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2584发布日期:2021-03-12 13:0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空液压动力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的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均需要通过液压动力源提供稳定的动力。但是目前起落架所使用的的液压动力源为分体式设计,油箱和电机单独设置,油箱通过供油管路为液压泵组件提供液压油,电机为液压泵组件提供动力,这种分体式设计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在液压泵转动时,会因为动密封失效而导致液压油外泄,造成飞机液压动力源系统长期存在跑油、冒油、滴油、漏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它占用空间少,能稳定提供液压动力,且有效解决了飞机液压动力源系统跑油、冒油、滴油、漏油的问题,同时能对电机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降低了系统功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油箱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固定在油箱底部,且壳体顶部开有与油箱连通的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一侧安装有为电机组件供电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机组件的驱动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泵组件的密封件,所述壳体外远离密封件的一侧还连接有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的排油口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油箱内注满液压油。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与油箱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轴,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壳体内,转子组件和轴套装在定子组件内,所述定子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转子组件与轴之间分别留有供液压油流动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接口、滤芯和放油接口,所述放油接口伸入壳体内,且放油接口上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外侧开有用于观察油量的可视窗。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顶部设有注油口和与油箱内连通的空气过滤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油浸式电机组件,将传统与泵组件的密封由动密封转变为静密封,从根本上避免了采用动密封所发生的液压油渗漏问题;

(2)采用油浸式电机组件,将电机组件浸在液压油中,无需额外的密封和管路,节省了空间;

(3)采用油浸式电机组件,液压油的流动将带动电机工作所产生的部分热量,能有效对电机组件起到冷却作用,可使电机功率损耗降低,寿命延长;同时初期电机对油液起预热作用,增加油液流动性,降低系统功耗;

(4)设置回油组件,能将经过泵组件、执行机构后的液压油回收,并将杂质过滤后重新送入电机组件中进行循环使用。

本发明将电机组件和油箱作一体式设计,能有效节省空间,且能有效避免供油时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中:1、油箱;2、电机组件;3、进油口;4、电源接口;5、密封件;6、回油组件;7、液压油;8、可视窗;9、注油口;10、空气过滤组件;201、定子组件;202、转子组件;203、轴;601、回油接口;602、滤芯;603、放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油箱1和与油箱1底部一体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有进油口3与油箱1内部连通,即可看作壳体为油箱1的一部分,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其匹配的电机组件2,电机组件2的定子组件201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定子组件201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转子组件202和轴203套装在定子组件201内,转子组件202与定子组件201之间也留有间隙,转子组件202与轴203之间也留有间隙,油箱1内注满液压油7,液压油7经进油口3流入壳体内,使得电机组件2浸在液压油7中,所述壳体外一侧设有与电机组件2连接的电源接口4,电源接口4外接电源后为电机组件2的工作供电,所述电机组件2的驱动端安装有密封件5,通过密封件5与液压泵泵组件密封连接,电机组件2的驱动端驱动液压泵工作,同时电机组件2中的液压油7进入液压泵中作为液压泵的动力源,电机带动液压泵泵组件启动后,对从电机组件2流入液压泵泵组件中的液压油7加压,即输出了稳定压力的液压油7给执行机构;所述壳体外远离泵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回油组件6,回油组件6包括滤芯602,滤芯602一端安装有回油接口601,另一端安装有放油接口603,所述回油接口601与执行机构的排油口通过管路连接,回油经滤芯602过滤杂质后,又通过放油接口603送入壳体内循环使用,放油接口603上安装有单向阀,保证液压油7单向送入壳体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油箱1外侧开有用于观察油量的可视窗8;所述油箱1顶部设有注油口9和与油箱1内连通的空气过滤组件1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源接口4接通电源,电机组件2开始工作,从而带动液压泵泵组件工作,工作时,液压油7经定子组件201与壳体内壁之间、定子组件201与转子组件202之间、转子组件202与轴203之间的间隙流向电机组件2的驱动端,最终进入液压泵泵组件中,从而为执行机构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经液压泵泵组件、执行机构后的液压油7从回油接口601进入滤芯602,被滤芯602过滤杂质后,再次进入壳体内循环使用。经滤芯602过滤杂质,能有效避免将杂质带入电机组件2中,保证了电机组件2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了电机组件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油箱(1)和电机组件(2),所述电机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固定在油箱(1)底部,且壳体顶部开有与油箱(1)连通的进油口(3),所述壳体外一侧安装有为电机组件(2)供电的电源接口(4),所述电机组件(2)的驱动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泵组件的密封件(5),所述壳体外远离密封件(5)的一侧还连接有回油组件(6),所述回油组件(6)的排油口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油箱(1)内注满液压油(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定子组件(201)、转子组件(202)和轴(203),所述定子组件(201)固定在壳体内,转子组件(202)和轴(203)套装在定子组件(201)内,所述定子组件(201)与壳体内壁之间、定子组件(201)与转子组件(202)之间、转子组件(202)与轴(203)之间分别留有供液压油(7)流动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组件(6)包括回油接口(601)、滤芯(602)和放油接口(603),所述放油接口(603)伸入壳体内,且放油接口(603)上安装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油箱(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外侧开有用于观察油量的可视窗(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顶部设有注油口(9)和与油箱(1)内连通的空气过滤组件(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起落架用油浸式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油箱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固定在油箱底部,且壳体顶部开有与油箱连通的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一侧安装有为电机组件供电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机组件的驱动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泵组件的密封件,所述壳体外远离密封件的一侧还连接有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的排油口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油箱内注满液压油。本发明将电机组件和油箱作一体式设计,能有效节省空间,且能有效避免供油时发生泄漏。

技术研发人员:黄泰波;罗超;张凯;向聪;林波;陈池波;唐德刚;罗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弗格森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