出圆弧形腔b4外,使滚轮6与内俯仰框相接触,通过电机b10带动滚轮6滚动,从而带动内俯仰框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电机a9和电机b10均停止。当需要进行另外的角度拍摄时,电机a9带动转动轴7回缩,滚轮6与内俯仰框脱离,同时,另外一个驱动单元5中的电机a9带动龙门架顶板8移动,通过该驱动单元5中的滚轮6带动内俯仰框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电吊舱内外俯仰框结构,包括外俯仰框和内俯仰框,外俯仰框包括底座及底座左右两侧设置的扣耳,扣耳相对的侧面设有圆弧形腔A,底座上表面设有圆弧形腔B,内俯仰框置于底座和左右两个扣耳之间且与圆弧形腔A和圆弧形腔B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多个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滚轮,圆弧形腔B上开有多个通孔,滚轮的一部分伸出通孔外且与内俯仰框相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角度拍摄、拍摄时间短的。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联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6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