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4206发布日期:2020-11-27 10: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保障终端设备,具体涉及用于机场停机坪、综合维修机库的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机勤务地井一般多为手动式地井,少数为配重式的半自动地井或全自动地井。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35796.5,专利名称为“半自动升降式飞机勤务地井”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井体和与井体配合的井盖,且还包括升降装置和配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井体内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且与井盖固定连接的滑轨;配重装置包括滑轨上设置的两个滑轮、两滑轮间的滑绳上设置的与井盖重量匹配的配重块;滑轨上设置有安装元器件的前操作面和与前操作面对应的后操作面。该专利为半自动式的地井,采用配重结构,由于井盖一般都较为沉重,开启和关闭都极为不便,有时甚至难以打开,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下。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520035441.1,专利名称为“全自动飞机勤务地井”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玻璃钢筒体、工作箱体、升降装置、井盖,升降装置为丝杆传动装置,置于筒体内,包括上端与工作箱体底部连接的丝杆、驱动丝杆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工作箱体由丝杆支撑,周边由安装在机架上的支撑条柱平衡导向。该专利采用螺纹丝杆的传动方式进行工作箱体的升降,因此必须采用梯形螺纹导致加工工艺复杂,并且螺母和丝杆的使用寿命短。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飞机勤务地井的传动升降装置以及地井的开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地井的开启和关闭都极为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结构紧凑,减少了故障隐患点,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包括井体、井盖、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工作箱体,所述井体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相互平行的滑槽,井盖两侧设置有滚轮,滚轮放置在滑槽内,井盖可在滑槽中滑动,井盖分为升降井盖和检修井盖,升降井盖底部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减速电机,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升降井盖底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平衡导向滑轨、气缸、活塞连杆、气泵和气管,活塞连杆的一端与气缸的一端滑动连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工作箱体的底部连接,气缸的一侧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气泵设置在机架上,活塞连杆和气缸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工作箱体底部的四个角上,工作箱体由气缸和活塞连杆支撑,工作箱体周边由平衡导向滑轨平衡导向,平衡导向滑轨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升降井盖和检修井盖上表面均设置有拉手。

所述井体顶部设置有井内照明灯。

所述井体侧壁设置有检修爬梯。

所述井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井盖和工作箱体采用分体式的结构,井盖通过滚轮放置在井体相对两侧相互平行的滑槽内,升降井盖分为升降井盖和检修井盖,升降井盖底部连接有连杆机构,升降井盖的开启和关闭依靠连杆机构电动完成,相比配重式的整体提拉结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工作箱体的升降采用气压驱动的方式进行,相比丝杆传动方式结构使用寿命长,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3)本实用新型的井盖和工作箱体采用分体式的结构,避免了工作箱体直接暴露在外部,对工作箱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井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箱体提升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箱体恢复原位时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井体;2、井盖;3、升降装置;4、工作箱体;5、连杆机构;6、传动轴;7、机架;

11、滑槽;12、照明灯;13、检修爬梯;14、排水坑;21、滚轮;22、升降井盖;23、检修井盖;24、拉手;31、平衡导向滑轨;32、气缸;33、活塞连杆;34、气泵;35、气管;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包括井体1、井盖2、升降装置3和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的工作箱体4,所述井体1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相互平行的滑槽11,井盖2两侧设置有滚轮21,滚轮21放置在滑槽11内,井盖2可在滑槽11中滑动,井盖2分为升降井盖22和检修井盖23,升降井盖22底部连接有连杆机构5,所述连杆机构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和减速电机53,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升降井盖22底部铰接,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铰接,第二连杆52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6与减速电机53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平衡导向滑轨31、气缸32、活塞连杆33、气泵34和气管35,活塞连杆33的一端与气缸32的一端滑动连接,活塞连杆33的另一端与机架7连接,气缸32的另一端与工作箱体4的底部连接,气缸32的一侧与气泵34通过气管35连接,气泵34设置在机架7上,活塞连杆33和气缸3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工作箱体4底部的四个角上,工作箱体4由气缸32和活塞连杆33支撑,工作箱体4周边由平衡导向滑轨31平衡导向,平衡导向滑轨31安装在机架7上。

实施例2

一种电动滑盖式自动升降飞机勤务地井,包括井体1、井盖2、升降装置3和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的工作箱体4,所述井体1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相互平行的滑槽11,井盖2两侧设置有滚轮21,滚轮21放置在滑槽11内,井盖2可在滑槽11中滑动,井盖2分为升降井盖22和检修井盖23,升降井盖22底部连接有连杆机构5,所述连杆机构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和减速电机53,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升降井盖22底部铰接,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铰接,第二连杆52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轴6与减速电机53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平衡导向滑轨31、气缸32、活塞连杆33、气泵34和气管35,活塞连杆33的一端与气缸32的一端滑动连接,活塞连杆33的另一端与机架7连接,气缸32的另一端与工作箱体4的底部连接,气缸32的一侧与气泵34通过气管35连接,气泵34设置在机架7上,活塞连杆33和气缸3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工作箱体4底部的四个角上,工作箱体4由气缸32和活塞连杆33支撑,工作箱体4周边由平衡导向滑轨31平衡导向,平衡导向滑轨31安装在机架7上。

所述升降井盖22和检修井盖23上表面均设置有拉手24。

所述井体1顶部设置有井内照明灯12。

所述井体1侧壁设置有检修爬梯13。

所述井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坑14。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

减速电机53通过传动轴6带动连杆机构5运动,进一步的连杆机构5带动升降井盖22在滑槽11内平移滑动进而打开升降井盖22露出升降口,工作箱体4的底部与气缸32的顶部连接,工作箱体4滑动定位设置在平衡导向滑轨31内,气缸32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杆33滑动连接,活塞连杆33的另一端与机架7连接,气缸32的一侧通过气管35与气泵34连接,气泵34设置在机架7上,开启气泵34,高压气体进入气缸32内推动活塞连杆33下移,机架7对活塞连杆33的反作用力推动气缸32上移,工作箱体4的周边由设置在机架7上的平衡导向滑轨31进行平衡导向从而实现工作箱体4在井体1升降口内的升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