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9534发布日期:2021-03-02 16: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组支撑架(2),四组所述支撑架(2)两两对称布置在所述机身(1)两侧,并沿所述机身(1)向外侧伸出,且所述支撑架(2)的一端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每组所述支撑架(2)均包括前支撑架(21)和后支撑架(22),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分别设于靠近所述机身(1)头部和所述机身(1)尾部处,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沿所述机身(1)轴向相对布置,且所述前支撑架(21)轴线和所述后支撑架(22)轴线平行布置;扑旋翼组件,所述扑旋翼组件包括四组扑旋翼装置(3),四组所述扑旋翼装置(3)与四组所述支撑架(2)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扑旋翼装置(3)均包括:公转主轴(31),所述公转主轴(3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并与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转动连接,且所述公转主轴(31)的轴线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平行布置;转臂(32),所述转臂(32)设于所述公转主轴(31)上靠近所述公转主轴(31)端部位置,且所述转臂(32)的一端与所述公转主轴(31)垂直且固定连接;自转主轴(33),所述自转主轴(33)设于所述转臂(32)的另一端,所述自转主轴(33)与所述转臂(32)垂直且固定连接,且所述自转主轴(33)的轴线与所述公转主轴(31)的轴线平行布置;转动轮(34),所述转动轮(34)包括第一转动轮(341)和第二转动轮(342),所述第一转动轮(341)设于所述公转主轴(3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转动轮(34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支撑架(22)或所述前支撑架(21)固定连接,且所述公转主轴(31)穿过所述第一转动轮(341)的圆心并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4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342)对应设于所述自转主轴(33)的一端,并与所述自转主轴(33)同心布置且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轮(342)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41)端面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转动轮(341)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42)通过链条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轮(341)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42)的内径比为1:2;驱动部(35),所述驱动部(35)包括驱动电机(351)、主动轮(352)和从动轮(353),所述驱动电机(351)固定连接在所述后支撑架(22)上,所述驱动电机(351)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352)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352)和所述从动轮(353)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353)设于所述公转主轴(31)一端,并与所述公转主轴(31)同心布置且固定连接;旋翼部(36),所述旋翼部(36)包括中心轴(361)、轴承(362)、转动盘(363)和翼片(364),所述中心轴(361)的一端垂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自转主轴(33)上,所述轴承(362)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361)上,所述转动盘(363)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362)的圆周侧壁上,所述翼片(364)的一端设于所述转动盘(363)的圆周面上,并与所述转动盘(363)固定连接,所述翼片(364)为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的双凸对称翼型,且所述翼片(364)的前缘较厚,后缘较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机身(1)内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351)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51)的开关及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32)包括前转臂(321)和后转臂(322),所述前转臂(321)和所述后转臂(322)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前支撑架
(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处,且所述前转臂(321)轴线和所述后转臂(322)轴线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转动轮(341)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42)分别设于所述公转主轴(31)和所述自转主轴(33)上靠近所述后转臂(322)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扑旋翼装置(3)还包括拉动部(37),所述拉动部(37)包括拉动翼片(371)和迎角调节机构(372),所述拉动翼片(371)前缘较厚,后缘较薄,且所述拉动翼片(371)为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的双凸翼型结构,所述拉动翼片(371)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转臂(321)上,且所述拉动翼片(371)的前缘朝向所述机身(1)的头部,所述迎角调节机构(372)设于所述公转主轴(31)和所述前转臂(321)之间,并与所述公转主轴(31)和所述前转臂(321)固定连接,所述迎角调节机构(372)用于驱动所述拉动翼片(371)围绕所述前转臂(321)倾转;所述迎角调节机构(372)包括第一调节套筒(3721)、迎角调节电机(3722)、第一调节锥齿轮(3723)、第二调节锥齿轮(3724)、传动轴(3725)、圆柱齿轮(3726)和第二调节套筒(3727);所述第一调节套筒(3721)沿所述拉动翼片(371)轴向穿过所述拉动翼片(371),且固定在所述拉动翼片(371)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套筒(372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拉动翼片(371)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调节套筒(3721)的一端具有轮齿;所述迎角调节电机(3722)固定在所述公转主轴(31)上,且所述迎角调节电机(3722)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调节锥齿轮(37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套筒(3727)固定在所述前转臂(321)上,所述传动轴(3725)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套筒(3727)两端并与所述第二调节套筒(3727)通过轴承(36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72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调节锥齿轮(3724)和所述圆柱齿轮(3726),所述第二调节锥齿轮(3724)与所述第一调节锥齿轮(3723)啮合,所述圆柱齿轮(3726)与所述第一调节套筒(3721)一端的轮齿啮合;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迎角调节电机(3722)电连接,控制所述迎角调节电机(3722)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锥齿轮(3723)转动,并依次带动所述第二调节锥齿轮(3724)、所述传动轴(3725)、所述圆柱齿轮(3726)和所述第一调节套筒(3721)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拉动翼片(371)围绕所述前转臂(321)倾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扑旋翼装置(3)还包括刹车制动件(38)和光电检测开关,所述刹车制动件(38)和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均设于所述前支撑架(21)或所述后支撑架(22)上,并与所述前支撑架(21)或所述后支撑架(22)固定连接,所述刹车制动件(38)和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公转主轴(31)侧壁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刹车制动件(38)和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对应设置,所述光电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转动盘(363)和所述翼片(364)的旋转面,当所述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转动盘(363)和所述翼片(364)的旋转面为水平状态时,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刹车制动件(38)作用于所述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41)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42)均为链轮、伞齿轮和同步轮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翼部(36)中所述翼片(364)有多个,多个所述翼片(364)均匀布置在所述转动盘(363)的圆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翼部(36)包括
两个同轴布置的所述转动盘(363),两个所述转动盘(363)上均设有翼片(364),且上层所述转动盘(363)上的所述翼片(364)前缘方向与下层所述转动盘(363)上的所述翼片(364)前缘方向相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扑旋翼装置(3)还包括旋翼框架(39),所述旋翼框架(39)设于所述自转主轴(33)上并与所述自转主轴(33)固定连接,所述旋翼框架(39)位于所述旋翼部(36)外部,用于防护所述旋翼部(36)免受气流较大冲击力。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落组件(4),所述起落组件(4)包括起落架和滑动轮(41),所述起落架设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面上,且所述起落架的一端与所述机身(1)铰接,另一端设有滑动轮(41),所述滑动轮(4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起落架转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翼(5)和尾翼(6),所述机翼(5)为两块,两块所述机翼(5)对称设于所述机身(1)两侧顶侧壁上,并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且所述机翼(5)位于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上方,并与所述前支撑架(21)和所述后支撑架(22)保持较大距离;所述尾翼(6)包括垂直尾翼(61)和水平尾翼(62),所述垂直尾翼(61)和所述水平尾翼(62)均设于所述机身(1)尾部,并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垂直尾翼(61)用于调节所述机身(1)的俯仰角度,所述水平尾翼(62)用于调节所述机身(1)头部的方向;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垂直尾翼(61)和所述水平尾翼(6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垂直尾翼(61)和所述水平尾翼(6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