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36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罩体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1、支架2、电机3、螺旋桨叶4、飞行控制器5、起落架6、连接件7以及动力装置8;具体的,所述机身1上方设有飞行控制器5,在机身2中间部分设有支架2,支架2尾部上方设有电机3,电机3正上方连接着螺旋桨叶4;所述机身2正下方设有起落架6;所述起落架6下方通过连接件7连接着动力装置8,整个无人机可通过起落架6支撑,并通过起落架6放飞和回收。

但上述无人机中,由于螺旋桨叶4暴露于机身1外,因此会发生玩家被螺旋桨叶4打伤的事件,安全系数低,同时,螺旋桨叶4暴露在外使得其容易收到外界因素造成的损伤(如碰伤、摔伤等),此外,上述无人机的各部件不能折叠或收缩,导致无人机整体体积大,不便携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安全性高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具有可以打开和合拢的外罩组件,通过外罩组件的合拢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主体部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减小无人机体积,便于携带;反之,通过外罩组件的打开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由此避免放飞无人机时,旋翼组件打伤人员,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施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无人机,其包括用于控制飞行的主体部、包括旋翼的旋翼组件、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均与所述主体部滑动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以及第二外罩组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的分开和合拢。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上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外罩组件上设有第二滑动件;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并排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均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对时,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相互靠近,直至合拢,使得所述主体部和旋翼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形成的内部容纳腔内;

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相互分开;使得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外,且同时所述旋翼组件的旋翼位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或第二外罩组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罩组件和/或第二外罩组件为镂空壳体。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一侧设有第一内罩组件,所述主体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内罩组件;且所述第一外罩组件以及第二外罩组件合拢时,所述第一内罩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内,所述第二内罩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外罩组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罩组件和/或第二内罩组件为镂空壳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罩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内罩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

所述第一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导向作用进入或离开所述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导向作用进入或离开所述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或第二导向槽内设有截面呈“工”型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侧部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部滑槽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二侧部滑槽;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部滑槽配合、且可在第一侧部滑槽内滑动的第一卡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二侧部滑槽配合、且可在第二侧部滑槽内滑动的第二卡持部。

优选的,所述旋翼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其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内罩组件或第二内罩组件上;

第二固定件,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固定件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可在所述插槽内移动;且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罩组件或第二外罩组件上;

以及旋翼,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罩组件和第二外罩组件上设有可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滑槽;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并可在所述安装滑槽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上安装有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人机具有可以打开和合拢的外罩组件,通过外罩组件的合拢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主体部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减小无人机体积,便于携带;反之,通过外罩组件的打开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由此避免放飞无人机时,旋翼组件打伤人员,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无人机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立体俯视结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外罩组件分开时的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外罩组件合拢时的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立体仰视结构分解图;

图6a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包括用于控制飞行的主体部1(其中可安装有各种控制元件等,且所述主体部1上还安装有用于取景的摄像头200)、旋翼组件以及可分开和合拢的外罩组件;通过所述外罩组件的分开使得所述主体部1位于所述外罩组件外,实现正常的无人机放飞,或,通过所述外罩组件的合拢使得所述主体部和旋翼组件均位于所述外罩组件内,由此减小无人机的体积,便于携带。

具体的,所述外罩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一侧的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另一侧的第二外罩组件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和/或第二外罩组件3为半闭合的镂空壳体结构;上述镂空结构设置使得在充分保证旋翼组件动力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减轻机体重量,增加携带的便利性和减少造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上设有第一滑动件23,所述第二外罩组件3上设有第二滑动件33;所述主体部1上设有滑动槽11;所述第一滑动件23以及第二滑动件33并排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1内,且均可在所述滑动槽11内滑动;

因此,当所述第一滑动件23与第二滑动件33的移动方向相对(即图2中两实线箭头所指方向)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相互靠近,直至合拢成为完整的外罩组件,此时将所述主体部1容纳在由第一外罩组件2的内部空腔以及所述第二外罩组件3的内部空腔组成的内部容纳腔内,由此缩小无人机的整体体积,方便携带;

反之,当所述第一滑动件23与第二滑动件33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图2中两虚线箭头所指方向)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相互分开,分开至预定位置时,所述主体部1位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外,但旋翼组件的旋翼82仍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内,由此可实现无人机的正常放飞,且避免旋翼组件的旋翼82暴露在外而对使用者造成损伤,提高安全系数。

为进一步增强完全性能和提高旋翼动力性能,如图2-3,5所示,所述主体部1一侧设有第一内罩组件4,所述主体部1另一侧设有第二内罩组件5;

此外,类似于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所述第一内罩组件4和/或第二内罩组件5为半闭合的镂空壳体结构;上述镂空率的选择同样使得在充分保证旋翼组件动力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减轻机体重量,增加携带的便利性和减少造价;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内罩组件4的体积整体小于第一外罩组件2的体积,所述第二内罩组件5的体积整体小于第二外罩组件3的体积。由此,当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合拢时,所述第一内罩组件4整体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4内,所述第二内罩组件5整体可容纳于所述第二外罩组件3内。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内罩组件4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11连通的第一导向槽43,所述第二内罩组件5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11连通的第二导向槽53;

所述第一滑动件23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43的导向作用进入或离开所述滑动槽11;所述第二滑动件33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53的导向作用进入或离开所述滑动槽11。如图5,6a-6b所示,所述第一导向槽43和/或第二导向槽53内设有截面呈“工”型的导向件60,所述导向件60包括:第一侧部滑槽61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部滑槽61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二侧部滑槽62;与此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件23和/或第二滑动件33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部滑槽61配合、且可在第一侧部滑槽61内滑动的第一卡持部71,以及与所述第二侧部滑槽62配合、且可在第二侧部滑槽62内滑动的第二卡持部72。由此,所述第一滑动件23和/或第二滑动件33对应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43以及第二导向槽53的准确定位,可快速插入到所述滑动槽11中进行滑动,且位置被第一侧部滑槽61以及第二侧部滑槽62限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位移,保证第一外罩组件2以及第二外罩组件3的正常分开和合拢。

进一步的,所述旋翼组件至少有两个,且关于所述主体部1对称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旋翼组件均包括:

第一固定件80,其活动连接(如通过螺钉、螺栓连接或卡接等)在所述第一内罩组件4或第二内罩组件5上;

第二固定件81,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固定件80插入的插槽811,所述第一固定件80可在所述插槽811内移动;且所述第二固定件81通过紧固件812活动连接(如通过螺钉、螺栓连接或卡接等)在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或第二外罩组件3上;

以及旋翼82,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81的下端面上,且无论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分开或合拢,所述旋翼82始终容纳于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的内部空腔内以及所述第二外罩组件3的内部空腔内。

此外,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上设有可供紧固件812(如螺钉、螺栓等)穿过的安装滑槽90;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81,并可在所述安装滑槽90中滑动,由此可通过安装滑槽90来控制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分开以及合拢的距离,避免将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从所述滑动槽11中拉出,也可避免合拢时,第一外罩组件2和第二外罩组件3过于靠近而导致旋翼组件碰到所述第一外罩组件2和/或第二外罩组件3,由此造成旋翼组件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无人机具有可以打开和合拢的外罩组件,通过外罩组件的合拢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主体部、内罩组件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减小无人机体积,便于携带;反之,通过外罩组件的打开将所述无人机的其他部件,如旋翼组件等容纳于所述外罩组件内部,由此避免放飞无人机时,旋翼组件打伤人员,提高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